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往复(“非著名诗人”李禺写下一首著名奇诗,采用了回文诗的修辞手法)

提起五千年来绚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总是绕不开那个歌舞升平、文人辈出的年代,那个兴衰,都是文学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年代——唐朝。盛唐有洒脱恣意、飘渺如仙人的诗仙李白,一首《将进酒》唱响了多少...

提起五千年来绚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总是绕不开那个歌舞升平、文人辈出的年代,那个兴衰,都是文学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年代——唐朝。盛唐有洒脱恣意、飘渺如仙人的诗仙李白,一首《将进酒》唱响了多少人的心声;晚唐时期,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以笔为刃,写出哀鸿遍野之声。

然而,除了站在诗词巅峰顶尖的诗人们,还有更多的诗人,他们一生籍籍无名,在无数夜晚苦思冥想,不断推敲,最终留下了几首传唱的诗作。后人可能不太清楚诗词的作者,但提起他们的作品,一定会感到熟悉。

非著名诗人之作品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他的名字叫做李禺。这位诗人并不是出现在诗歌的顶峰时期,而是生于宋朝,一个文学上的转型期。遍寻书籍,都找不到关于这位诗人的资料,想来他便是只留下作品的“无名诗人”了。

李禺记载在史册,流传至今的作品只有一首,即《两相思》。“相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热门主题,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以此为中心,创作出哀怨、凄婉的诗句。无论是丈夫思念妻子,还是深闺女子思念心上人,都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实际上,这首《两相思》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内容与文笔非常雅致,读来令人愁肠百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更令人吃惊的是,这首诗蕴含着两种不同的情感。换一种读法,便是换一种感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独特的作品,两种不同的读法

原来,《两相思》是一首“回文诗”。“回文诗”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也被称作“回环诗”,非常考验作诗者的文学素养。

从概念上来说,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这种作诗的形式,从晋代以后,便逐渐地流行起来,并且不限于作诗,被应用在多种文体中。

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也就是说,一首诗,从前向后读,或者从后向前读,都是非常通顺的。

这种作诗的方法,非常考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绝非寻常人认为的“文字游戏”。实际上,“回文诗”这种创作手法,继承了诗歌反复咏叹的特色。

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李禺的这首《两相思》,便是一首“回文诗”,可以正着读,也可以倒着读。

回文诗体暗藏玄机,两种不同的情感

《两相思》不仅是一首回文诗,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如果是正着读,便是一首游子思念妻子的七言诗。诗的开篇,便点出了诗中之人的此情此景,“枯眼”望着千山万水,可以看出并非在家乡,而是在遥远的外地。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地理距离不再是问题;然而,对于古代人来说,遥远的地域限制使得人们想要见上一面,变得十分困难。

因此,只要离开家乡,下一面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出行的游子过于思念家乡,至于到了酒壶空,提笔难成一句诗的地步。《两相思》的前两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愁绪万千、思乡心切的人物形象。

而到了诗的下半首,则更是将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沉重的笔触言明了回家的困难,道路过于遥远, 阻止归家的游子,使人久经离别之苦。而寄信回家,想要获得一点来自家乡的讯息,也因鸿雁传书,过于遥远而迟迟不回复。

独自远行在外的游子,饱受离别之苦,掩面长叹,守着一盏孤灯,独自熬过这漫漫长夜。而全诗的最后一句,点名了作诗的主体,丈夫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同时也作为父亲,思念他在家中的幼子。

这首《两相思》以真挚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形象,从文笔上来说,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不仅如此,这首诗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将它倒过来读,便是另一番情景。

妻子回忆丈夫,回文诗一体两位

当把《两相思》倒过来读时,会惊奇地发现,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描写妻子思念出门在外地的丈夫。诗的开篇便直接点题,写明儿子思念父亲、妻子思念丈夫,以至于在寂寥的漫漫长夜里,守着一盏孤灯,独自咀嚼这份孤独。

想到自己的丈夫迟迟不回,托鸿雁寄去的信也没有音讯,这久别的离人,正因为归家的路途过于遥远,无法返回,只余在家守望的妻子独自承担。虽然心中有了诗韵,却因为情感过于浓烈,无法提笔将它写下。即使要喝酒,小酌一杯,也使得妻子更害怕这一个人的时光。

只有妻子知道,夫妻二人也曾心心相印,有过夫妻和睦的日子,而今却远隔着千山万水,守着空闺的妻子望眼欲穿地等待丈夫归来,等得眼都枯了。与正着读相比,倒着阅读这首诗,更能品味其哀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令人惊叹的回文技法

这便是“不出名诗人”所做的千古奇诗,《两相思》的神奇之处。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认为,这首诗男人需要顺着读,女人需要倒着读。实际上,无论顺着读,还是倒着读,都能够形成通顺而完整的一首诗,这便是“回文”的运用。

而当把这首诗倒过来时,情感便完全产生了变化,情感的主体颠倒过来了:正着读,能够品味到游子思念妻子、儿子的怅然之情;而反着读,则能够体会到深闺寂寞无人知晓的妻子,望眼欲穿地等待丈夫的心情。

从两种角度来解读,这首诗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回文诗中,这首诗也是诗人高超水平的体现。

从宋代的苏小妹为丈夫的一片痴情,提笔写下的回文诗;到清代诗人仿照前人的回文诗所作,都是这种技法的体现。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宋代词人苏轼,也曾使用回文这种技法,为自己的妹妹的诗作相和,甚至将诗句组成菱形,一首诗可有七八十首读法。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数诗人使用“回文”创作下精妙的诗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

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诗”的诗意不够新鲜、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词意混乱,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 发表于 2023-07-03 18:33
  • 阅读 ( 50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小杨说缅北
小杨说缅北

74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