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的景区特点
月湖景区位于宁波老城区西南隅,面积96.7公顷,其中水域9公顷,是宁波城内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素有“浙东邹鲁”之美誉。 月湖开拓,始于唐代。至太和七年(833)年,鄮县令王元暐兴修水利,“导它山之水,作堰江溪”,并引流入城,潴为日、月两湖,民得其利。至两宋时期,宁波渐成繁华都市和京畿重镇,城中水利相继修浚,以至“沟血脉连”、“家映修渠,人酌清泚”,形成以月湖为核心的城市水网系统。“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现存的水则亭遗址及月湖河道,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元祐八年(1093)至绍圣间,知洲刘淑,刘程先后疏浚月湖,“以积土广为洲,遍植松柳”,月湖十洲从此形成,风光盛于一时。据文献记载:“湖中有汀洲岛屿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岛、松岛(即竹洲)、花屿、竹屿、烟屿。亭台楼阁随方面势,四时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赏特盛于春夏,飞盖成阴,画船漾影,殆无虚日”。众乐亭、憧憧二桥、偃月堤、广生堤、寿圣寺、十洲阁、银台第等,成为月湖十景之主景。建炎以后,宋室南迁。月湖十洲成为四明故家大族的择居佳处,文人士夫会聚于此,退隐里居,读书讲学,成一时之尚。著名的西湖楼氏家族,如宋丞相史浩家族,以及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等“四明学派”的著名学者,都曾在此定居或流寓讲学,“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十洲之上因而改拍笑世家宅第林立,书楼讲舍遍布,庙堂寺院众多,园林泉石独幽,小桥流水、竹影荷香,极富江南水乡和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以来,传统相继:范氏天一阁、徐氏烟屿楼、张氏方岳第、童氏白华堂,名人辈出,书香幽幽。全祖望曾写下优美篇章《湖语》,记载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文化延续,强化游乐展示功能
传承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内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功能的传承性较强。对这类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通过文化博物馆、主题文化展列馆、文化体验馆或者旅游景点开放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某类文化的认知或熏陶,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体验感受。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旅游观光的热点区域,甚至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娱体验功能
城市历史文化不断蜕变和演进的过程。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上保存相对完整,但其原先承载的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浓厚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动力,诸如:文化演艺、创意文化展贺粗示等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与创意体验的功能具备进入的可行性,如此一来,通过存表易里,文化资源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对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价值逐渐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构架仍然体现了其历史的悠长,具有游客感知怀旧的独特韵味。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改造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导入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现代功能,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的特色支撑环节,有机的融入城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四)有力的资源保障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源优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其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并且多具有惟一性与不可替代性,这些特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凭借,并使名城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外,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并且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等,在海内外闻名遐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核含的地。 (六)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首先是一座城,具有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和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可以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证了旅游的发生发展。在我国评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大部分城市为首都、省会和地级市政府所在地,这些名城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优势和经验,又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对外宣传。
总得来说就是:文明的坐标,文物的宝库---探古寻幽的好地方;厚重的历史,荟萃的文化---增广见闻的大课堂;名人云集,革旧鼎新----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商贸兴旺,科技发达----区域发展的辐射源;传承有序,文风浓郁----展示民艺的博物馆。
