No introduction
简单的来说,历史发展的主线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时候,往往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时候;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
朝代 公元纪年 夏以前、夏、商、西周 ——公元前771年 原始社会时,我国已有了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奴隶阶级的辛勤劳动,农牧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代时,在农...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发展迅速的一个时期,中国从上古的蒙昧时代经过春秋战国的发展进入轴心时代(世界文明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蒙昧时代,轴心时代,以及科技时代),作为轴心时代的标...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趋势);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③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④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
我国古代史始于一百多万年前,止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 我国古代史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末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
从秦开始吧..... 秦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政治上以中央集权为主,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公,全国划分为36郡...
文化断层所指的意思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于一些自然或者是人为的原因消失了一部分或者说是绝大部分,或者说是接受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就是说,当前这个时代的主流,我无话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相...
虽然干旱缺水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易涝、渍害、盐碱等问题。其中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较大江河的两岸、大江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低洼地区和一些天然洼...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
中国远古暨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长河的源头,也是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经济的发展是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前进的,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漫长道路...
1、基本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确立皇帝制,...
经济学发展史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二、1953年~1958年,这段时期主要是一五计划。 三、严重失误时期(1958~1976)。 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 扩展资料: 1949年10月,新中国从国民党政...
一、中国古代政治史1.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