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历来得是大文章、大手笔才需要“楔子”;不过,也有用“楔子”来吓唬人的。
“楔子”通常是戏曲、小说的引子。放在篇首,可以铺垫正文。 米杂剧也有在本与本或是折与折间使用“楔子”的,大概相当于“过场”。你看:
1、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格局》说:米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
2、明·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本是金圣叹“以物出物”删改的,原本的“引首”和第一回合并为“楔子”。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的第一回自已说过: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词从诗出,曲由词来,精于鉴赏诗词的人比好诗、好词多了很多,其实很多诗词赏评也都是乱弾。俺知道自已几斤几两,不想凑数现眼。
【一词一曲一令牌】是俺设想中的 “认字识词”系列的第五项,打算找出有些意思的词牌、曲牌,四下里看个究竟,归拢些杂七杂八,联想些三六九等;属于荒腔走板,无主题变奏。
看着前人的名作佳句,总想弄明白那些文词可爱的“词牌”、“曲牌”的来龙去脉,没准儿能琢磨出让古往今来的名家甘受约束、字斟句酌、挑灯看剑的另类缘由。
古道长河,“一词一曲一令牌”从【端正好】开始,先探探路,顺便看看古典戏曲也好。
凡人有凡人的活法,俺这两段文字也自称一回“楔子”吧,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