南锣鼓巷的旅游价值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胡同里,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再加上南锣鼓巷林立的特色店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建成,无疑将为这里带来更多商机。它已经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这里已经逐渐取代三里屯和后海,成为北京新的时尚地标。北京南锣鼓巷被美国《时代》周刊挑选为亚洲25处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儿的地儿。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历史街区保护对地域文化有什么意义
1、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2、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3、历史文化名城不只是看城市的历史长短,而在于它承载的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关键是要看其保存有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多少。而且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有历史特色,具有成片的历史街区。
4、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和郊区,保护它们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影响。有的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已被高楼、洋楼所淹没,老城区的影子都看不出来了,还谈得上什么古都和文化遗产。当然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5、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保护,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文化。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如民间艺术、民俗精华、民间工艺、传统戏剧、音乐等。
如何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在城市建设中,常会听到如此议论“这些东西破破烂烂的保护起来干啥!拆拆掉算了。”
他们(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保护古街区、古建筑就是保护“落后”。“这也保护,那也保护,还怎么发展?”,此说把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
其实我们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1994年统计全国有1500座博物馆,拥有藏品总量仅800多万件。
人称美国无历史(才200多年历史),就是这个历史短暂的国家的历史博物馆却拥有1700万件文物,是我国博物馆馆藏总量的一倍以上。我国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
面对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时,拿不出具体依据,在“保”与“拆”的争议声中,只得眼看着它被拆毁。 3、“建设性破坏”触目惊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忧心: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0.8平方公里的定海古城拆得只剩下0.13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4、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
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制造出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等仿古建筑,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擅自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从而出现“三孔”、“秦始皇兵马俑”等难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事件发生。
5、保护规划的滞后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从198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公布三批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省也先后公布了近百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滞后普遍存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左右没有编制保护规划。
6、保护资金的匮乏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况,历史文化遗产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还谈什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7、对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没有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只注意到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没列入保护范围。
《文物法》也没提及无形文化的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正快速消亡,抢救无形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在继续大力、持久地面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同时,还要开展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
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也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走人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摸清家底,依法保护。
要做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何处,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2001年浙江在全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就把古镇、古村落、古街区列入普查对象,并发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公布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些领导简单地把高层建筑理解为城市现代化,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重视,是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拆毁的主要原因。“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
