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日战争是我国 历史 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面对强敌入侵,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投身于保家卫国御悄的正义之战。可有少数的民族败类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走上了一条卖国求荣的不归路。其中,最大的汉奸当属汪精卫,可我们不能否认,汪精卫在1910年以前,还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者。
在汪精卫的人生中,妻子陈璧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为大汉奸的陈公博曾经这样说道: “汪先生没有陈璧君不能成事,没有陈璧君也不至于败事”。 这句话说得很巧妙,隐喻很深。
1891年,陈璧君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富裕的华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橡胶大王。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陈璧君从小就接镇磨渣受了良好的教育,并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唯一一点不合父母心意的是,陈璧君没有成长为一名淑女,反而变得大大咧咧、独立倔强。
1906年是陈璧君一生的重要关口,命运的改变源于街头的一次邂逅。而邂逅的男主角就是日后“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颈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民国奇男子汪精卫。
那一天,槟城的街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15岁的陈璧君拉着母亲,兴奋地跳着、唱着。忽然间,她的目光被眼前的一个年轻人吸引住了:年轻人被人群簇拥着,声情并茂地宣讲着革命。听讲的这群人出奇的安静,一脸凝视着这个年轻人俊俏的脸庞,还有人时不时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个年轻人就是汪精卫,他奉孙中山之命来此宣传革命,为国内的起义筹款。
陈璧君看得入了神,这个年轻人就像威严的帝王一样驾临自己的世界,她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陈璧君将自己包中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可汪精卫没有多看她一眼,只是很礼貌地说了一句“多谢”,然后就把目光继续转移到人群中间去了。
这让陈璧君倍感失落,她呆呆地望着汪精卫,直到他的身影彻底离开了视线。
汪精卫在槟榔城演讲的那段日子,陈璧君几乎每场都到,甚至还要从学校偷偷跑出来听他的演讲。从此,她彻底拜倒在汪精卫的魅力之下。
那时的汪精卫,不仅容貌英俊、神采飞扬,而且文思泉涌,口才出众,深得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赏识。面对这样优秀的人,普通人或许喜欢一下就行了,可是作为陈璧君却不同,她觉得喜欢的人一定要得到,无论多难多久。
此后,陈璧君的生活便围绕着汪精卫来转。为了接近他,她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学习革命理论,并参与革命活动;为了支持他,她极力地劝说父母,频频捐出大笔资产作为革命的活动资金。
少女的热情,引起了汪精卫的注意,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却无法赢得汪精卫的好感,汪精卫更多时候只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小妹妹看待。
尽管如此,陈璧君却愈发热恋着汪精卫,她把自己的前途都押了进去。面对父亲的斥责和怒骂,她反而有一种叛逆的快感,她拒绝了家人给她订好的婚约。她在16岁的时候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年龄最小的会员,决心追随同盟会员踏上了一条颠沛流离、布满荆棘的道路。
1910年,汪精卫开始了刺杀摄政王的行动。陈璧君听说此次行动坚决要求参加,并为刺杀行动学习柔道、枪法等。
但行动计划因为叛徒的告密宣布失败,清廷经过追查,很快就逮捕了包括汪精卫在内的三名暗杀小组的成员。
陈璧君得知消息后,心中焦虑万分,她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要把汪精卫营救出狱。不久,汪精卫收到了狱卒送来的鸡蛋,每个鸡蛋上面都写着一个“璧”字,汪精卫被她的深情所打动。从此,两个人正式确立了关系。
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清廷被迫释放了在押的所有革命党人,这其中就包括汪精卫。
1912年5月,大批同盟会的朋友们齐聚一堂,陈璧君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汪精卫的妻子。
而汪精卫的人生改变就是从他和陈璧君结合后发生的,曾经的汪精卫是一个热血少年,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在两人结合后,汪精卫受到陈璧君的影响,不断地朝着一条不归路走去,当初的革命热血和斗志也一去不复返。
婚后不久,陈璧君显露出了野心勃勃的一面。陈璧君开始插手汪精卫的政事,汪精卫在家和其他人进行秘密会谈时,陈璧君就在书房门口侧耳旁听,如果她不满意的话,就会推门送客:汪先生今天累了,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吧。”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汪精卫担任了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可蒋介石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使得汪精卫的个人权力遭到打压。游行陈璧君心有不甘,她希望汪精卫可以继续掌握最高权力,这也为她后面怂恿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以汪精卫为首的悲观主义者,不断地宣传“战必败,和未必大乱”的失败主义论调,遭到了全国人民的谩骂。
日本政府了解了汪精卫主和的态度后,决定对汪精卫进行诱降。他们派人同汪精卫进行了秘密接触,并商定了一些具体方案。此时的汪精卫犹豫不决,陈璧君却不断地质问道:“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难道做汉奸你也只愿意当个二把手吗?”
