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成立了,标志着中国P2P正式起步。2018年1月,P2P行业待收余额首次突破1.1万亿元,其中陆金所旗下P2P平台陆金服就占比10%左右。
2019年被戏称为P2P的“本命年”,这两家里程碑意义的头部平台,一家宣布退出P2P业务,一家限制发标逐步压量。
业内有分析人士称,各地监管存在差异性。上海一刀切沸沸扬扬、不留余地,上演的是欧美式“电锯惊魂”恐怖片;北京静如湖水,出不出事都一片祥和,但国庆之后如何演变谁也不知,上演的是日韩式惊悚片。
或许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来自“异化且病态”的中国式P2P。
01
一旦走错路,想回头就很难了。
我们先回忆一下P2P给我们的印象。
近十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飞速,全民生活水平提高,大众理财观念兴起,很多人都有理财需求。
这个时候的P2P迎来了发展的风口,人们只要手机上下载一个APP,注册绑卡充值投资一站式理财仅仅需要3分钟就能搞定。并且收益高于各类基金、银行理财,门槛低于信托、私募等投资产品,最关键的还是承诺保本保息的固收类期限理财产品,简直是理财神器。
但P2P理念在被提出来的时候,定义是点对点的,通过连接借款人和出借人,撮合他们之间进行借贷交易的信息中介。而中国式的P2P在野蛮发展的几年里,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吸引更多的人投资。
这种异化且病态的模式,让大多数平台忘记了资产和风控的重要性,为了迎合市场理财需求提高用户体验,他们开始包装背景、打包债权、期限错配、自动投标、模糊信批、商业广告层出不穷,为了掩盖逾期坏账,干脆直接宣称本息兜底刚性兑付,打造出一副0逾期0坏账的太平盛世,实际上则是采用了资金池模式借新还旧,最终资金链断裂陷入深渊。
这种模式已经使资金端和资产端发生了分离,最后平台从信息中介变成了“信用中介”,从直接融资变成了类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
这是最该死的。
02
2016年,监管介入。
“暂行办法”、“1+3监管体系”、“57号文”、“合规检查”、“175号文”等等政策相继下达,在2017年9月、2018年6月两次雷潮的洗礼下。P2P淘汰了大部分的野鸡、问题平台,主要以自融、假标、资金池问题为主。
这批淘汰的平台基本为“风口上的猪”,风停了自然摔个半死不活。
剩下的平台都是多少有些实力的,有实实在在做业务的,但同样也避不开逾期坏账的问题。
2018年扫黑除恶影响下,催收受阻,再加上征信体系建立缓慢,大批“老赖”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导致整个P2P行业逾期大幅攀升,即使是兢兢业业做业务的P2P平台也难以实现盈利。
03
保守预估,90%以上的平台都有窟窿,95%以上的平台都有过窟窿。
这来自于“自动投标”的大骗局,也就是曾经的理财计划。
人人贷的“U计划”是理财计划的鼻祖,最开始产品设计之初是为了方便出借人灵活投资,使资金不站岗,可以一站式理财,提高平台的用户体验感和粘合度,适用于懒人。
但是这种自动匹配散标和自动债权转让机制真的可以完美实现出来吗?实际上不过是打包债权和期限错配罢了,其中还夹杂着诸多可操作空间!
也正因如此,无数平台假借自动投标之名,行资金池与错配之实。他们利用自动投标工具的隐蔽性,将已逾期的债权或已结束的债权继续自动转让给平台其他用户,这个骗局随着新入用户的增加和无效债权的增多,导致平台资产资质持续恶化,最终留下窟窿。
不少平台为了成功“上岸”填补窟窿,只能挺而走险,要不拿着钱炒股或者做其他投资,要不就走上现金贷、高利贷放款之路。上岸失败,像信而富这个结局,上岸成功的,已经赴美上市。
这就是中国式的P2P,异化且病态,还必须在夹缝中生存。
04
监管自然也意识到了,当下的P2P只有在根源上来一次“大换血”,才能彻底清除风险。
所以今年一直强调的三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有的平台降到只剩下窟窿了,自然得玩完;数据真实且没有运营漏洞的平台就无惧于三降,即便P2P存量规模清零,平台也可以通过增加机构或其他渠道资金来维持业务运营,继续生存下去。
未来P2P的趋势仍是转型和清退为主,打蛇要打七寸,整治P2P存量风险也是一样的,不排除还会通过限制存管银行或支付通道等方式制裁P2P,甚至可能会断水断电,毕竟地方金融办的KPI考核指标也是需要按时按量完成的。
有其因必有其果,一切自有定数,不管结局如何,受伤的还是我们出借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