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闽都文化》精选本“人物卷”
作者:施晓宇
一、刻熊的林亨云
1930 年出生、生肖属马的林亨云家住福州东郊——鼓山脚下的后浦村。这是一座由林家老宅翻修的宽敞大房子,汽车可以一直开到林亨云的家门口。2004 年底我第一次采访时,因为找不到他的家,善良的老人很着急,连忙派自己的小女儿林凤妹骑上自行车大老远地赶来迎接。大师的谦虚礼貌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85 岁的林亨云大师不仅坚持住在乡村,人也像地道的老农一样厚道。一直记得林亨云当年的模样:中等身材,微微发胖,剃一个南方老人不多见的平头——北京人叫作“板寸头”。他不善言谈甚至到了寡言的地步。老人家轻易不开口,一开口,就是满嘴福州腔的普通话。说真的,就冲这一口“地瓜味”十足的普通话,我打心眼儿喜欢这位中国寿山石界的大腕人物。因为他不忘本,不打官腔,更不懂得摆谱。
如果你要问林亨云为何还住在乡间的老屋里,老人会伸手摸摸硬邦邦的“板寸头”,木讷地说:有感情了。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城里雕刻厂上班。下班方便时就用自行车运一根木头回来,积少成多就在家乡盖起自己的小房子。现在扩大起来,翻建了楼房,院子里就是现成的寿山石雕刻工场。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林凤英、林利岩、林飞、林东、林凤妹)个个跟父亲学得一手寿山石雕刻的绝活。尤其老三和老四——林飞和林东两个儿子已经成长为不输于父亲技艺的寿山石雕刻大师。
就在林亨云伸手摸头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他的双手伤痕累累,尤其是两个大拇指几乎就是残指!老人说都是因为雕刻作品时太专心致志,不小心被榔头一次次砸伤的。由此可知从事寿山石雕刻的辛苦与艰难。
林亨云幼年时候在家乡边耕田边跟随舅舅学习雕塑,因为舅舅的叔叔是远近闻名的雕塑大师,所以林亨云学艺可算“近水楼台先得月”。13 岁那年,林亨云在舅舅的一个朋友家偶然看见了一只雕刻的熊,那鲜活的姿态、独特的造型,令林亨云刹那间眼前一亮,它可比日复一日雕塑的无生气的泥菩萨生动多了。小小少年的林亨云从此就喜欢上了熊,并且几乎是走火入魔,用寿山石雕刻了一辈子的熊。
应该说,早年的福建省寿山石雕界,重复生产、模仿的产品居多,且造型多少年来不会变更,多少能工巧匠雕刻了一辈子的弥勒,或者观音、罗汉,再不会雕刻别的了,自己很少有创新意识。即便是今天的福州寿山石界,不少雕刻者仍陷落在这种状况中,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只能成为一个石雕匠人而很难成为一个石雕大师。
林亨云注定是要成为一个大师的人。
1970年林亨云从木雕转入寿山石雕刻不久,就不肯安于现状。他对寿山石传统的创作题材不外是仙人、佛像、古兽、花果及有限的鸟类不满足了。他要走自己的一条路——那就是他从少年时代起久存心中的梦想——用寿山石雕刻象征凶猛、勇敢、憨厚和生命力旺盛的熊!而且不雕就不雕,要雕就雕熊类中最凶猛、最顽强的北极熊!
林亨云雕刻的北极熊,最大的特点是他能把北极熊粗短而浓密的熊毛栩栩如生地雕刻出来——在他的刀斧雕凿之下,一根一根绵密、硬实的熊毛仿佛就像真的长在北极熊身上一样。每一个看过林亨云雕刻的北极熊的人,忍不住都要用手轻轻抚摸那生动鲜活的白色熊毛。
有时候,林亨云在已经雕刻出大部分熊体和熊毛时,突然发现洁白的寿山石中出现了一块灰色和黑色的杂质,这可真是要命——因为谁都知道,北极熊全身洁白,从头到脚没有一根其他颜色的杂毛。怎么办?林亨云毫不犹豫地把已经雕凿好的一层熊毛全部打掉,把熊体再往深处打下去一层,直到露出真正的洁白石质时才重新一根一根雕刻熊毛——那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才能够完成的艰苦创造啊!
