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在微软公司竞争销售团队。在不少人的眼中,微软是一家销售Windows和Office的公司,但事实上微软早已经进入企业软件市场,这个以前由IBM这样的公司把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企业客户需要的常常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尽管微软公司依然是一家卖产品为主的公司,但要依靠合作伙伴(经销商、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来向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从而带动产品的销售。问题在于,在中国的合伙伙伴已经习惯卖产品,缺乏能力来做到增值服务。
微软的尴尬就来了,一方面这样很难拉动销售,另外由于经销商缺乏创造与销售增值服务的能力,赢得客户就只好靠价格战。这样经销商利润很低甚至亏本,反过来要依靠微软公司的返点来盈利。这其实是在侵蚀微软的利润。
所以微软当时的一个策略,是提升合作伙伴给客户增值的能力,希望他们能够从客户那里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微软组织了针对经销商的培训,主题是解决方案的销售流程。因为还没有参加内部的培训,我就直接去蹭了一场。
当时来的,都是经销商中的一流销售人员。但我坐在最后,观察他们的活动,发现一件事情:他们根本没搞懂。尽管这门课程的内容,来自于国际知名的培训机构,而且可以说是质量很高。事实上,后来我把这些内容讲给一些销售管理者听,他们立即觉得这种系统性的流程和销售管理,是它们所缺乏的。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就是当想要真正着手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落地。
在那次培训上,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也许我们习以为常的销售思想和销售体系,无论是来自国际顶级的销售咨询机构和公司,还是满大街的成功学,很可能都没有把握住销售的本质,所以即使看上去理论正确无懈可击,但很难起到实际性的指导作用。它们都指出了一些东西,但却缺失了关键所在。
在上海图书馆里,在翻阅了一大堆的销售书籍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绝大多数企业和销售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都是“我们如何销售”,然后一头就扑到这上面了,例如销售培训常常是讲销售技巧、产品知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客户如何购买”。
如果我们都不懂客户是如何购买的,又怎么可能玩转这样那样的销售技巧和策略呢?所以常见的情况就是,企业和销售人员胡乱的运用各种技巧。例如价格,没错,价格是客户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经常有人在客户还没产生兴趣的时候,就开始谈价格折扣了,例如前几天我看到一条广告“***营销培训,现在报名8折优惠”。这家机构并没有知名度,那么对于受众而言,连价值都没搞清楚,很难说对价格有什么兴趣,反而容易给人廉价的感觉。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要做到高质量的销售,你需要从客户为中心考虑问题和行动。而传统的销售体系,本质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广告界曾经有人做过演讲,一流的广告文案,和普通的文案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一流的文案中,“你”出现的频率高;而在糟糕的文案中,“我”出现的频率高。
这个看上去简单的结论,却是超级的深刻,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思维的关注点,很自然的可以从语言中体现出来。而关注自我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也就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如下是我收到的一封求职信,你可以看一下中间有多少“我”,更容易体会到什么叫做“自我为中心”。
标题:申请市场助理实习生
你好。
我是***,最近从**大学获得了金融硕士学位。但是我的工作10月份才开始。我想找一份兼职工作,这样可以分担我的房租,并且在正式工作之前学到一些东西。关于我的简历请参考附件,期待你的回复。
这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谈她自己:
我的工作10月份才开始
我想找一份兼职工作
可以分担我的房租,并且在正式工作之前学到一些东西
看到这样的邮件,我通常就直接删掉了。
你们的销售人员,是以客户为中心吗?还是关注自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地方,可以帮你快速的判断,那就是你们的销售演讲。
绝大多数公司的销售演讲,流程通常是这样的:公司介绍、个人介绍、产品介绍…经常客户听了几十分钟,还是搞不清楚跟自己到底有多少关系,有些时候连杀人的心都有了,比较强势的客户会直接打断销售,但很多时候客户处于礼貌,也就任凭销售自我发挥了。
我做销售演讲有一个原则,基本不做自我介绍,最多1分钟之内,上来就直接谈客户的问题。如下是这两种思路的差异:
以自己为中心:“我是***,培训师,曾经培训****,我的客户有***、***,我们的课程是***”
以客户为中心:“上个月我针对3000名销售人员,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工作中最有挫折感的是什么,70%以上的回答是客户拒绝。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扰呢?如果这也是你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1小时内,你将会了解到一种策略,帮助你彻底的根除客户抗拒,让客户主动的选择你”
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同样体现在销售管理工作上。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重点常常是“销售事务”,例如打了多少电话、约了多少客户面谈。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表面上的,真正对于客户购买,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是服务于目标客户,帮助对方做出高质量的购买决策,从而推动对方心理与行为的改变。但管理者常常将销售管理抽象成了数字游戏,单纯的从像电话量、拜访量、演示量等指标上去管理销售工作,却忽略了从“服务客户,理解与推动客户心理和行为改变”角度指导销售人员的工作。这样短期来说很难提升销售业绩,长期来讲销售能力也难于突破。
有句话叫做“你只能控制你看到的东西,你看不到的控制了你”。销售是一门影响客户心理的技能,但如果企业在管理工作中都没法看见客户心理,也就谈不上掌控。所以在倒追营销理念中,销售工作和管理的基础,是让客户心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而“让客户倒追”,既是工作的高质量标准,也是一种“让客户心理看得见”的策略:客户主动的采取行动,本身就是强有力的信号,意味着他们的认可。(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