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报网互动”25日报道了主城“蚁族”的窘迫人生,广大网友读后感触良多,80后活得艰难,真的是宿命吗?本期我们选取了3个80后人物,他们都来自平民家庭,白手起家,成为身家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轻新贵,希望他们的成长轨迹能给尚处于迷惘中的80后兄弟姐妹们以启示或鼓励。
贷款上学逼得他大三开始挣钱
今年6月,一个英俊开朗的年轻小伙子,从市领导手中接过“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的大红聘书。他叫王建,今年刚满28岁,他的公司设在解放碑国贸中心,注册资金超过千万,同事们都称呼他为“王董”。令所有人吃惊的是,王建并不是富二代,而是一个从农家孩子打拼到“董事长”的成功80后。
2000年,王建从江津考入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家里很穷,学费都是贷款的。”他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开始琢磨学习的法子。大三的时候,王建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入手,创办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IT公司,公司只有3个员工,“我只是想让家里好过点”。
创业之初,王建既当技术员,又当业务员,还要兼顾学习,熬夜变成家常便饭。“当时最尴尬的还是掩饰身份。”王建笑称,他特意将自己打扮得很“老气”,不敢告诉别人他还是个学生。虽然为公司忙碌着,但是对学业王建是一点都没落下,那年他不仅获得一等奖学金,还获得数模大赛全市一等奖。“奖金转手就拿来补贴员工工资了。”但是公司第一笔业务赚了880米,那种成就感是以往从未体会过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沉淀,王建逐渐成熟起来。“除了创新,还必须吃苦耐劳。”他说,80后还有很多优秀者,自己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如今,王建管理着一家资产千万的科技公司,而他的目标是将公司上市。王建说,他没什么成功秘诀,只是踏踏实实做好了每一件事而已。记者谈书实习生蔡力
150米起步网上开店挣400万
刘迅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偶然在淘宝网上花了150米钱,尝试销售情侣装和亲子装,而后的4年来,他却靠着网店创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目前,除了继续网店的经营外,他还在重庆办了一家服装厂,拥有了400万的资产。
2003年,刘迅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电脑城当销售员,2005年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但内心不安分的他,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公务员网上开店”的文章,一下子触动了他在网上开店的想法,第二天便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个店铺,并花了150米进了5套情侣装挂在店内销售。意外的是,5天的时间衣服便被卖空,于是他毅然辞掉了经理职位,开始专心经营网店。
曾是蚁族,从住地下室到当老板
创业初期,刘迅的网络生意非常顺利,不到一年时间便赚到了6万多米。2006年,刘迅冒了一次险,一次性进了6万米的货,不料接货时却发现货源有问题,服装质量完全不合格,而供货方拿到钱后也不见了踪影。虽然赔得几乎一无所有,但这件事却让刘迅产生了建服装厂自产自销的念头,他花了一年时间四处拉赞助,2007年终于筹到资金,在万盛老家包下了一个2000多平米的厂房,聘请了生产工人,建起了自己的服装厂。
4年下来,刘迅的服装厂走向了成熟,创造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不仅能为他在淘宝上的3个连锁店铺供货(而这些店铺每天可卖出400件衣服),还是200多个淘宝店铺的供货商。4年下来,他挣得了400万的资产。
当过北漂,出版过小说,甚至还拍过电影。这个小伙子叫刘阳,1980年出生于合川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到现在,靠自己买了车、买了房,目前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百万富翁。
“那些日子都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了。”刘阳说,大学毕业后就受邀加入北京某游戏公司,刚去就遇到公司资金链断裂。“寒冷的冬天,在北京地下室住了两个月。”他苦笑,租不起房子,住在迷宫一样不通风的地下室里,他只好回到重庆另谋生路。
为了糊口,刘阳开始写作,期间出版了一本武侠小说。“没赚什么钱。”他说,之后又去过通讯公司,也在广告公司上过班,工资也就1000多块钱。在打工的公司,刘阳凭自己的能力赢得老板的重用,同事的尊敬,“职位大概是两个月一升”,但每次都在工作一帆风顺的时候选择了辞职。他说,“寻找满足感的过程看似很冒险”。
随后,刘阳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公司小得不能再小了,员工只有我和老婆。”刘阳回忆,那时候他们什么工作都做,吃了不少苦。给某可乐公司的现场活动承担运输任务时,刘阳通宵在现场守器材;给某饮料专卖店制作招牌时,刘阳甚至学会了烧电焊,打膨胀螺丝钉。
经过两年时间,刘阳的广告公司逐步发展起来。“任何经历都是财富,任何经历都有乐趣。”刘阳说,他看重的“财富”是每一段奋斗的经历。刘阳坦言,自己其实很贪玩,经常干些无厘头的事情,“我和朋友一起写剧本拍小电影,创作歌曲,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写书……”他笑着说,做自己,就是他对所谓成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