就是在这样一丝不苟的精心创作中,从林亨云的手中诞生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用焓红石雕成的《寒中一霸》:五只洁白的北极熊中,两只大熊——显然是父亲和母亲,带领三只小熊正在厚实的北极冰面上捕食鲑鱼;边上还有两只活灵活现的海豹随时准备跳入冰冷的海水逃生。
还有一件取名《母爱》的作品,也是林亨云用焓红石雕刻而成,画面上一大一小两只北极熊正在亲密拥抱——小的那只体积非常小,刚刚出生不久——内行人懂得,熊类虽然体积大,但生育的小熊却极其细小,所以熊的存活率很低。
为了更好地观察熊的生活习性,林亨云经常利用节假日往动物园跑。尤其是到北京出差,他最爱去北京动物园熊馆,一去就待着不走,只为了能够近距离地观察熊。
1981 年,所在单位派林亨云到美国夏威夷学习考察,他在参观海洋动物园时看见形形色色的浅海、深海鱼类,大受启发。他把非常有限的零花钱全部节省下来,在夏威夷买下一大堆关于海洋鱼类的资料。回到福州后,林亨云又多了一个爱好——每天打开电视寻找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观看,尽量不错过任何一期。
1990 年,林亨云用一块巨大的高山石,利用上面的各种天然巧色雕刻成了他的又一寿山石创新之作《海底世界》。石上除了各种人们不常见到的深海鱼类外,还有大家熟悉的乌贼、水母、海星、珊瑚和贝类。这件不朽作品一经问世,即刻引起轰动,当年就获得了全国的“百花”大奖等一系列奖项,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林亨云又一次赢得巨大声誉。
大师就是这样诞生的。他从来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他只专注于探索自己脚下的路。所以大师才成为大师。
1983 年,林亨云就获得了“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称号。1988 年在重新恢复评选的全国第三届大师评选活动中,林亨云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当年福建省寿山石雕界只有林亨云一人当选。
二、刻猪的冯久和
一走进冯久和大师的家,就看见客厅墙上挂有一幅已故著名篆刻大师周哲文先生题赠陆游诗句的书法作品:“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赠言旁边,是福建省政府在2003 年9 月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从艺六十周年” 纪念铜匾。
1928 年出生、生肖属龙的冯久和今年87岁了。他个子不高,大背头,慈眉善目,尤其是一双浓密的、长长的寿眉与众不同。谦虚沉静的冯久和也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是他对石头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热爱。
四世同堂的一家之主冯久和依然保持勤劳刻苦的本色,前些年除非生病,他总是天不亮5点就起床开始工作。即便春节这一天也不例外。就是大年三十的除夕年夜饭,全家早已团团坐定了,也必须静静等候仍在工作的冯久和放下刻刀来到饭桌,全家人才高高兴兴地吃这餐团圆饭。让冯久和大师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五女一男儿女中,作为老四的儿子冯其瑞和孙子冯伟都继承了他的衣钵,也都从事寿山石雕刻艺术事业。而且1952 年出生的儿子冯其瑞也已经获得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的称号;1975 年出生的孙子冯伟已经在全国评比中两次获奖,其中寿山石雕《杨梅》还被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收藏。