(阮仪三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精神感情的保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成功经验,把有价值的传统街、巷和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再另外开发新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的破坏”。
对该保护的传统街区则进行环境整治,保持立面原貌,更新室内配套设施,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需求。 4、在做好保护的前题下,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作用,这并没错,问题是如何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
城市历史街区的重建对其文化发展的弊端
历史街区保护有三条原则:一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对历史建筑积极维护整修,不要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并拆毁。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的角度重点保护。二是保护风貌的完整性,要保存整体的环境风貌,不但包括建筑物,还包括道路、街景、古树、小桥、院墙、河道、驳岸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各个因素;在实施保护改造前对沿街立面和沿河立面进行一个一个细致分析,尊重它们的历史痕迹,统一整体风貌。三是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生产和生活,要维持原有的社会功能,促进经济的繁荣。 保护总的目标是:总体展示古城风貌,重点体现文化内涵,普遍改善居住条件,努力激活商贸旅游。
具体方法有四条:
(一)风貌协调、修旧如旧。做到门窗、墙等修缮按同屋结构格式或同等建筑格式;沿河原则上不做防盗设施,沿街防盗设施根据原来情况而定,方式多样,风貌协调;与风格协调的门窗保留,不协调的水泥门窗一律换下;门窗以两扇为主,个别面积大的可采用三扇窗,天井窗户可按原来式样做;沿河阳台改成披。
旧墙在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少拆,保持现状为主;对残损的进行修补,粉刷采用纸筋灰或保留旧的青砖墙面;山墙维修采用红砖,立面维修采用旧青砖;外墙处理不一定要直,尽量保持原状。
屋脊形式简朴,形式多样,对局部损坏有价值的屋脊保持原状,屋面瓦片采用搭七露三或搭六露四,对住户要求开天窗的,在不影响风貌的情况下宜小不宜大。
沿河沿街尽量多采用旧材料,新材料应做旧,沿街地面统一采用旧青石板,对基本完好的河坎,不做大的调整和砌筑,小部分河坎和踏道修理采用旧石料干砌。
(二)重点体现文化内涵。对一些重点台门、建筑在修缮中按原样要求修复,再现历史文化底蕴。如对仓桥直街4 3个台门,分别划出6个一类保护台门,1 3个二类保护台门;对蕺山街当铺,作为典型的院落式商贾宅院,进行严格考证,力求按科学的依据复原,特别注意保留具有鲜明时代风格、雕刻精美的艺术构件,尽量做到缺失的依原样复制,破损的修补,位移的归安回实。如仓桥直街113号台门建于1927年。二进五开间院落,沿街石库门,大门用铁皮包并布满铁钉,从首道门到内院要经过前门厅、中门厅、仪门三道。前门厅两侧放置石凳,二道门共有四扇、中间两扇装有铜门环,六上方是红木匾额"颐庐"二字,边门供家人平时出入,第三道仪门上方刻砖雕。一进靠街五间楼房供客人居住,二进五间供主人居住,左右两侧以厢房相接,后院左右对称各三间矮房,中间布花池,两侧各一口水井,整个院落是仓桥直街中段最典型的台门。在七十多年的变迁中,随着住户的增加,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平面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损坏,门窗及细部局部残缺,但整个木架构保存完好,建筑风格保存完整。采取的修缮原则为:保留原有的建筑平面布局,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屋面按原样翻盖,新添瓦尽量用旧瓦,墙面、地面、楼面按原样整修,门窗及细部按原样修复,用旧材。厅堂陈设布置尽量恢复绍兴地方传统。
(三)完善基础设施。如何改善历史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影响保护的积极性,而且势必导致街区的窒息和进一步损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这是历史街区保护修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调动街区居民的积极性,提高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内在需要。由于历史街区内道路狭窄,路幅一般在3米左右,最小处仅2米,管线辅设只有采取变通办法。我们构筑了一个管线共同沟,将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路灯线等合建在共同沟内。通过对管网实施改造,把历史街区内的污水并入城市排污网,对实在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住户,采用几户合建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解决抽水马桶污水处理问题,通过改造,两个历史街区内共建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38只。把架空线统一改造入地,改变杆线林立,架空线乱拉、乱接的现象;对住户自来水、电表统一按"一表一户"要求安装;统一安装卫生设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激活商贸旅游。通过对两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有利 于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仓桥直街历史街区北接城市广场,西靠府山越王台,东连越都商城,南与鲁迅故居,明代文学家徐渭故居"青藤书屋"相近。书圣故里历史街区北连王羲之故宅戒珠寺,东接题扇桥,西通笔飞弄,与蔡元培故居相近。游览历史街区既可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也可乘水乡绍兴"乌蓬船''沿河体验古城风貌,历史街区将逐步形成商业购物、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热点,必将有效地利用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名城保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花戏楼旅游价值
花戏楼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化价值和建筑样式上。通过旅游,可以追寻戏曲的历史,通过旅游,可以体验古代建筑的特点。
