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 明朝万历年间谁辅推行万历新政

1572-1620年。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

1572-1620年。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扩展资料:

万历年间的历史大事:

1、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经过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

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2、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鲜之役第一回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二十一年);

第二回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而实际上万历时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包括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缅战争,以及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两次最终都是明朝失败告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居正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三大征

640bbf62129be.jpg

明朝万历年间谁辅推行万历新政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辅佐皇帝进行万历新政。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具体改革内容

在经济上,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大致的内容就是,百姓在上交税收之时,废除以人力代替税收,统一摊丁入亩。当时,明朝的土地大都被权贵和富贾买卖去了,而且出租土地的租金很高,导致百姓们没有土地生产粮食。而张居正实行摊丁入亩,即就是按人头来收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和百姓的矛盾。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遣戚继光和李成梁镇守边境。戚继光负责东南部的沿海安全,李成梁负责东北部的边境安全。有了戚家军和李家军,保障了明朝在国防上的安全。此外,张居正对军队进行了裁剪,改善了明朝冗兵的现象。

在农业方面,张居正派遣水利专家,加大建设黄河以及淮河流域,在当时,黄河、淮河对泥沙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明朝16个皇帝没有一个正常人

在世人的印象中,明朝的皇帝大多有两个特点:一是短命,二是昏庸。炼丹的炼丹,斗蛐蛐的斗蛐蛐,勤政爱民的少而放飞自我的多。但是,明朝在 历史 上却有着很高的评价“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评价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江山不倒。这种戏剧性的反差耐人寻味。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对明朝十六帝进行了全景式展现,用流行文学的笔触勾勒了有血有肉的明朝帝王,并给予了来自现代人认知的评价。想对明朝 历史 有个通俗的了解,这篇神作值得一读。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书中这些诗意的评价,在他笔下,明朝皇帝没有一个混子。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找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他告诉我们,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朱允炆终于发现,所谓拥有天下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无助的人,他的一生并不是用来享受富贵和尊荣的,从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天起,痛苦已经开始,他要防备大臣、防备藩王、防备宦官和身边的所有人。他和他的宝座是一个公开的目标,要随时应付外来和内在的压力与打击。

他要用一生去守护自己的权力,一旦权力宝座被人夺走,也就同时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因为皇帝这种稀缺产品在一个统一的时代有且仅能有一个。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 社会 法则。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在权利 游戏 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维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朱瞻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年,加上他父亲的统治时间,也只有十一年,但他和他父亲统治的这短短十一年,却被后代史学家公认为是堪与“文景之治”相比的“仁宣之治”,是中国 历史 上的盛世。

何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盛世何来?来自休 养生 息,清静养民。

不干扰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负担,为其当为之事,治民若水,因势利导,才是皇帝治国的最高境界。朱瞻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皇帝,而且从治国安民的角度来看,他比他的祖父要强得多。

在明朝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

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幸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这事那事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

他几乎信任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儿、阮浪,最后都成了他的朋友。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我们可以用一句好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朱祁钰本不是暴君,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和他的哥哥相敬如宾,感情融洽,但皇权的诱惑将他一步步推向黑暗,他变得自私、冷酷、多疑、残忍。囚禁自己的哥哥,废黜自己的侄子,打死反对他的大臣,谁敢挡他的路,他就要谁的命。

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换来权力的巩固,不断有人反对他的行为,他唯一的儿子也死去了,却没有人同情他,那些大臣们只关心下一个主子是谁,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撑不了多久了,他很明白,一旦自己死去,朱见深很有可能继位,而朱祁镇也会再次出山,清算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权力他六亲不认,做了很多错事,可事到如今却回天乏术,欲罢不能,面对着隐藏的危险和潜流,他唯有以更加残忍和强暴的方式来压制。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并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软弱。

他不处罚贪污他钱财的小人,也不责骂痛斥他的大臣,因为他畏惧权力,畏惧惩罚,畏惧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

他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选择皇帝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仅此而已。

朱祐樘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不复仇,只报恩。他比朱棣更有自信,因为他不需要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比朱瞻基更为明智,因为他不但清楚种田老农的痛苦,也了解自己敌人的悲哀。他比朱厚熜更聪明,因为他不需要权谋,只用仁厚就能征服人心。

他从小饱经忧患,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立为太子后又几经飘摇,差点被人废了,能熬到登基那天,实在是上天保佑。

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却选择了无私的宽恕,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

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大明帝国在 历史 的轨道上不断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国力强盛,天下太平,人才鼎盛。

