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切切吹衣冷,寒风侵骨,对于很多人来说,冬天最离不开的就是热气腾腾的美食。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充饥御寒的食物选择上,南、北方人各有自己的坚持。“南米北面”就是对我国人民饮食习惯的总体概括。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冬天最香的就是家里餐桌上的那盘直冒热气的饺子。而在追求美味、精致的南方人眼中,不管是煲汤、涮火锅还是吃家常炒菜,都会因为米饭的存在而更能津津有味。那么,中华上下5千年悠悠历史,为了充饥御寒,南、北方人还把米和面都“玩”成了什么新鲜模样呢?
米、面充饥御寒 古人这样“玩”
因为长江及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环境的不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南米北南”的格局,而且当时的面食种类已经非常丰富,譬如:白饼、膏饼、饺子、馒头等等,但它们大都被统称为“饼”。为抵御严寒,古人们还创出了与现在的“面片汤”相似的“汤饼”。晋代束皙在《讲赋》中描绘了下汤饼的场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即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沸水锅里撕片,而且撕下的面片“弱如春绵,白若秋绢”。当时人们对这款可御寒的面片汤十分喜爱。这一点从束皙所作的《汤饼赋》就可见一斑:“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而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大米在我国江南一带的主食地位更是悠久深远。早在汉代时期,水稻就已在江南一片被广泛种植,到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已经把米饭吃出花样来了。为了弥补主粮的不足,当时,人们会将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后烹饪成饭,也就是类似于现代“煲仔饭”及“炒饭”的“蔬饭”。
高品质鲜美味现代版“汤饼”、“熟饭”速来Get
从古时的“汤饼”、“蔬饭”到现在的面条、馒头、米粉、炒饭等等各种风味美食,我们一直追求的都是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如今,一年中的至冷时刻已经来临,快来跟小编学两道现代版“汤饼”和“熟饭”御寒吧!
现代版“汤饼”——番茄鸡蛋揪面片
1、取适合制作各类面制食品的家庭全能面粉中粮福临门麦芯多用途小麦粉100g,加入40-50g清水,搅拌揉匀,放置10分钟;
2、将醒好的面团擀大擀薄,并切成长条状;
3、用热锅热油加蒜片、葱白将番茄翻炒至出沙,加盐、糖、生抽、开水大火煮开;
4、左手持面条段,右手用指头揪下小块面片,掷入锅中。再磕入鸡蛋,至蛋花凝固即可关火。出锅的面片看上去光滑嫩白,闻起来面香浓郁,入口则爽滑筋道不粘连。
现代版“蔬饭”——广式煲仔饭
1、取素有“米中之碧玉”美誉之称中粮福临门丝苗米300g,洗净后倒入电饭煲并加入300ml水及3根腊肠,开启煮饭模式;
2、取生抽30g、老抽10g,糖5g,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做酱汁备用;
3、取青菜4颗,并加保鲜膜置入微波炉中,中高火加热2分钟;
4、米饭煮好后,晶莹剔透、粒粒分明。取出腊肠切片并青菜置入米饭上面,浇酱汁搅拌即可。出锅盛米饭入口,即获香甜软糯,清新爽滑的绝佳口感。
划重点:不管是古代版还是现代版,决定这两道美食成败的关键在于面粉和大米的质量。品质上乘的食材不仅能让美食制作更加轻松简单,还会带来更为丰厚的营养成分及更棒的口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