站在冯久和的寿山石陈列柜前,冯久和在如数家珍的同时也心疼不已:“现在旗降没有了,荔枝坠没有了,虎降没有了,善伯冻也没有了……”
因为绝迹,所以寿山石中的精品价格昂贵。在福州东郊五里亭冯久和大师的工作间,2004 年12 月我深入采访时,一方一米长、半米高尚未完成的寿山石雕《花果篮》,已经在大师的指导下,由孙子和外孙的徒弟们雕出五颜六色的荔枝、玉兰、菊花、梅花和枇杷、佛手等。单单是购买这方寿山石料,当年就需要六七万元钱。因为大块的寿山石料越来越少了,今天则更为稀少。
在这里,我看见了大师的一些代表作,首先是冯久和用焓红石创作的绝活《全家福》:一只母猪带领20只欢蹦乱跳的小猪。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用“福寿双全”、“财源广进”、“年年有余” 等吉祥的语句寄托心愿或祝福他人,而肥胖胖的猪象征着财富、美满和幸福,所以冯久和特别喜欢雕刻许多的猪来表达向往幸福美满的生活的愿望。也因于此,他的一窝窝象征吉庆、美满和富足的寿山石“猪”才备受欢迎。
冯久和大师的绝活是刻猪,成名作却是《花果累累》的花果篮。
早年间,寿山石雕刻的作品总是围绕着小型的图章、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雕虫小技进行,创作的意图和构思也总是局囿于原石的造型。到了冯久和这一代,不再甘心只是走前人的老路。
1971 年,福州北峰寿山村开采出许多大块的色彩鲜艳的高山石,为历年所没有。这一下吸引住冯久和的眼球。他想创作一件大型寿山石作品,于是选购了一块重达90 多公斤重的高山石,准备创作一件“花果篮”。他买来各种水果实物比照,还买来了两个竹编花篮,都摆在案头细细琢磨;同时多次跑到果园、公园,参观花卉展览。作品完成后,他雕刻出的荔枝外壳刺泡坚挺,果实特别饱满;他雕刻出的菊花改变前人永远只刻半朵的造型,刻出立体感强烈的整朵菊花;他还把花篮的把手有意与花果之间拉开距离,让累累花果垂挂于花篮边缘,使花篮更加“丰满”……
1972 年,这件取名《花果累累》的作品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型展览会上,轰动京城,紧接着送到日本展出,惊动日本艺术界。《花果累累》很快上了大型画册《中国工艺美术》的封面,同时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栏目片头反复播放。
1979 年,冯久和相中一块重达100多公斤的高山石,想利用其天然巧色,设计创作一件更大型的花鸟作品。但是,才在敲打粗坯时就遇上麻烦——有人说石头好、色彩好最是难得,要尽量保持原始的石状;有人说“不破不立”,不下大力气改造原石就没有创新。这让冯久和左右为难,围绕原石十多天无法下手。最后还是在几个技术员的建议下豁然开朗——大件作品总是要讲究雕塑感和空间感的,不打去该去除的石料,如何能够创新?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创作,合理布局疏密有致、巧色利用鬼使神差、层次分明感染力强的大型石雕《欣欣向荣》诞生了。金黄枇杷、紫黑葡萄、深红的荔枝、裂开的石榴、绽放的佛手——便连菊花上原本属于败笔之石的一小点黑色污石也被巧妙地雕成了一只勤劳的蜜蜂……凡是看见作品的人,无不被它所深深吸引。
《欣欣向荣》现在陈列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待大厅。
从此,冯久和大师掌握了驾驭大型寿山石雕作品创作的真谛,成为福建省寿山石界制作大型作品的第一人。
在福州东郊五里亭的工作间,我们还见到冯久和大师的其他代表作:用鸡母窝石创作的《三友共寿》、《松鹤延年》,作品中的一群头顶一点红的丹顶鹤简直呼之欲出;用高山石创作的黑白奶牛《母爱》和用坑头石创作的大小水牛《母爱》;用善伯洞石创作的《佛手》;用杜陵石创作的《鸟语花香》——这是冯久和不多的采用最难的技法之一的镂空雕完成的,最绝的是鸟笼中挺立的那只小鸟,你只要轻轻朝笼中吹一口气,那只石刻的小鸟竟然能够前后摇摆、振翅欲飞!
