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慢性、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发生在青春期,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出现。它是由油脂分泌过剩、毛囊发炎和细菌感染等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背部和胸部的粉刺、丘疹、红肿和囊肿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疼痛、瘙痒和疤痕等不良后果。痤疮对患者身心都有不良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痤疮的图片供参考。
粉刺又叫做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拓展资料:
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
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
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炎性丘疹或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参考资料:痤疮_百度百科
额头长痘痘可能是由于青春期激素的分泌失调由于生殖或生理的问题,导致你的内分泌不正常造成青春痘生长、油性皮肤出油不注意清洁导致毛孔堵塞滋生痘痘。熬夜上火也会起痘痘。建议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做一下检查查明病因。减少熬夜不吃辛辣 *** 性食物。
说到痤疮,它算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了。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青春期的正常现象,“痤疮”这个专业名词不少人可能都还是第一次听说。正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人患有痤疮后不能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只是习惯性的去买点面膜或者换各种洗面奶,最后发现并不能改观多少。笔者曾经有位大学的好朋友也是患有痤疮,他常因此而焦虑、自卑,所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痤疮”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样的才是痤疮呢?
●对的,先了解什么才是痤疮再来讲发病机制、治疗才更容易里理解。所谓痤疮它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是正常现象,从而也不太当回事。它其实是我们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主要是在面部或胸背部等多脂区域出现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个别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的瘢痕,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有些孩子则容易出现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笑话他。
为什么会长痤疮?
●原因一:雄激素作用
这是由于性腺以及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对我们皮脂腺的发育和分泌起着调控作用,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睾酮”。睾酮它经过5α -还原酶的作用转为双氢睾酮,而这个双氢睾酮又是激发皮脂腺增生的主要因素,它不仅可以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从而 *** 皮脂腺细胞增生和皮质分泌增加,它还能促进皮肤细胞内 *** 白的合成和游离脂肪酸等物质的产生。注意了,我们皮脂腺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会使得毛囊的漏斗部和皮腺导管过度角化,从而造成栓塞,最后使皮脂排泄发生障碍,导致痤疮。
●原因二:痤疮丙酸杆菌作用
痤疮丙酸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它是我们人体表面皮肤的正常菌群,主要是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当中。注意了,当它大量的繁殖时那就会诱发痤疮。原理就是侵入皮脂腺的痤疮丙酸杆菌会释放脂酶、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情况就出在这些酶身上,因为这些酶会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从而生成游离脂肪酸和低分子多肽。上面的原因一中我也谈到,游离的脂肪酸会 *** 毛囊壁引发炎症,同时还会 *** 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增生和过度角化,导致皮脂分泌受到阻碍,排泄不通,那自然会增加痤疮的发生率。其次,低分子多肽它可释放出水解酶和多种炎症介质,从而诱导局部的炎症反应,皮脂腺被破坏,最后形成痤疮。
●原因三: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
①有研究认为,痤疮早期的炎症损害并不是毛囊皮脂腺导管导管的破裂,而是与炎症前的细胞参与有关系。这里就涉及到一种名为“Toll样受体”有关,这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我们机体抵抗外来病原生物入侵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的生理机制较为复杂,我这就不再展开来深入分析。
②这里我还要谈到的就是免疫失常,我们的痤疮丙酸杆菌它可能为 *** *** 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病原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可能参与痤疮炎症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应答。注意了,当免疫失衡时可能就是痤疮有粉刺、脓疱向结节性囊肿发展的重要机制。
●其它因素
如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从而其导管口径缩小,导致上皮细胞和皮质积聚在毛囊口,从而引发痤疮。而引起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的原因主要还是考虑和脂质转变、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具体生理机制不再展开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或者使用某些化妆品、工业用油等都有可能引发痤疮。
关于毛囊、皮脂腺的进一步解读
●从解剖上来看,毛囊是由于表皮下陷而导致,而皮脂腺大多是开口于毛囊的漏斗部,我们的皮脂腺一共有三个类型:
I型:睫、眉、须以及头部的皮脂腺我们称为终毛相伴的皮脂腺,这里的腺体相对较小,毛比较长,高出皮面。
II型:是与毳(cui)毛相伴的皮脂腺,其腺体容积大,毛也会突出皮面。