1938年12月,汪精卫离开重庆,公开乞降,他以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伪政权的支持。而汪精卫能走上卖国的道路,陈璧君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伪政权成立后,陈璧君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第一夫人”,她迅速成为伪政府的核心成员,达到了权力的巅峰。
此后,陈璧君还极力促使伪政权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关系调整纲要》,通过出卖国家的利益来换取日本方面的支持,使得沦陷区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进入1941年,日本侵略者扩大了战争的范围,使得美国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美国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日本侵略者败亡的进程,汪精卫也因忧郁过度,最终病死在了异国他乡的日本。
汪精卫病死后,陈璧君惶惶不可终日,她知道日本人在中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陈璧君知道自己罪大恶极,便想试探一下蒋介石的态度。
陈璧君就给蒋介石发电,表示自己愿意保证广东地区的安稳,等待中央军前来接收。可陈璧君一直没有等到蒋介石的回电,而是等到了国民党军统局广州站主任郑介民。
1946年4月16日,江苏省高等法院公开审判陈璧君,由于她是汪伪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苏州市民倾城而出,来观看此次的庭审。
检察官当众宣读了起诉书,列举了陈璧君所犯下的种种罪行。陈璧君却大言不惭地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日本人侵略,致使大片的国土沦丧,这都是蒋介石的责任。汪先生一直倡导和平运动,和日本人洽谈收回了敌人所占领的沦陷区 ,如今把沦陷区的国土归还给国家,汪先生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台上的法官越看越气愤,他当即把整理好的关于汪精卫通敌叛国的铁证,并大声呵斥道:“汪精卫无耻卖国的罪行已经是铁证了,到现在你还要为他狡辩。”
尽管如此,陈璧君还是不断为自己的叛国行为狡辩。法官也不愿意与她多说废话,直接宣布判处陈璧君无期徒刑。听到审判长做出的判决后,陈璧君竟然嚣张地说道“你们还是枪毙我吧,我只有受死的勇气,却无坐牢的耐性。”
判决结束后,陈璧君被押往了苏州十字口监狱服刑。从此,陈璧君开始了漫长的囚徒生涯。
来到苏州监狱后,陈璧君就是一个鹤立鸡群的泼妇。刚来的她不仅每天在狱中大吵大闹,还动辄掀翻盛饭的碗盘,对待看守她的人更是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陈璧君在监狱里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即使在监狱里,还是有“尊严”的。但是她没想到,在她坐牢的这段时间,外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国民政府无暇顾忌这些汉奸,于是对他们进行了处理: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一律释放。凡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一律押往台湾继续关押。
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只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个人财产,对于转移汉奸的事情谁都顾不过来。不久,苏州城获得了解放,组织上为了陈璧君的身体着想,决定把她转移到上海提篮桥教育,方便进行教育和改造。
组织上考虑到了陈璧君的特殊身份,对她实行了特别的优待,不仅允许亲属探监,甚至还安排了两个女犯,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陈璧君看到共产党这么优待自己,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屡屡挑衅我们的管教干部。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经济上也有困难,监狱也在积极的宣传增产节约,陈璧君对此嗤之以鼻:“现在的环境都这么苦了,除非我们不吃不穿。”
后来中央又召开整风运动,她又在犯人中间挑唆:“外面整好了整里面,大家准备好,我是不怕,大不了上断头台。”
最为恶劣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她又幸灾乐祸地说道:“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美国人有原子弹,共产党是不可能打赢的。大家看吧,到时候我们就自由了。”
对于那些努力改造的犯人,她却说道:“共产党的减刑,一次才减几个月,这就是骗人的把戏。”
尽管陈璧君对共产党怀有敌意,但狱方还是耐心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力争改造和感化她。
1954年1月,陈璧君心脏病复发,次年又在医院做了颈淋巴腺炎切除手术。虽然当时的条件很紧张,但我党还是不计前嫌地进行医治,为了给她增加营养,还特意为她买来了牛奶、鱼肝等补品。
工作人员不断地变着花样,做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眼前的这一切让陈璧君的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内心深感愧疚,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罪行。
之后,她积极响应狱方的号召。1954年,狱方为了使犯人进一步改造思想,便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的还去了苏北的劳改农场。