谈到一生的创作体会,冯久和认为所有的寿山石几乎不存在石质的优劣好坏之分。高手可以把劣石变作良石创作出佳构;低手却只能把优石变作劣石雕成残品。
三、刻鸡的陈敬祥
都说“绝活源自高手中”,一点不假。另一位大师陈敬祥刻刀下的鸡至今仍属八闽“第一鸡”,漫画大师华君武就对陈敬祥刻的寿山石鸡情有独钟。
1955 年,陈敬祥利用一块长75厘米、宽61厘米、高36厘米的高山石采取镂空雕的刀法雕刻成《群鸡》:一个竹编的鸡笼里关着一只刚下完蛋正咕咕啼叫的母鸡,引来鸡笼外和鸡笼上挤着的4只色彩斑斓的大公鸡热切地向笼里张望。四周则是一群啾啾鸣叫的欢快小鸡。作品刚一问世,马上赢得一片叫好声。
这是因为陈敬祥从小贪玩好动,喜欢斗鸡,对鸡的习性了然于心的缘故。上小学时,哥哥陈敬贵正师从雕刻名家黄恒颂,在家刻苦学艺,陈敬祥由此看上了瘾,爱上了石雕艺术。13 岁时,因为家庭贫寒,没钱交学费,陈敬祥就此辍学在家跟随哥哥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他早期的石雕作品就喜爱刻鸡鸭鹅等乡村司空见惯的家禽以及牛马家畜。
1957 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群鸡》选送进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展览。展后《群鸡》就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都对它赞不绝口,尤其是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华君武参观后对陈敬祥刮目相看。华君武说:“这鸡笼雕得精绝了。笼顶的公鸡颜色也美极了:嘴往地上啄,尾巴翘起,这姿势也美丽极了。它似在向笼里的母鸡求爱;那边几只公鸡也扑剌剌地,似也沉浸在爱情的狂热中。我想把作品改名为《求偶鸡》,似乎更恰当些。”
于是,《群鸡》就此更名为《求偶鸡》(现珍藏于福建省寿山石珍宝馆),陈敬祥的名字一下子传扬开了。当时,1927 年出生的陈敬祥已经算个大龄青年了,因为成天钻研雕刻,还没有找到对象。《求偶鸡》出名后,立刻引来许多姑娘爱慕的眼光,陈敬祥依旧浑然不知。篆刻家周哲文就充当红娘,从中为陈敬祥介绍了厂里一个木画老艺人的千金陈仲英做女朋友。两人终于喜结秦晋之好,为寿山石雕界留下至今传扬的一段“鸡为媒”的爱情佳话。
但是,陈敬祥并不以此为满足,继续对镂空雕技艺深入钻研。因为他在雕刻这件成名作品之前,并非采用真正的镂空雕法,其中第一件镂空雕作品的笼中母鸡是将笼底凿开,将母鸡放入后再把笼底严密合上的。虽然外行人看不出破绽,陈敬祥内心总是不满意。于是,他改进了镂空雕刻的刀具,在后来雕刻的《求偶鸡》等“鸡系列”作品时,才是货真价实严丝合缝的镂空雕技法了。
陈敬祥不仅善于雕刻“鸡系列”作品,如《求偶鸡》、《鸡场》等,还善于雕刻企鹅。1995 年前后,陈敬祥看到特别喜爱的央视《动物世界》节目里正在介绍企鹅,想起寿山石雕还没有企鹅题材的作品,于是赶忙找到一块黑白相间的寿山高山石,雕刻了两只企鹅。由于取俏得当,企鹅憨态动人,许多人看了都说好。随后陈敬祥就注意寻找适宜雕刻企鹅的寿山石,一找到就雕刻成企鹅。
2004年, 陈敬祥的作品《快乐的企鹅》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中国寿山石大展。2006 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中国寿山石》时,还专门展示这件企鹅作品。
今天,陈敬祥的小女儿陈惠燕跟随父亲学艺,也已经是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