大家印象
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形成四全院,四围高大,音响不易疏散。古迹保存的很完整,木雕很细腻。整个建筑大气干净。
走进花戏楼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它座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形成四全院,四围高大,音响不易疏散。大殿两侧各有一深径小院,西为禅堂,东为财神殿(现无)。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现存钟一,鼓已遗失,钟上铸年号为康熙二年。钟楼外侧各有楼房三间,为山陕商贾所居住,故大关帝庙具有古代娱乐(戏楼)、宗教(帝庙)、商务(会馆)三种性质。
到达与离开:苏州方向出发:南洛高速转亳阜高速-亳州下高速约16公里到市区-魏武大道左转,和平西路右转,明清老街,花戏楼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门票:60.00元
开放时间:08:00~17:30
地址: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面貌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一方面,许多大型城市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往粗放式的外延扩张的方式被遏制。另一方面,旧城区因建设年代较早,旧城功能及物质性的衰败使之不再适应日益丰富的当今城市生活。而这些地块往往地处城市的中心区域,交通可达性好,人流量大,市民对市区中心的集体记忆的惯性等使得这些地块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
处于旧城区中的历史地段,其本身亦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应历史时期背景下的产物。记录着一座城市及其社会的岁月,传统。这种记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因此,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对历史街区采取有机更新利用而非博物馆式的冻结保存,挖掘街区的市场价值,使之重新融入当代的城市生活中是对待历史街区存续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历史街区本身的文化及精神价值易被旅游休闲商业注意。通过差异化的包装,改造,提高商业开发的附加值,这已经是国内历史街区开发的一般模式。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面貌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一方面,许多大型城市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往粗放式的外延扩张的方式被遏制。另一方面,旧城区因建设年代较早,旧城功能及物质性的衰败使之不再适应日益丰富的当今城市生活。而这些地块往往地处城市的中心区域,交通可达性好,人流量大,市民对市区中心的集体记忆的惯性等使得这些地块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
处于旧城区中的历史地段,其本身亦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应历史时期背景下的产物。记录着一座城市及其社会的岁月,传统。这种记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因此,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对历史街区采取有机更新利用而非博物馆式的冻结保存,挖掘街区的市场价值,使之重新融入当代的城市生活中是对待历史街区存续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历史街区本身的文化及精神价值易被旅游休闲商业注意。通过差异化的包装,改造,提高商业开发的附加值,这已经是国内历史街区开发的一般模式。
太和城关工业园区桐如离南洛高速口近。太和县城关工业园位于太和乎衡县城局顷启北部,长征路贯穿南北,308省道擦肩而过,距南洛高速入口约2公里。
太和县三角元。根据查询三角元得知,三角元尺宏高速路口就在太和县三角元处。三角元属于阜阳太和三角元社区位于旧县镇三角元路口西李庄自然村,国泰路东侧,105国道及308省道从中穿过,北靠南洛高速出口和漯陵旅册阜铁路旧县站,镇汪交通便利。
南洛高速公路是我国高速公路规划网中18条东西向高速公路之一,东起南京,西至洛阳,途经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全长722公里。以下是中达咨询对南洛高速公路的基本信陪旦搜息介绍:
南洛高速公路开通后由洛阳到南京车程仅需6小时左右。该高速公路东与沪宁高速公路连接可直达上海,西与连霍高速公路会合可通往西安等地。
南洛高速公路——简介
CBI建筑网资料得到:2006年5月31日,随着全长20km的平顶山至洛阳高速公路1~3标段的建成开通,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的建设宣告全线贯通。
南洛高速公路——道路名称
南(京)洛(阳)高速公路
南洛高速公路——途经城区
途经江苏、安徽、河南三省
大致城市要道路线如下:
南京-滁州-明光-蚌埠-蒙城-利辛-太和-界首-沈丘-项城-周口-漯河-平顶山-汝州-洛阳。
南洛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
全线共设六个收费站,分别是:界首主线收费站,三角元、汝西营、利辛、蒙城、怀远西匝道收费站;
两对服务区,分别为:三角元服务区、吕望服务区。
南洛高速公路——交通事件
2009年10月7日下午5点,南洛高速公路滁州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与大客车猛烈相撞。客车侧翻后,两名驾驶员和三名乘客当场死亡,部分伤者被困。经消防、交警和医院等部门及时救援,所有伤者被救出,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截至记者发稿,这次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已达8人,35名伤员还在接受医护人员救治。
交警:两车相撞死伤惨重
昨天上午,在滁城东外环一家停车场内,通过两辆事故车辆的残骸,足以想象事故现场的惨烈。一辆江苏籍厢式货车车头不见了,车货架与车厢被完全撞散;河南籍双层大客车驾驶室像是被巨大的磨盘“碾”过一般,车身左侧被“啃”得支离破碎。
滁州交警高速三大队事故中队民警告诉记者,2009年10月7日下午5点半接到报警电话,他们火速赶到现场。交警经现场勘察后得知,当时正在北向行驶的厢式大货车,突然失控冲向中央隔离带,钢制的隔离护栏瞬间被撕开口子。货车与一辆南向正常行驶的双层客车迎面猛烈相撞。货车车头、车体和车厢分离,驾驶员当场死亡。与此同时,客车遭遇重创,司乘人员死伤惨重。包括两名驾驶员在内,5名人员当场死亡。
交警部门当即划定警戒区域,联系消防、医护、救援人员赶来增援。同时,南下道路全部暂时封闭,交警进入预警状态;北上道路半幅封闭,缓慢通行。
消防:三地消防联合参战