III型:我们称之为毛囊皮脂腺,此腺体管道宽为2.5mm,几乎看不见毛发,体积大,有多个小叶和数个腺体导管。此腺体只分布在面部、躯干上部和背部,其中额与颊部最大,这些腺体导管中充满了皮脂和细胞碎片,是痤疮丙酸杆菌的滋生地,也是唯一可以形成痤疮损害的腺体,在痤疮患者中此腺体的数目非常多。
●粉刺的类型:
①微粉刺:主要是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膨胀,在痤疮患者正常皮肤的表面,由于表皮细胞角化终末阶段发生障碍,角质形成细胞粘着性增加。毛囊漏斗下部颗粒层增厚,角质细胞不崩解脱落而细胞的更替又快,就导致了该处的角化过程加速,最后毛囊口径缩小从而形成微粉刺。
②闭合性粉刺:我们又称这种为白头粉刺,当我们毛囊漏斗下部的角质形成细胞含有脂滴及异常的板层物,使得毛囊皮脂腺导管出口极度变小。这时候皮脂不能顺利的排出,从而淤积在毛囊皮脂腺导管内与角质细胞碎片混合在一起,阻塞毛囊皮脂腺的出口,最后形成膨大的囊状物为闭合性粉刺,一般小的3到4天可以自然消失,而大的则可存在数周甚至数月。
③开放性粉刺:当毛囊漏斗端部也发生病理角化过程时,则产生开放性粉刺,挤压后可出现黑头,其底部呈黄色半透明的脂栓,有色素沉着。
痤疮的特点以及分级
●一般来讲,从痤疮的初发年龄来看,女性为12-13岁,在17-18岁进入高发阶段,而男性一般为13-14岁,在19-21岁时进入高发阶段。它好发于面部,其次就是胸、背部,常伴有皮脂分泌过多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这三个部位的皮脂腺均属毛囊皮脂腺,其腺体大,看不见毛,常见的损害为白头与黑头粉刺,继而形成炎性丘疹,顶端出现脓疱,破溃吸收后会形成色素沉着或小凹瘢痕。严重者可见豆大炎性结节或囊肿,各种损害的大小以、深浅不一,所以很多严重者或者未规范进行治疗在过了青春期后虽然痤疮已经好转但脸上近处看起来也会坑坑洼洼的,影响美观。
●说到痤疮的分级,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皮损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在临床上进行评估、治疗也有所不同。根据指南推荐,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度四级,如下:
1级(轻度):仅有粉刺
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
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痤疮该如何进行治疗
●局部清洗:开篇我也提到,很多人并不了解痤疮,迫切想要好转的心理可能会用一些错误的护肤 *** 。如含有激素的面膜或洗面奶,这样还容易并发激素依赖性皮炎。所以,我的建议是用清水洗脸,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皮屑和细菌的混合物,但是也不能过度清洗,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搔抓粉刺(不少人有这种强迫症)。像一些油脂类、粉类护肤护肤美容化妆品、含有激素成分的面膜、洗面奶、软膏、霜剂是不适合用的。
●外用药物: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如维A酸类药物(全反式维A酸霜/凝胶、13-顺维A酸凝胶等)、过氧苯甲酰、二氧化硒硫磺洗剂等均可。由于个人病情均不一样,涉及到诊疗、药物具体用法剂量等我这不再展开一一分析。
●口服药物:这种一般就是痤疮程度比较重了或者和外用药搭配着一起用,从不同的病因机制也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如针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就需要应用到抗生素;涉及到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这方面原因时,可能需应用到雌性激素、安体舒通、或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的应用都需要经过皮肤科专科医生系统全面的评估后方可按疗程使用,所以这里我也不再一一展开分析。
●其他治疗方式:
①如通过中医的疗法来分型论治、随症加减,像红色丘疱疹型、脓疮型痤疮、月经期痤疮、聚合性痤疮等所用到的辩证 *** 都各不相同。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痤疮患者,也可以选择物理疗法(光动力疗法、果酸疗法、激光疗法等)。
②最后说到饮食疗法,这一点我想不论你是轻型还是重型都适合,痤疮患者在饮食上应当少糖、高脂肪、酒等辛辣 *** 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理愉悦,睡眠也要充足,作息规律等都可以作为治疗痤疮的辅助治疗方式。
综合总结
●痤疮作为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如果患有痤疮那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社交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痤疮患者或者患者的家长由于对于这类皮肤疾病并没有系统、正确的认识,可能还会安慰孩子以后成年了就会好转,所以笔者今天也是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及我院皮肤科的部分典型病例综合总结而成,希望大家可以正确的认识它,如确有相关症状或不适尽早去正规医院皮肤专科进一步诊治。
注: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时间仓促,难免可能有遗漏或者错误之处,还望各位及时指出,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
参考文献:
1.Roman CJ, Cifu AS, Stein SL,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J). Jama,2016,316(13):1402-1403.
2.Ramli R, Malik AS, Hani AF, et al. Acne *** ysis, grading and computational asses *** ent methods: an overview (J). skin Res Technol, 2012,18(1):1-14.
3.Harvey A, Huynh TT , Inflammation and acne: 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 (J). J Drugs Dermatol, 2014,13(4):459-463.
4.Chien AL, Qi J, Rainer B, et al , Treatment of acne in pregnancy (J). J Am Board Fam Med, 2016,29(2):254-262.
5.杨斌.痤疮的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45-46.
6.孙莉,李娟,颜敏,等.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32):97-100.
7.黄飞燕.从痤疮的病因探讨临床护理(J).内蒙古医药,2012,31(8):120-121.
8.王震.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疗效观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5.
9.靳培英,痤疮的分型论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