第二年秋天,陈璧君向狱方递交了书面报告,主动提出要去苏北农场进行改造。她在报告中写道:“过去我做了很多愧对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如果不能通过劳动进行改造的话,便没有机会回到为人民服务的营垒。”
狱方因陈璧君患有多种疾病,又年事已高,未考虑她的请求。根据狱方的指示,管教干部不断地劝说道:“你现在身体还没有恢复,组织上经过考虑,决定暂时不让你参加劳动。”
“别的犯人都出去劳动了,我也可以。这么多年来我给国家和人民犯下了无数的罪行,如果不让我进行劳动的话,我心里会很愧疚。否则的话,我就绝食而死!”她言出行随,果真搁下饭碗。
“劳动的事情不着急,等你恢复了身体慢慢来。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恢复身体,身体好转以后我们再安排你进行劳动改造。”管教干部一点也不动气,悉心开导。
紧接着,管教干部把热好的饭菜重新端到她手上:“不管有什么事情,都要先吃饭,等到你身体恢复了,我们会重新考虑你的请求的。”
陈璧君被感动了,破颜为笑:“我就怕你们和颜温良地讲道理,看来你们的确是为了爱护我的身体。”
1959年,陈璧君因为心脏病、支气管炎并发住进了医院。医院为她做了多次手术,但收效甚微。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了,便给远在海外的子女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6月17日,陈璧君因医治无效去世。她的遗体火化后,骨灰被送到了她远在香港的子女手中,第二年,陈璧君的骨灰由子女撒入了香港附近的大海。
陈璧君出身优越,本该有幸福美满的一生,可是她缺乏坚定的革命信仰,走上了汉奸的道路。虽然她在晚年的时候有所悔悟,但是她给中国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注定要被钉在 历史 的耻辱柱上。
民国十大汉奸为:张景惠、王克敏、梁鸿志、王揖唐、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傅筱庵、陈璧君。
1、张景惠:字叙五,满族,辽宁台安人。奉系军阀首领。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
2、王克敏:字叔鲁。中国近代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
3、梁鸿志:于1882年出生于福州城里,祖籍福建长乐。抗战期间,梁鸿志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破坏抗日战线,从事卖国活动。
4、王揖唐:安徽合肥人,民国时期政客,安福系的主要成员,北洋政府众议院议长,中华民国陆军上将,日伪时期的汉奸。
5、汪精卫: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
6、陈公博:汉族,广东南海人,原籍福建上杭,寄籍南海。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卜兄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
7、周佛海:“一大”后,他脱党而去,成为蒋介石国民党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
8、褚民谊:字重行,浙江型手袭省湖州市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外交官,中国国民党元老,抗战期间叛国投敌,沦为汉奸,成为汪伪政府要人。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6年被执行枪决。
9、傅筱庵:浙江省镇海县人,1938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任伪上海市长,在任期间破坏抗日,捕杀抗日军民。
10、陈璧君:汪精卫之妻,字冰如,民国政客,原籍广东省新会。18抗战期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抗战期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59年6月17日,病死于狱中。
扩展资料:
抗日时期,汉奸出现是由多种因素促成,主要有:
1、日本的威胁利诱是造成汉奸的直接原因 。
2、近代中国长期不统一是汉奸产生的基本原因 。因为,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地方上各自为政,事实上出现了许多独立王国,导致部分民众对国家没有认同感,国家观念淡薄,而地域薯亏观念很强。
3、政治腐败造成严重社会矛盾是汉奸产生的社会原因。
4、文化教育的失误是汉奸产生的深层原因 。五四运动以来全盘否定传统,但又没有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时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及道德观念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汉奸思想意识的流行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上述原因,抗战时期部分国人像一盘散沙,崇洋媚外,长于内斗而拙于团结对外,以致汉奸泛滥成灾,给抗战带来了严重危害。
但这不是抗战的主流,汉奸与中国人口之比并不高。大部分中国人是坚定抗日的,而且出现了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战。经过绝大多数民众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国十大汉奸
汪精卫大家都听说过吧,他是一个美男子,还被评为了 “民国四大美男” 之一。可是他的老婆,却有 “民国八大丑女” 之称。
有人觉得,汪精卫这一生,就是被陈璧君毁掉的。
那么,陈璧君是凭借什么追求到汪精卫的呢?
