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机械厂是专业生产粉碎机设备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家具、建材等行业。粉碎机械厂拥有高品质的技术团队和现代化的生产基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粉碎机械厂秉承诚信、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认可。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规划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兴建年产机器产品4万吨的重 机厂。经过武汉、北京选厂地理条件不如富拉尔基的两次变动,最终于1954年9月确定厂址 在富拉尔基,筹备处名称也随之改为富拉尔基重机厂筹备处。
富拉尔基重机厂(以下简称重机厂)被列为“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中苏两国政府于1953年8月20日签订了102 213号合同。重机厂的工厂设计由苏联重型机 器制造部重型机器厂设计院承担,按中国提交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在国内由部属设计总局第 一设计分局与苏联设计单位配合,设计所需之地质、水文资料由建厂筹备处负责组织搜集和 提供。 重机厂初步设计完成之后,1955年1月,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承担了工程施工任务。 1955年9月一机部三局下令将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筹备处改名为四○三厂。重机厂共有工 程项目114个,建筑总面积58.5万平方米,设备5 046套。其中基桩工程、井式热处理 炉的沉箱工程、厂房金属结构工程是工厂建设中的“三大工程”。1956年12月至1957年12月, 共打下基桩(断面35×35厘米、长度12~16米)10 760根。井式热处理炉沉箱工程的箱体 (钢筋混凝土结构)重达18 000吨,其底部深入地下达26.5米,挖掘土方66 000立方 米。建厂中消耗钢材62 000吨。其中用于厂房钢结构件总重为36 044吨,构件重、 外型大、质量要求高。如铸钢车间最大的钢柱重量为82吨、高达38米;大型金工厂房的屋架 跨度达36米。这些工程项目在国内工厂建设中是史无前例的。到1959年12月,工厂基本建成, 提前一年完成了建厂任务,共建成了工业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住宅及其它福利设施建筑面积 34万平方米,共69万平方米。完成基建投资45 32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8 804.68万元,设备安装工程投资95380万元,设备投资21 798.64万元,工器具投资643.29万元,其它费用3 120.59万元。工厂生产纲领规定年总产量为109 148吨,其中机 器产品为60 048吨,外销钢锭和外销铸锻件49 100吨。在6万多吨机器产品中,以 各类轧机为主体,其次是冶炼设备、电站设备锻件。按照国家边基建、边准备、边生产的“三 边”方针,1957年一机部给正在建设中的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下达了第1项任务,为包头钢铁 公司设计和制造1 150初轧机,接着又下达了1 053立方米与1 513立方米高炉机 械、200吨500吨平炉机械、950/800毫米轨梁轧机等13项产品。1958年,又下达了设计和制造12 500吨水压机的任务。这些产品都是国内首次生产,尤以1 150初轧机和12 500吨水压机的技术要求高,在50年代,世界上能生产这类产品的国家寥寥无几。
建厂时期,职工队伍逐年壮大,1953年筹备处来富拉尔基时仅37人,建成投产时,八年 间发展到16 02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 072人,占总数7.3%,管理人员2 257人,占总数14.1%。当时职工年龄平均不到30岁,这支队伍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为 工厂正式投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9年下半年,重机厂基本建成,同年10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一机部、 *** 龙江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联合派出工作组对建厂工作和交工验收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写 出了验收报告。经国家批准,成立了以省长李范五、一机部副部长段君毅为首的国家验收委 员会。
1960年6月4日举行了有苏联代表团参加的验收签字仪式,翌日举行了开工典礼。1960年10月工厂更名为第一重型机器厂。
重机厂一投产,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60年8月苏联政府撤走了驻厂全部专家,并停 止供应设备和技术资料。国内正处于三年调整时期,职工生活困难,生产下降,连续两年发 生亏损,亏损额达3 206万元。
