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经理面试中,是否有曾遇见比较奇葩、无从下手的问题,类似如下的: 深圳有多少个学校? 北京有多少个产品经理? 上海有多少辆本田汽车? 广州海珠区有多少间7-11便利店?
尝试回答一下。
深圳有多少个学校?北京有多少个产品经理?上海有多少辆本田汽车?广州海珠区有多少间7-11便利店?珠海海怡湾畔小区的入住户数有多少?北京胡同小巷子的煎饼摊一年能卖多少个烧饼?
首先,这是属于学术界数量估算中的“费米问题”;
其次,通常产品面试中借此希望能考察候选人的:逻辑思考、反应、分析和心里抗压能力。因为这类问题十分开放。从某个层面来看,是可以很好考验出候选人在面对毫无头绪的问题、不具有行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分析、推断;
最后,根据我在产品面试的经历、工作实践的思考,谈一些分析和解答的思路。
PS:由于在产品面试中,此类问题更注重是“逻辑思考”。即根据问题进行分拆、提出有理有据的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侧重是逻辑性而非正确性。这是首要的,要避开不敢动脑、不敢表达的心理。
我总结的作答思路有三种:
(一)从上到下/左右开弓:从宏观层面由上层往下推;/ 由从某个点横向切入,反推上去;(二)上下限:利用上下限思想,“夹”逼推出来;
(三)第三者:直接求是不行,往往通过计算出第三者才能知道答案;(...原谅这些叫法)
由于数量估算都是非常开放没有唯一答案,所以这三种思路在针对不同的问法都可以灵活运用、相互验证。同时,这些是个人总结的技巧,比较难用理论去阐述。因此,接下来通过举例,将这种思想贯穿其中:
(1)估算深圳市丰田汽车的数量?
层级拆解:深圳市汽车(第一层)、丰田汽车(第二层)、丰田(横向可以是特斯拉)
分析思路1:Top-down
1.先假设已知深圳市全市共有机动车300万辆;(一层)
2.在深圳市几个车流密集区域采样,记录每100辆车中丰田车的占比,取平均占比。(二层)
3.假如平均占比为25% ,那么得出:300万×25%=75万辆;
分析思路2:Bottom-up
1.先假设已知深圳全市有「特斯拉」8万辆;(与丰田是横向同层)
2.在深圳某地多点采样得出:在每100辆汽车车中,「特斯拉」车的占比为2%,丰田车的占比为20%。
3.那么得出:8万/2*20%=80万辆;(利用横向反推)
(2)要补充边界: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在听完有逻辑、能独立思考出的答案后,往往是认可并提高面试成功几率。不过也有面试官会选择继续追问,挖掘出所回答的“边界点”,以此考察你的逻辑思维是否缜密、反应速度是否够快、是否能“自圆其说”
一般考虑边界的点很多,常见有:时间、地点、数量、行业背景知识等。往往候选人通过边界补充,不仅可考察刚上述说到的点,也是自我证明“有料、懂更广”的途径。
针对上面的,我举几个例子:
1.在对丰田汽车采样的时候,选择什么地点呢?(证明边界有考虑)
选择密集的区域就正确?如口岸、机场、商场等是否有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若只取口岸附近的车流密集区,则占比有可能偏高。(香港牌的保姆车绝大多数是丰田埃尔法)
那么应该取多少个才比较“均衡”呢?
2.在对特斯拉进行采样时,该怎么分析?(证明你对特斯拉有研究,知道是可以充电)
若取样地点是「特斯拉充电桩」附近,同样也会造成数据偏高的情况;
特斯拉在深圳属于什么定位?
以上,部分节选自:策略产品经理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