陈璧君189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她的父亲是富甲一方的橡胶商,有“陈百万”的称号。
因为 家庭优渥 ,陈璧君天天 好吃好喝 ,而且她 个子不高 ,只有一米五,加上 胖 ,整个人就 像被吹起来的气球一样。
她乳名叫“环”,当时很多人调侃她,笑称“胖环”。
这样一个胖姑娘,也有自己的少女情怀。
15岁的时候,她喜欢看进步期刊,被一个笔名叫“精卫”的作家吸引了。
这个“精卫”,文字激情昂扬,陈璧君十分喜欢,心中仰慕,多方打听,想要见这个作家一面。
陈璧君的爸爸有些门路,终于,陈璧君在吴世荣家里见到了汪精卫。
在陈璧君想象中,能写出这种文字的,可能是个中年的革命家,亦或者是个饱读诗书的老秀才。
万万没想到,他面容清秀、棱角分明、得体极了、西装笔挺。
陈璧君感觉自己恋爱了,她一见钟情了!
感觉对了,就主动出击。
在喜欢的人面前,陈璧君没有矜持的概念,她发誓,一定要和汪精卫结婚。
这种心理,就很像现代追星吧,陈璧君就像是汪精卫的“女友粉”一样。
不管汪精卫做什么,在陈璧君眼中,他就是最好的。
从此,陈璧君开始了自己的“追星”之路。
陈璧君多方打听汪精卫的行踪,随时准备追线下。
汪精卫去演讲,陈璧君就在下面双眼放光地听;
汪精卫住哪里,陈璧君就跟着出现在哪里;
汪精卫建立联盟会,她第一个就要加入;
汪精卫刺杀清王朝摄政王载沣,她就随时准备接应;
汪精卫被抓进大牢,她就帮他传递消息。
线上追,线下追,跟拍,加粉丝群,送礼物 。
陈璧君可是追星该走的流程都走了一遍,要是在现在,这样的行为可以称得上私生粉了,已经魔怔的程度了。
但是在那个时候,哪里见过这么疯狂的粉丝?
汪精卫身边,也只见到 陈璧君这样忠诚痴情的人 。
最后,在汪精卫刺杀载沣的前一晚,陈璧君主动献身了汪精卫,这是有来无回的事情,在两人心中,这就是最后的告别。
汪精卫最后终于被这样的陈璧君打动了。
陈璧君此人,虽然不顷乎祥十分美貌,可是有勇有谋,胆大心细,还有大量的钱财。
她追求汪精卫,不仅仅靠“蛮力”。
她知道汪精卫这样的男子,必定是要做大事业的,她必须十分努力,才能配得上。
所以,她学了柔道、用枪、自制炸药等,好在汪精卫刺杀载沣时随时接应他。
提供给汪精卫大量钱财,为汪精卫的革命事业出力。
当汪精卫被抓进大牢,陈璧君买通狱卒,连夜给汪精卫送去一篮鸡蛋,用送鸡蛋的方式传递消息。
而且,她算是有才学的女子,家里专门请人教她诗词歌赋、古籍文学。
所以,辛亥革命爆发,清雀搏政府迫于压力将汪精卫释放。
陈璧君得偿所愿,与汪精卫结为夫妻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婚后不久,汪精卫带着陈璧君,远赴法国留学,两人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可以说,陈璧君的前半生,是为“梦想”奋斗拼搏的一生。
如果故事截止在这里,这就是一出标准的“女追男”的佳话。
然而,两个人最终还是卷入了政治的漩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孙中山临终之时,将自己的“革命理想”寄托到汪精卫身上,希望汪精卫接替自己。
汪精卫这个人,却似乎并 没有什么斗志, 喜欢 “息事宁人” 那一套,很多事情都是陈璧君决定的。
不管大事小事,陈璧君都要干涉,都要过问。
大概是他依靠陈璧君成功,现在也不得不听从陈璧君吧。
民国第二大顷兄汉奸陈公博就评价:“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成不了大事,但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也坏不了大事。”
陈璧君实在是 “雄才大略” ,满腹都是建功立业的想法。
当蒋介石想和汪精卫拉拢关系,和汪精卫结拜。
陈璧君却满眼看不上,嘲讽道: “你愿意做他的大哥,我还不愿意做他的大嫂呢!”