当天下芦历午6点,正当交警部门维持现场秩序时,来安消防部门到达现场。救援迅速开始。经现场勘查之后,消防部门发现,货车车头与客车紧紧挨在一起,货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尸体被死死卡在驾驶楼内。客车翻在高速边右侧隔离处,车上有十几名乘客被困在变形的车内,且位置分散。部分伤员伤势严重,动弹不得。10分钟后,明光消防大队和市消防特勤中队及时参战。据市特勤中队李军队长介绍,尽管被千斤顶撑起,但摇摇欲坠的车身随时都有可迟基能出现侧滑。抢险队员们利用液压扩张器、切割机、铁铤、千斤顶等抢险救援工具,分别从车头与车尾两头展开救援。19点30分左右,最后一名伤员被成功救出。经过一个半小时奋力营救,消防支队共出动42名消防战士,共成功救出16名被困人员,并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医院:7名乘客伤情危重
事故发生后,市中西结合医院、二院医护人员紧急赶至现场,第一时间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送往途中,院方即组织院内胸外科、脑外科等有关科室做好各方面救治准备工作。伤员被送到医院时,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就绪,各项抢救工作随即展开。
被送往医院的3名伤员因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35名伤员中仍有7人伤情危重。14名伤员正在二院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属闭合性脑损伤(特重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另外一名伤员李铁庄患有开放性脑损伤、颅内积气等,病情危重,有颅内感染、甚至死亡的可能。该院其他伤员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救治的20名伤员中有5人也处在危险期。在市一院接受治疗的一名伤员无生命危险。
以上就是中达咨询对南洛高速公路的介绍。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您关注中达咨询的建筑知识栏目。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太和县概述
[编辑本段]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社会事业
[编辑本段]
太和县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椿樱之乡”之美誉。而今,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引人瞩目,多次荣获“田径之乡”、“ “书画之乡”等光荣称号。全市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 万多人,现有普通中学和职告州业中学 所,小学 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5000多名。其中省重点中学——太和中学、太和一中为清华、北大等国家级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
基础设施
[编辑本段]
太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建有7个车站;105国道、308省道和南洛高速公路在县内纵横交织,颍河黄金大道经过太和40多公里,县城距阜阳4C级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仅37公里,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使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供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县,设施先进完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服务设施
[编辑本段]
太和县社会安定,政策稳定,法制日益健全,可为客商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生产资料、信息、技术和劳务市场逐步完善。银行和保险机构健全,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市内有三星级的镜湖宾馆等中高档宾馆10多家。
经济发展
[编辑本段]
太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红芋早模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质特佳,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太和又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地下蕴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地矿部、卫生部鉴定,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太和工业城乡并举,门类齐全。医药、化工、纺织、食品、塑料、建材、机械、造纸、香料、木材加工等是全县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以加工、出口薄荷油、木线条、撕膜绳、中药材、筛网、人畜毛发等产品的一批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太和商贸活跃,市场繁荣。尼龙绳、木装饰条、薄荷油、中药材、红芋三粉、毛发、筛网等众多的专业市场日益壮大,辐射全国。医药商业与新兴的医药工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医药经济,成为带动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陆友缓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区 划
[编辑本段]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胡总、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太和名酒
[编辑本段]
镜湖秘酿、太和殿等。
主要景点
[编辑本段]
太和公园,位于人民中路,公园风景秀丽,有亭台楼阁和娱乐设施。
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
太和温泉度假村,位于太和县城北郊,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吸引着众我省内外游客。
樱桃园,位于镜湖西路,每至樱花盛开和樱桃成熟季节,前来观光的络绎不绝。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 和好与坏 在阜阳地区这点上 太和应该算是一个满不错的城市了, 因为投资放比较多 而且又是书香城市 理论上说不错
参考资料:
南洛高速公路东起南京,西至洛阳,跨越江核伍苏、安徽、河南三省,全长750公里。南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由于车辆走高速公路从周口到春蔽南京和洛阳不再“拐弯”,因而将分别节约时改森或间近两个小时。据了解,为了与新路名一致,前不久,漯周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已将原来的标识、标牌、里程碑等全部更换成了“南洛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