1962年生产稍有回升,但由于国家调整的重点是压缩基本建设战线,1963年国家决定重 机厂已投产的三套轧机和待生产的一套轧机停产,造成3 000余吨半成品,万余吨产成品 和万余吨在制品积压。加上一些“左”的作法挫伤了部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1964年生产 再度下降。
1960年后,工厂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由仿制向独立自主、自行设计方向发展,对列入国家 “九大设备”制造任务的2 800铝板冷、热轧机和30 000吨模锻水压机,在没有国 外现成图纸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完成了设计。重机厂突破原设计纲 领中规定的11个品种,增加了大型锻压设备的制造任务。开发了国家急需的模锻水压机、模 锻锤和平锻机,同时开发了矿山机械、建材机械、油压启闭机和军工产品。重机厂1960~1966 年共试制新产品56项,均填补了国家空白。
60年代初,重机厂按照中央精简机构的指示,精简职工4 605人,其中70%返回农村。 1963年全厂职工下降到11 666人。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厂于1964年又建成了 大型水压机车间(1961年动工)和新工具车间,兴建了中心计量室,锻、冶、焊试验车间,轧 钢机研究所等科研测试基地。“文化大革命”使重机厂受到很大冲击,1968年只完成机器产品7 500吨,亏损683万 元。在国务院领导的多次督促下,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使60年代初积压的1 150方坯初 轧机、1 150板坯初轧机、950/800轨梁轧机和1 700热连轧机等成套产品陆续制成出 厂,扭转了被动局面。1970~1973年产量突破万吨,产值突破亿元,1973年实现利润3 214万元,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机器产品产量一直在1.5~2.1万吨之间徘徊。由于管 理松驰,浪费严重,质量下降,为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锻压设备多数质量有问题,不得不 在“文化大革命”后,用三年时间去返修。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机厂进行拨乱反正,企 业整顿,1984年“企业五项整顿”验收合格。同时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技术改造和企业内部 经营管理的改革,使重机厂处于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建设战线的压缩,重机厂有近6万吨产品“下马”。1981年 工厂提出了“三大转变”,即由主要靠吃国家基本建设饭,转变为吃老企业挖潜、革新、改 造的饭;由主要生产大型成套产品,转变为生产小型成套产品和备品备件;由主要为四大行 业(冶金、电力、汽车、农机)服务,转变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人民生活服务。以经济效益为 中心,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1 400高速不可逆轧机、800铝箔轧机、小型铝板 轧机、线材轧机、制糖机械等。还生产工矿配件和外销小钢锭。重机厂在“六五”期间开发 了19项新产品,正在开发的还有1 700毫米厚板(铝)纵剪机组,23立方米大型矿用电铲。 在19项新产品中有5项达到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六五”期间,第一重型机器厂对11种老 产品更新换代,使之达到70年代国际中、末期水平。 “六五”期间第一重型机器厂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开创了良好开端。
热加工引进硬件(设备)软件(技术)两部分,以引进日本室兰技术为主。包括炼钢专业16 项,锻造专业8项,热处理技术9项,理化检测专业14项,共59项。日本室兰的浮动式底盘技 术,应用在60~90吨大型钢锭上试验成功;炉前喷粉装置正式应用于5吨电炉上成功;外冷铁 控制铸钢件凝固也取得初步成果。从瑞典引进的500立升钢包喷粉装置投入使用。“六五”期间与国外合作生产10个项目:与意大利合作的项目有1 400毫米冷轧机组、1 700毫米冷轧机组的改造、2 000毫米热轧机组改造等3项;与美国合作的3项,1 830毫 米拉弯矫直机、1 630毫米横剪机组、23立方米电铲等;与联邦德国合作的项目是2 050毫米热连轧机;与日本合作的项目是1 900毫米板坯连铸机;与英国合作的项目是立式 弯板机,同时还与联邦德国德马克公司签订了有关连铸设备的长期合作合同。
“六五”期间,第一重型机器厂认真贯彻“突出重点、狠抓配套、形成能力、发挥效益” 方针。“六五”期间国家投资2 205万元。厂自筹3 000多万元,共计82个技术改造 项目,完成了75个项目。20吨电炉的出钢除气装置,1982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经过出 钢除气处理的钢种达25个钢号,去氢率达30~40%,含氧量也明显降低,这项装置的投产, 填补了国内炉外精炼方面的一项空白。炼钢快速分析室投入使用的由美国引进Dr-4真空光量 计等4种仪器,能在5分钟内定量分析25种元素,还能分析铸铁、镍基合金和炉渣的化学成份。 使炼钢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水平跃居国内先进行列。