对待时局,陈璧君是积极的,甚至有些鲁莽。
1937,日本人大举入侵我国。
她认为可以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战胜蒋介石,可是汪精卫却很悲观地觉得“我们一定会战败”,一心只想跑路,保全自己。
陈璧君还是贯彻了自己敢想敢做的性格,一阵舌灿莲花,怂恿了汪精卫与日本高层秘密达成共识,出卖了华北主权,建立了汪伪政权。
这个消息一出,全国都是怒斥汪精卫陈璧君两人的。
谁能想到,曾经一腔热血,投身革命事业的少年,最后沦为卖国贼!
陈璧君是真正爱着汪精卫吗?
还是只享受沉浸在爱情中的自己呢?
在她的接连鼓动下,汪精卫成立伪政府,他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在汪伪政府中,陈璧君任中央监察委员,又兼任“广东政治指导员”,当上了“第一夫人”。
可惜,水中的花终归是幻觉。
1944年,随着汪精卫的病死,陈璧君开始走“下坡路”。
日本投降后,她被处以汉奸罪,被关进监狱。
甚至拒不认罪,她为汪精卫辩驳:
而且,法院本来判决陈璧君死刑了,后来改判无期。
陈璧君这个谁也不服的性格,直接一句:
后来,因为脏病、支气管炎、高血压并发,陈璧君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
她和汪精卫的性格,算是两个极端了,一个性格强烈,一个性格软弱,也算是互补了。
他们两个也有相似的部分,都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然而对于汪精卫来说,娶一个有政治手腕的女人,或者才是最好的。
然而,汪精卫偏偏爱上了陈璧君。
回顾陈璧君这一生,的确轰轰烈烈,但是缺乏对国家的爱,只陷在儿女情长里。
被评为“民国八大丑女”之一,估计也是后来者对她汉奸的痛恨。
其实,陈璧君五官并不是特别丑,只是长胖发福之后,显得不是很好看。
很多人这样评价她的长相:“脸非常的圆,虽然五官不错,但是整个脸跟球一样,而且没有脖子,身高也才一米五,还很肥胖,而且自以为是,让人看上去就是一个会行走的皮球。”
其实心灵的丑陋,却是最致命的。
一个人外貌普通,心灵美,那他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相反呢,不管外貌多美,心灵丑陋,永远得不到人们真实的喜爱。
1891年,陈璧君出身在南洋马来亚一个华侨巨富之家。1908年3月,马来亚槟榔屿,一个面容清秀、目光澄澈、才华横溢的年轻男子让陈璧君目瞪口呆,疑为天人。演讲台上,他气宇不凡、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台下,她目光不移、神情迷离、面红耳赤,她一见钟情。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陈璧君得以与他相识、相知。从此,她的心只为他而跳、情只为他而牵,她三见愿托终身。在汪精卫吸引之下,16岁的陈璧君毅然加入了同盟会,不为革命理大辩想和民主未来,只为汪君。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不顾少女羞涩表露了心意,不顾家里反对退了姻亲,不远千里追到了日本。
一个女人能为男人做的一切,她都做了。可是汪精卫却发誓:“革命不成功不结婚。”他越说不结婚我,她的情更深,爱更切。1909年12月,汪精卫用豪迈 “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 之誓言来到北京,她也随他北上。
为了不耽误陈璧君,在行刺前,汪精卫找来她严肃地说:“你才18岁,一切我都记在了心里,此刻我对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卫将与载沣同归于尽,这也许两人最后一夜,她不禁紧握他的手,任泪水湿透脸颊,轻轻抬起头、惦起脚亲吻了一下汪精卫的额头:“我不为刺杀而来,只因爱你,如果我们活下来,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他心潮澎湃,默梁仿核默无语,虽然一开始不喜欢这个女孩,因为无法忘怀那个美丽聪慧、温婉动人的初恋方君瑛。可这两年来,她抛开一切,跟随自己颠沛流离、冒生命之险,这炽热之情和无尽爱意怎么能让人不心动。
在汪精卫被捕后罪而不死,据说主审官善耆细阅读汪精卫供词后,怜其才,保下了他。墙外,陈璧君为了让汪精卫有活下去的勇气,辗转托人,将一封封信藏于鸡蛋:“妹之爱兄,天荒地老,此情不渝。”
狱中,揣着这温暖的小纸条,他无尽柔情思万种,万般思念忆往昔,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情深似海,什么叫生死相许。于是血书一封:“叶落空庭夜籁微,故人梦里两依依;风潇易水今犹昨,魂度枫林是也非。入地相逢虽不愧,擘山无路欲何归;记从共洒新亭泪,忍使啼痕又满衣。”
陈璧君收到后,哭了三天天夜,却于愿足矣。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这个坚强勇敢、坚韧不屈的女人,终橡掘于牵手深爱的男人。在他遭遇了生命了最低谷,是她陪着一起走过;在他病后怀念初恋,是她让长得象方君瑛的施旦服伺左右。
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判无期徒刑。解放后,在宋美龄、何香凝保荐下,她只要写篇悔过书即可出狱,可她宁可把牢坐穿,也不承认一生至爱的男人有罪。
1959年,68岁的陈璧君死在狱中。她不仅无怨无悔,还满怀希望,先他15年而去的男人,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她,她一定会再见到他!
