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冬运,冰雪著华章。
武汉军运会掀起的热潮尚未褪去,又一项体育盛会将点燃国人的运动激情。再过100天,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内蒙古自治区拉开帷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宏伟目标,如果在2015年申冬奥成功之际还只是星星之火,在十四冬召开之际,显然将形成燎原之势。
全项开赛蓄力北京冬奥会
作为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冬季运动会,十四冬创造了许多第一: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第一次与冬奥会设项一致;第一次设置群众项目,冰上龙舟、雪地足球将带领更多普通人领略冰雪运动的魅力;第一次在国外设分赛场,一些项目在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挪威等国开赛……
内蒙古体育局局长、第十四届冬运会筹委会副秘书长谭景峰表示,作为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水平最高的冬季大型综合性运动盛会,十四冬承载着为北京冬奥会弹好前奏曲、搭好练兵场的重任。
1980年第13届冬奥会,中国第一次派运动员参加。1992年第16届冬奥会,叶乔波为中国冬季项目实现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第19届冬奥会,杨扬成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2018年第23届冬奥会,中国队的参赛项目为历届最多,得牌面历届最宽。
参赛运动员增加、参赛项目增加、夺牌项目增加……中国冰雪运动的奥运之路从零起步,正在加速前进。
如今,备战北京冬奥会109个项目的队伍已全部建立,中国冰雪健儿在平昌冬奥会多项目突破的基础上,以十四冬为踏板,向着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奋进。
全民动员搅热冰雪“冷资源”
在申冬奥成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冰雪运动。来自十四冬举办地呼伦贝尔的李涛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两年前学会滑雪,从此开始了冬季滑雪,夏季跑马拉松的运动生活。“十四冬就要在我的家乡举办了,提高自己的滑雪技术,再带动更多朋友一起滑雪,算是我以实际行动支持十四冬了。”他说。
全民冰雪的热潮下,许多人抓住机会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唐明珠家住内蒙古喀喇沁旗美林村,这位普通庄稼汉的生活随着美林谷滑雪场的建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带领17户社员组建合作社,依托滑雪场开展原生态冰雪游,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两个多月后,十四冬的高山滑雪项目将在美林谷滑雪场举行,唐明珠相信那时会有更多游客来到他们这个小山村,而他和社员们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的内蒙古赛马场秋意未尽,但内蒙古冰球协会主席李学民已经开始畅想这里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场景了。每年冬季,内蒙古赛马场都将摇身一变成为滑冰场和嬉雪场。
“2017-2018年雪季,嬉雪场只吸引了1万多人次的流量,2018-2019雪季人流量就达到6万多,所以我对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季充满信心,毕竟十四冬在内蒙古举办,关注度也会更高。”李学民说。
内蒙古的冬天是冰天雪地,但也有激情四溢,冰雪那达慕、冰雪嬉乐会、冬季赛驼、驯鹿拉雪橇比赛等活动已在各地举办多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内蒙古各盟市开展的以冰雪为主题的较大规模体育文化活动达100多项次。预计到2020年,内蒙古参与冰雪运动人口将达到600万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国冰雪运动正步入发展的黄金阶段。《2018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再创新高,达到2113万人次。截至2018年底,我国雪场新增39家,总数达742家,雪场数量已经超过全球的1/3。
全国联动共享冰雪嘉年华
距离十四冬开幕还有100天,有些项目已经开赛,争金夺银不再是北方运动员的“专利”。不久前结束的钢架雪车比赛中,浙江姑娘林回央获得女子组冠军,广东小伙子陈文浩获得男子组铜牌。
在“北冰南展西进东扩”战略推动下,各地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已初见成效,群众冰雪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上海、贵州、湖南、陕西、四川等地出现了室内外冰雪运动场馆,冰雪运动正在成为全国联动的嘉年华。
今年1月,上海东方明珠塔首次迎来户外真冰冰场,为期50天的上海东方明珠冰上嘉年华在此举行。虽然上海的冰雪资源稀缺,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喜爱丝毫不弱于北方,每年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市民超过30万人次。
贵州省六盘水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开展冰雪运动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2012年起先后建成4个北纬26度以南的高山滑雪场,并连续多年举办滑雪节、冰雪运动旅游季活动。
刚刚进入11月,呼伦贝尔市已开启“严寒”模式,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的各个场馆内却是一番热闹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员正在为十四冬积极备战。
十四冬速度滑冰资格赛刚刚落幕,冰球邀请赛又将激情开战,12月还有冰壶资格赛……通过一系列资格赛和测试赛的锤炼,运动员和比赛场馆都将以最佳状态迎接十四冬,为全国人民奉上一场精彩的冰雪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