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远征舰队在指挥官查理·义律的率领下封锁了广州海面,“鸦片战争”宣告爆发。不久之后,英军一路北上到达天津大沽口,逼迫道光帝遣使谈判,惩办林则徐。两年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宣告结束。尽管战争暂时结束,但清朝也就此沦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
尽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清政府对列强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态度,但清朝军民却展现出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可贵斗志。除了广为人知的“三元里抗英”之外,晚清时期著名文史学家姚莹在鸦片战争爆发时正镇守台湾,他率领台湾军民抵抗英军,取得了五战五胜。然而,战争结束后姚莹却惨遭主降派大臣迫害,受尽颠沛流离。
清乾隆五十年(1785),姚莹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姚鼐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在祖父的熏陶和培养之下,姚莹从小热爱读书学习,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在通晓儒家经典的同时,他也非常注重社会实际,其文章常常大胆针砭时弊,拥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嘉庆十三年(1808),二十三岁的姚莹考中进士,随后被两广总督张百龄召为了幕僚。当时,两广沿海地区常有海贼作乱,姚莹由此对海防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嘉庆二十一年(1816),姚莹被派到位于今福建漳州西南部的平和县担任知县,且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第二年,姚莹又被改派到同属漳州的龙溪县担任县令,他在龙溪的表现同样出色,被时人誉为“闽吏第一”。由于能力突出,且擅长改善辖地内存在的不良风俗习惯,姚莹又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被派到了台湾,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的知县,其辖地大约是如今台湾中部一带。工作两年之后,深受当地官吏、百姓尊敬的姚莹升任台湾通判。
可惜的是,姚莹还没在台湾通判的位子上坐多久,就受到牵连被革去了官职。他离开时,台湾百姓极为不舍,甚至纷纷前往府衙请求姚莹留下。卸下官职后,姚莹回到了学术界,专注于研究学问,后来还在北京与《海国图志》编撰者魏源、著名诗人龚自珍等进步人士一同交流学习,探讨经世致用之学,寻求国家富强之道。
道光十二年(1832),姚莹被重新起用,并先后在江苏武进县、元和县担任知县。后来,道光帝下诏求贤,而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共同推荐了姚莹,表示此人可堪大用。于是,朝廷先是封姚莹为高邮知州,又在其还没上任时就改封其为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
道光十六年(1836),姚莹入宫觐见,道光帝认为其确实才能出众,于是次年便委任其为台湾兵备官,负责处理台湾军务。到达熟悉的台湾后,姚莹与出身镶黄旗的台湾镇总兵达洪阿通力合作,整饬岛上军备。没过几年,鸦片战争爆发,对台湾垂涎已久的英军顺势登岛,但姚莹、达洪阿率领台湾军民奋力抵抗,先后五次击退来犯的英军,保卫了台湾不落入英国侵略者之手。
姚莹保卫台湾的英勇事迹令人敬佩,但《南京条约》签订时中方代表爱新觉罗·耆英、主和派大臣郭佳·穆彰阿二人却不满姚莹和英国人交战的行为,竟然将其逮捕入狱。尽管晚清社会已经相当腐朽,但百姓们也知道姚莹是抗击侵略者,不该因此获罪。迫于舆论压力,主和派最终释放了姚莹,但还是为了讨好英国人而将其派到了四川。
不仅如此,姚莹到达四川后,主和派又一纸文书将其调到了更加偏远的西藏。尽管跋涉数千里,历经无数艰辛,但姚莹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是在途中坚持读书,还将沿途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形写进了足有十五卷的《康輶纪行》当中。
尽管《康輶纪行》是一部游记,但心系国家的姚莹在书中介绍了英、法两大列强的历史和英国人在西藏边境进行的活动,还提出了要对抗西方侵略者,就要了解他们的具体状况、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如今,许多人都为魏源的《海国图志》没能被当时的清政府重视而感到惋惜,其实《康輶纪行》对于开启中国思想启蒙同样有着重大意义,也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咸丰帝即位之后,此前迫害姚莹的耆英、穆彰阿一个被赐自尽,一个被革职,且永不叙用。与此同时,林则徐被重新起用,姚莹也得前往湖北、广西、湖南等地任职,继续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此前与姚莹合作抗英的达洪阿战死军中,姚莹也在随军征战的过程中染病,最终于咸丰三年(1853)病逝军中。作为抗英功臣、文史大家、进步思想家,他值得被更多人所知,也值得更多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