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是个悲剧,伴随主角萧峰一生经历,写出了北宋末年那个风云诡谲、时代动荡背景下的民族矛盾、欲望纠缠。
《天龙八部》为什么是个悲剧?
因为主角乔峰的结局很悲剧,成功阻止了辽国南侵,挽救了成千上万的无辜人命,却无法挽救自己的命。
而更令我感到悲剧的,则是萧峰死后的一件事。
那时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当着大宋雁门关守将的面,使了招反间计;
耶律洪基放下宝刀,大声笑道:“萧大王,你说要引辽军入关,怎么关门还不大开?”
此言一出,关上通译便传给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听了。关上宋军立时大噪,指着萧峰指手画脚地大骂。
萧峰知耶律洪基这话是行使反间计,要使宋兵不敢开关放自己入内,心中微微一酸......
本来萧峰为宋抗辽,为大宋百姓奔走牺牲,本该在大宋百姓心中是个大英雄;
可是耶律洪基的一句话,就让大英雄变成了大恶人。
从人人敬仰、变成了人人唾弃。
本来萧峰成功胁迫辽帝取消南征,大辽兵将也免去刀兵之祸、征战之苦,心里多少都有对萧峰的感激。
可耶律洪基临走时又甩下一句话,彻底断了萧峰的活路: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在辽国兵将看来,萧峰拼死止战只是为了去敌国大宋求一份荣华富贵;
顿时又从辽国兵将心里的契丹英雄变成了卖国求荣的“辽奸”。
于是顶天立地、大义凌云的大英雄萧峰,
在大宋变成了凶狠的侵略者;
在大辽变成了可耻的大叛徒。
萧峰死后:
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修下捷表,快马送到汴梁,说道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幸陛下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格毙辽国统军元帅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辽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自宰相以至枢密使、指挥使以下,均各加官晋爵。赵煦自觉英明神武,远迈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我们想象的到:
萧峰作为江湖人物,自然不会有文采斐然之人为其著书立传,详述一生;
只凭江湖中人交口相传,最多3代,“英雄萧峰”这几个字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一起消失的还有雁门关外一切发生的种种。
无论当时有多么的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百年之后也难逃随风而逝的命运。
在百年之后,唯一还存在的就是这份《雁门关战报》了,
在这份战报里,萧峰唯一的身份是带头侵略的辽国南院大王,罪大恶极;然后被宋军将士英勇击毙;宋国军民弹冠相庆。
没人会记得萧峰做过的一切,没人知道萧峰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而在辽国这边,耶律洪基一句话,已经坐实了萧峰在大辽军民心里成了一个贪图富贵的叛徒的身份;
辽国即使有官方修文记载,也定是极力诋毁萧峰的。
而西夏也好、大理也罢、甚至远至吐蕃;
都只能通过这样一份奏表,知晓萧峰是个南征未遂,被临阵击毙的窝囊辽国高官;再无它事。
雁门关萧峰插箭而死、被阿紫抱着跳下悬崖;大英雄萧峰还在,他至少还活在武林人士的心里。
可当那份奏表、传进汴梁,军民相庆的那一刻,大英雄萧峰就彻底的死了。
世间事大抵如此,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