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这一块,给公司的商城后台设计进销存功能,更多是实际的采购、仓库这块非标准化需求,这就是和传统电商ERP软件在功能上的区别。
单就存这一块,如果要全流程掌握货品的状态,就需要有仓库管理系统,英文简称WMS,而不是简单在ERP里做一个模块统计库存。单就仓库管理这一块,涉及的功能和条件判断就很多,后面单独说。
1.进销存,简单理解是进货(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三块。
1.1为了配合以上的功能,比如各个管理模块里,会涉及列表和单个表单,这样就需要有其他的支持模块,比如物流管理、货品管理、供应商管理、账户管理、权限管理等。
物流管理:便于接入一些物流第三方,能够推送物流编码给到ERP,并且商品有了物流状态更新,能够根据事件推送过来,客户端和后台能够及时更新物流数据;
货品管理:录入货品信息,管理货品条形码,尤其针对楼上所说的货品没有条形码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系统内部定义一套编码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不管是否考虑商品无条形码的情况,还是需要有一套内部识别、用户管理货品、商品的货品编码。
2.WMS系统,专程去公司多个城市的仓库了解流程,保税仓、普通仓。
学问蛮多,更多是根据仓库的生产流程来规划功能,如何规划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大体流程是到库验货-入库-拣货-出库-分播-发货。中间还会涉及日常管理,比如移位、调拨、盘点、库存管理。单就入库和出库,还要考虑各种入库、出库的前置条件,及其对应的功能流程。
非标准化需求简列了一下:
(1)货品入库、销售统计都是按照SKU,而不是按照条形码来记录;
(2)货品入库时需要录入生产批次,便于后续有了订单,执行拣货指令时能够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优先把老日期的货品分配进入待出库状态;
(3)货品组合和拆分。实际的售卖过程中,会卖很多大礼包或者组合装,就需要在商品管理、货品管理中去创建组合商品,这时候就有了货品类型的区分,即单品、组合品。
一个SKU,可以被组合为套装,组合装可以作为一个新SKU去上架开卖,也可以单独SKU被销售。
而且一个SKU会被多次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组合套装。
对应仓库在接到订单时,可以有两种拣货-出库流程,需要和仓库员工沟通,根据日常的单量和他们的操作习惯来确定以哪一种为主,同时后台要预留另一种流程对应的功能,备不时之需;
(4)一品多位。货品管理中增加了生产批次字段,对应的货位要有根据生产批次的区分,便于员工不用思考,直接按照PDA或者其他手持终端的指令来拣货。货位管理这块,就要增加对应功能,列表的搜索和筛选条件也要有补充。
(5)订单拆分和组合。订单拆分的前置条件是根据商品出库的仓库来决定;订单组合,这个是客服在后台审核订单,或者用户有这种需求时,可以人工将同一个收货人的多个同一个仓库的订单组合到一个物流包裹里,降低物流成本;
(6)一品多库。多个仓库会管理同一个SKU,这样在ERP后台查看这个货品时,就需要增加货品的筛选条件。并且后台收到订单后,也要有一定的优先原则去判断让哪个仓库来执行拣货指令;
(7)我们公司的业务包括海外直邮和国内的保税仓两种销售方式,这样还需要对接海关系统,用户购买时需要提交身份证信息,还需要考虑这方面的接口对接;
(8)订单也要后台自动判断,哪些订单是符合免税条件,哪些是非免税订单,推送数据要有区分;
(9)为了避免超卖,实行前台库存和后台库存两个判断,并且前台库存还细分为可售卖库存、安全库存,尽量降低人为操作错误带来超卖的风险;
(10)退换货和退款,根据公司的客服、财务工作流程,设计产品功能流程;
(11)权限管理,细化到可以后台根据角色来配置一个页面中的字段,即可以勾选哪个字段是该角色可见的。因为在具体工作中,领导层面和普通员工,看到的字段是不一样的,可操作范围也不同;
(12)考虑到后续还会有其他需求要加入,待完善的功能也会更多,在优化系统时,信息架构上要尽量简化,统一类型的信息放在一个页面,针对这个类型信息的功能操作,也集中在这个页面,增加筛选、搜索条件,避免做重复功能类型页面;
(13)WMS系统,验货环境,其实可以加入重量校验,接入电子秤,根据该笔订单的商品和数量,核实重量是否在预设阈值之内;
(14)仓库实际的拣货-出库流程,要根据负责的SKU数量、仓库面积、货位数量、每天的订单量和未来的订单预测,优化一个最高效的出库作业流程。
比如是一次性拣货并且在拣货过程中区分出各个用户订单,还是先一次性拣货完毕,在出库验货环境再区分订单?不同的流程,后台功能和手持终端功能设计也不同。
比如用户订单是单品订单,还是多品订单居多?两种类型的单子,对应不用的拣货流程可以得到最佳优化。如果当前大多是多品订单,在一个拣货环节直接边拣货、边区分各个订单会好一些。
上几张仓库的作业实景(来自网络):
这是验货传送带,流水线作业。
多品订单验货区。
分播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