生产的大型轧机支承辊,过去一直 采用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支承辊表面硬度只能达到Hs=42~45。其硬化层不大于25毫米, 平均轧制寿命仅为国外差温热处理工艺制造的支承辊的50%。1984年工厂制造的差温热处理 炉投入使用,试生产的本溪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的支承辊,经检测其辊身表面硬度和硬 化层深度都接近于国外同类轧辊的水平。离心铸造合金复合铸铁轧辊是国外新发展起来的制 辊工艺,是国内急需的系列产品,进口这种产品需大量外汇,1981年自己制造25吨卧式大型 离心机,安装了5吨工频感应电炉。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协助下,用这台设备生产出Φ650 毫米、Φ1 700毫米镍铬复合铸铁轧辊,经过检测表明,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 能均达到了技术条件要求,生产出低高合金铸铁辊。在运行20多年、精密度减低的设备上经 过检修后安装数显装置,截止1985年底,已在37台大、重型机床上安装了数显装置共96个坐 标。数显装置的成功应用,使老厂设备焕发了“青春”,提高了工件加工精度,简化了零件 尺寸的检测手段,提高工效20~30%。
“六五”期间第一重型机器厂共安排科研课题129项,共投入科研费用1 000万元, 完成较重大项目10项,其中变断面矫直机模拟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碱性平炉真空碳脱氧 电站转子钢工艺试验成功,使制造的发电机转子锻件合格率提高19.5%,汽轮机转子锻件合 格率提高了20.75%;1 700冷连轧机厚度自动调节液压压下系统科研成功,使轧制产品 精度明显提高,厚0.8毫米的纯铝板偏差±0.015毫米以内,成品率提高了1~3%,此项技 术应用在1 400、2 800毫米铝板轧机中;工厂与郑州通用机械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为 武汉钢铁公司引进的1 700轧机研制的六头直廊环面蜗杆副,填补了国内空白;离合器制 动器协调指示装置研制成功;锻焊结构热壁加氢反应器用钢及工艺研究用于石油的深度加工, 可改变油品结构,提高油品质量,特别是这项成果应用后,可减少更换绝热层损失2 000万元;工厂与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研究所合作研究成功的煤气站煤焦油无害利用,为工厂炼 钢找到了新能源,代替了大量重油,缓和了能源不足;锻造铸铁轧辊研制成功,提高了轧辊 寿命,在鞍钢初轧试验中,耐磨性比钼合金辊提高寿命两倍,比高碳钢轧辊提高了1倍以上; 金属喷头模底吹氩精炼钢的新工艺研制对除去电站钢中的三氧化二铝夹杂物特别有效,夹杂 物可减少40%,氧可减少44%,氮减少21%,氢减少16.6%,与真空处理钢水比较有成本低的 优点,仅28次模底吹氩就节能达12万元;真空取样研制成功,取样率达到90%,如常年坚持 可节省费用100~200万元。
除上述已经鉴定和已应用的科研项目外,还有70吨米蒸气打桩机,电磁离合器,不锈钢 三层改二层堆焊,硬齿面齿轮滚刮珩试验,重型铣刀盘研制与应用等一些重大科研项目。
到1985年第一重型机器厂已发展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之一,是机电部的骨干企业,有职工17 22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 633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66 457.3万元,定额 流动资金平均占用19 031.4万元,各种主要生产设备868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8 01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8 027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 030.2万元。
到1985年,第一重型机器厂为国家提供49.5万吨机器产品,有150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家 空白。其中为冶金工业提供各类轧机总重为13万多吨,占同期全国十大重机厂轧机总量的 57%,是中国制造大型高炉、平炉、混铁炉的唯一厂家,还为全国150多个企业提供了43个品 种259台套重型锻压设备。1961~1983年生产电站铸钢件装机容量为2 218.6万千瓦,占 同期全国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为各钢厂提供冷热轧辊备件,占大中型钢厂轧辊消耗量的2/3。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第一重型机器厂的建设和发展,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 平、李先念、陈云、董必武、彭真、叶剑英、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央领导曾先后亲临视察并 指导工作,1962年6月周恩来视察第一重型机器厂时,称第一重型机器厂是“国宝”。1986 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词:“一重是国宝,要锐意进取,攀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