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同步老婆的微信不被发现,如何和老婆的微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冯骥才先生,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代表性作家,他不仅限于“文学”的层面,还将美术创作、非遗保护、民间艺术也纳入他的文学空间。尤其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者,为保护中国古村落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被人们称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近期,冯骥才先生做客由凤凰网与习酒联合打造的热播访谈栏目《君品谈》,与主持人华少聊他那充满故事的人生。 以写作担起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冯骥才先生,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代表性作家,他不仅限于“文学”的层面,还将美术创作、非遗保护、民间艺术也纳入他的文学空间。尤其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者,为保护中国古村落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被人们称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近期,冯骥才先生做客由凤凰网与习酒联合打造的热播访谈栏目《君品谈》,与主持人华少聊他那充满故事的人生。

以写作担起社会责任

古往今来,文人展现了敢为天地立心,敢替生民立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他们为劳苦大众讴歌感叹,为社会进步摇旗呐喊。在访谈中,冯骥才先生说很幸运的能够与曹禺、冰心等文学大拿有所接触,也被他们对真理的坚持、对人民热爱和责任所触动。他说:“我们是责任的一代”,作家的使命就是以作品来推动社会进步,这种责任感就像一把火一样,炙在他的心里边。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对文学的炙热与激情,他才能创作《铺花的歧路》、《挑山工》、《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一系列的小说、随笔、散文,才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坛叱咤风云、引起轰动。尤其是《挑山工》入选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教育之火添柴加薪。

作家永远是欠读者的

艺术就是一种语言,语言有说者就必有听者,读者之于作者,正如听者之于说者。冯骥才先生在提及读者的时候,说他觉得一个作家一生唯一欠的账就是读者。他回忆道:“读者看你的作品,他掉眼泪,他就写那个泪水滴在纸上,完以后搁在信封里,这个纸就粘起来了,所以你一揭开这纸,沙沙响”,他说听到这种声音很感动,但是他无法一一回信,更无法对读者的这份情予以回应,直到现在仍然不敢回应,不敢有微博。因此冯骥才先生觉得作家是永远欠了读者的。

拒绝受邀担任副部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有很多作家就被受邀安排到相关文学部门供职,而冯骥才先生也曾受邀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他却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官, “我这人性情就是比较浪漫,待人接物都是感情用事,作为一个官员总有很多约束”,同时他把这份不想去的想法付之以行动,最终拒绝了这份邀约。也许只有自己有充分认知、对未来有详细规划的人,才能一直坚持自己选择的文学之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要用文学的方式对这个社会、人民负有责任,包括我现在做文化遗产抢救,仍然离不开责任这两个字”,君子重道义,勇担当。用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把个人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和人民,用知识和智慧去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观看凤凰网热播的习酒《君品谈》,跟随华少一起聆听文人的人生故事,了解他们的精神与使命。

  • 发表于 2021-04-17 10:08
  • 阅读 ( 41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周晴
周晴

71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