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做过一些埋点的东西,说一些总结。
一、埋点的目的
好比去医院体检,医生测了你身体的各个健康指标,以此来判断你的健康状况。埋点的目的,其实就是随时或者定期监测你的产品在用户的使用下的“健康”状况。对于产品来说,用户在你的产品里做了什么、停留了多久、有什么异样,都是需要关注的。以此,才能用来进行数据驱动产品和精细化运营。而埋点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产品运营的质量。所以说,好的数据埋点,就是成功运营的一半。
二、埋什么点?
那到底要埋什么点呢?当然,根据运营目的的不同,埋的点也不尽相同。举个例子,对PC端的腾讯视频,用户浏览时长、用户观察类别、用户活跃、用户VIP转化等指标都是很重要的业务指标。但对于一些工具型的产品而来,比如迅雷,那下载成功率、解析成功率等都是核心的关键指标。
通常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指标:基础指标、用户行为数据指标和核心质量指标
1.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是一些常用的参数指标,比如用户行为相关的,有用户数、新增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用户设备相关的,比如电脑系统、地区、语言、国家、产品版本等;用户属性相关的,性别、年龄等(这一部分一般很难通过埋点拿到,但是通过GA收集的可以看个大概)。
2.用户行为数据指标
用户行为的行为数据,就是埋点的核心了。这一部分根据不同的产品,收集的数据也不同。再拿PC端的腾讯视频举例,如果我是腾讯视频的PM,我会想要知道:每个用户每天使用腾讯视频的时长是多少?每次看的是哪些视频?用户最喜欢看哪个频道的视频?每个频道的使用情况是怎么样的?用户一般是在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打开腾讯视频的?……
想要看的数据非常多,而这些,都是要提前规划好,有目的性得去决定要埋什么点、怎么埋。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一下用户对弹幕的接受程度,那围绕弹幕,设置一些指标数据,比如发布弹幕的次数和频率?看视频时是否开启了弹幕?这样的话,就能够通过数据,看出用户对弹幕的真实反映,对于提升产品功能和运营都有很大帮助。
3.核心质量指标
Crash等一些因为产品质量引起的问题,都是用户所不能忍受的。而且用户量越大,越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一些产品,他的产品属性决定了,产品质量是吸引用户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迅雷、photoshop等软件,核心质量的指标能帮助我们监控产品的“健康”情况。
这里说的质量指标,不单单指产品的异常退出率、Crash率,还包括和产品自身业务相关的指标。比如,对于视频编辑产品,编辑成功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对于迅雷,下载成功率是核心指标;对于在线类产品,资源获取成功率是核心指标…...
三、如何埋点?(和几个应该注意的点)
既然知道了埋点的目的,也知道了要埋什么点。但是还有有几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1.理清事件类别/动作/标签
针对要埋点的数据,要分门别类。事件类别是指针对这个类别,你要收集的用户动作(行为)有哪些。比如Photoshop,类别可以是OpenFile,那类别底下的动作(行为)就可以是OpenFile_FileType,而动作(行为)下收集到的标签就可以是jpeg、png、raw等。最后,整理出类似下面这样一个表,给到研发,研发就能进行埋点了。大致的要输出的列表参考下图:
2.数据标签不是越多越好
有时候,收集一个数据,不是越细越好。比如收集用户导入文件的大小,由于文件大小各有不同且比较复杂,有13M,有13.1M的,导致收回来的数据标签特别多。如果就这样返回回来,其实后期是很难对此进行分析的,而且容易导致系统因为数据量大出现奔溃。这时候,就要把数据的标签设为一个个区间,比如[0-5]M、[5-10]M等等。后期分析的时候,也是通过分析区间数据来达到运营目的。
3.最后,回收后记得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很多时候,大家埋了就埋了,以为万事大吉。而且,测试一般只会看一下埋点是否有数据返回,而不会一个个是对数据是否有收到以及是否准确。这个时候,为了不给后面的自己或者运营同事挖坑,需要我们在有一定数据量积累的时候,对数据的有无和准确性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一般是先看一遍自己埋的点是不是都有数据,没有数据的可能是研发忘加了或者加错了;另一方面,通过出一份基于埋点数据的用户分析报告,从最后的指标结合常识来判断,是否埋点有误,对于有异常的数据,重新和研发一起验证。这样下来,一定能减少不少埋点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