如果在辞海里给他专门开一个词条,估计注解中有两个词是跑不掉的:昏庸、荒唐。

以皇帝的标准来看,这两个词用在他身上倒也不算冤枉,他实在不是个敬业的劳动者。

但以人的标准来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残忍,也不滥杀无辜,能分清好歹,所以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希望干自己想干的事、自由自在度过一生的人。

作为人,他是正常的,作为皇帝,他是不正常的。

嘉靖是个聪明人,十六岁就能控制朝政,操纵群臣,而他的下属都能力超强,文臣夏言、徐阶、胡宗宪全都权谋老到,武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个个凶狠强悍,可谓是人才济济。

然而国家却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正如海瑞所说,百姓穷困潦倒,家家干净;官场腐败横行,贪诈成性;国家入不敷出,年年闹赤字。大明帝国逐渐滑向崩溃的边缘。

出现如此之怪象,只是因为两个字——自私。

他是嘉靖的第三个儿子,皇位根本没他的份,安心做个藩王,好好过日子就行。可偏偏老天爷开眼,前面两个都没能熬过去,于是老三就变成了老大。

从登上皇位的那天起,他就意识到了这样一点:皇帝是不好干的,国家是不好管的,而我是不行的,国家大事就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干,自己能过好小日子就行了。

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不上朝,自此之后,大明帝国进入一个奇怪的状态。

在万历执政的前二十多年里,可谓是内忧不止,外患不断,他祖上留传下来的,也只能算是个烂摊子。可二十年了,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所有的困难,他都安然度过。因为前十年,他有张居正,后十年,他有申时行。

万历不上朝,却并非不上班,事情还是要办的。后世一说这位仁兄,总是什么几十年不干活之类,这要么是无意的误解,要么是有意的污蔑。事实上,他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工于心计的政治老手。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不上朝的事实,却无人察觉背后隐藏的奥秘。

万历年间恰恰是明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兴盛于此。

一个被张居正压迫过的人,一个勤于政务的人,一个被儿子的问题纠缠了几十年的人,一个许多年不见大臣、不上班的人,一个终生未出京城,生于深宫、死于深宫的人。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朱常洛是个可怜人,具体表现为出身低,从小不受人待见,身为皇子,别说胎教,连幼儿园都没上过,直到十二岁才读书,算半个失学儿童。身为长子,却一直位置不稳,摇摇摆摆到了十九岁,才正式册立为太子。

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要被老婆胁迫。忍了几十年,放纵了一回,身体搞垮了,看医生,遇见了蹩脚庸医,想治病,就去吃仙丹,结果真成仙了。

朱常洛活了三十八年,明光宗却只活了一个月。一个撑了三十八年,经历无数风雨险阻到达目标的人,却在一个月中意外死亡,是很不幸的。

几十年来,他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目睹了父亲的冷漠、朝廷的冷清,感受到了国家的凋敝、时局的危险。

大明有无数木匠,但只有一个皇帝,无论是皇帝跑去做木匠,还是木匠跑去做皇帝,都是彻底地抓瞎。

当然,许多书上说这位皇帝是低能儿,从来不管政务、不懂政治,那也是不对的。虽然他把权力交给了魏忠贤,也不看文件,不理朝廷,但他心里是很有数的。

真正的崇祯是这样的人:敏感、镇定、冷静、聪明绝顶。

崇祯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很想有番作为,但当他真正站在权力的顶峰时,却没有看到风景,只有一片废墟。

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付责任的态度。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我,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嘉靖和万历为什么出名

文章分为八篇,这是第一篇。

要说这对祖孙皇帝的能力强弱,我认为是嘉靖皇帝强于万历,何解呢,分析如下:

首先,简单说一下这两位明朝中后期影响力非常广的皇帝,嘉靖和万历祖孙二人身上有很多 相似之处 :

1. 两人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万历皇帝在位48年,比他的爷爷嘉靖还要长三年。

2. 都是少年继位,嘉靖十五岁以藩王身份承继大统,万历在十岁时,其父隆庆帝驾崩,在朝臣拥戴下继位。

3. 再者,就是比较令人瞩目的事件:祖孙二人创造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超长旷工记录,却能够基本掌握朝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 还有,也是比较有争议的地方,嘉靖和万历在其统治前期都能够励精图治,一度创立明朝中兴局面,“嘉靖中兴”和“万历中兴(主要是指张居正改革)”。然而中年以后,不能坚持克己,逐渐厌倦朝政,遂使政事糜烂,国家走向下坡路,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言,

最终使得朝政发展到了另一个方向,带动着明朝走向衰落。

参考资料:

1. 《明史》

2.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 发表于 2023-06-13 12:13
  • 阅读 ( 5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chenquan
chenquan

68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