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马来西亚的华人,认真说起来,他还有两个女人,当时的国民党还没有实行一夫一妻制。
一个是香港的方君岩型瑛,最先和汪清卫结识,由于后来陈璧君的强势介入,汪精卫与陈璧君先结了婚,反而方君瑛成了“小三”,还被陈璧君羞辱,不久含羞自杀而亡。
汪精卫在国民党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官越当越大,方君瑛的事件很大地打击了汪精卫,甚至还严重影响到陈璧君的夫妻关系。
陈璧君为了挽回汪精卫的夫妻关系,在国民党的一位小将官的妻子中找到一位与方君瑛十分相似的人,连说话语气都很似,名叫施旦。国民党的那位小将官因献出妻子,也被汪精卫提拔起来,汪精卫死后,施旦不久遁入空门。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清算汪精卫的大汉奸行为,陈璧君帮助过汪精卫的汉奸行为,于1945年2月被国民党抓捕,同年4月22日下午在江苏高等法院宣布无期徒刑,收监于狮子口监狱。
中国解放后,曾经是“第一夫人”的陈璧君,也是国民党的重要犯人,被判无期徒刑的重要犯人,国民党没有把她押去台湾,留在监狱,这无疑是给人民留下一个重磅炸弹。如果人民把她放了,变成人民与她是一条线,人民不会当国民党的衫枣带当。
人民把陈璧君被押解到上海篮提桥监狱,人民对她进行教育,只要她改过,还会从宽处理。可是陈璧君非常强势,她不止对人民强势,或芦国民党时更强势。汪清卫伪政府投靠日本法西斯时有一百多万人的汪政团军队,国民党拿她没办法,才留给人民一个重磅炸弹。
陈璧君对她的所作所为不承认,还说是蒋介石是头号大汉奸,她自己坚决不认罪。后来在人民耐心教育下,陈璧君慢慢地认清楚她的罪过。晚年的陈璧君非常不幸,一身病痛,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炎,1959年6月17日病死于上海篮提桥监狱医院。
由于陈璧君以前的强势,死后没有一个亲属来认领骨灰,过了一年多,她的儿媳妇的弟弟才来认领取骨灰。
新华社北京7月8日新媒体专电外媒称,英国人1903年修建、被称为“死亡之城”的上海提篮桥监狱是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然而,到2020年上海人口将猛增至3000万,而这个位于闹市区的监狱却占据了宝贵的土地。在迎来首名囚犯的110年后,这个监狱将被关闭。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身为提篮桥监狱改造规划小组成员的上海同济大学学者阮仪三说:“我们会保留值得保留的部分,但城市改造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监狱周围弄堂里的居民,66岁的严印根(音)说:“我们是真的想搬迁。这是我们穷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办法。”
资料:上海提篮桥监狱
远东第一监狱
上海监狱陈列馆位于黄浦江畔的长阳路147号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内。提篮桥监狱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由于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提篮桥监狱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将提篮桥监狱一幢6层高的十字监楼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陈列馆于《监狱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的199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
提篮桥在上海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地方。"送侬到提篮桥"是句拐弯抹角的骂人话。
这座当年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的著名监狱,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这里曾囚禁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其中包括章太炎、邹容,以及共产党人任弼时、张爱萍等。
抗战胜利后,这里还曾关押过数百名日本战犯。如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驻香港总督"田中久一、第六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等,都死在提篮桥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