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由来(趵突泉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趵突泉由来 趵突泉名字由来和历史2、趵突泉名字的由来3、趵突泉的来历 趵突泉由来 趵突泉名字由来和历史 趵突泉为曾巩任齐州太守时,在趵突泉边建“泺源堂”为这泓名泉起名...

本文目录一览:

趵突泉由来 趵突泉名字由来和历史

趵突泉为曾巩任齐州太守时,在趵突泉边建“泺源堂”为这泓名泉起名趵突泉。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

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米/天。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名字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

轮”。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C左右。

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象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趵突”一名最早就出现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的诗文之中。

曾巩曾出任过齐州(即今济南)太守,非常热爱齐州的山水,他描写这处泉水的那首七律,题目就叫做《趵突泉》。

诗是这样写的:

一派遥从玉水分, 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 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旁行似鉴, 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城齐鲁封疆会, 况托娥英诧世人。

曾巩还在《齐州二堂记》中说:“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可见,“趵突”这一称谓当时还只是在民间流行,它很可能就是一个象声词,类似“噗嘟”、“咕嘟”等等,以描摹泉水汹涌喷薄的声响。

古人也曾称趵突泉为“瀑流泉”,“瀑流”其实也是象声,可以作为“趵突”的佐证。

如果这一推断不差,那么曾巩能够直接运用民间语汇于诗文创作,使得“趵突”一名从此日益响亮。

641ae54941312.jpg

趵突泉的来历

成因

趵突泉是地理上典型的自流井。

成因也大致与此相同。

形成自喷井的条件是山谷地形,地下水沿着岩层向低处流动,在低处的岩石裂缝上升并在较高的水压下产生自喷。

济南地下深层是由变质岩花岗岩构成的底床,上层是石灰质沉积岩。

沉积岩容易透水,花岗岩防止地下水继续向下渗透。

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的最北部,北部则是著名的地上河黄河。

这就形成了市区相对较低的盆地结构。

降水从南部山区经过渗透进入地下河,在市区下面汇集产生水压。

各大泉群就是泉水外泄的出口。

乾隆皇帝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多次经过济南,趵突泉旁边石碑就是御笔亲题“第一泉”。

扩展资料:

趵突泉又名槛泉,旧称泺,为泺水的源头。

三股泉水成一线紧密排列,齐声迸发,声势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泉”,是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时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位置

趵突泉位于济南旧城的西南角,南护城河的最西边。

趵突泉公园位于现在的泉城广场正西,五龙潭公园正南,公园北门面对商业街“泉城路”,护城河与公园内各泉泉水汇集。

为有三股泉水在同一泉池中央。

泉池西岸有观澜亭,北岸有舜妃娥英庙。

水质特点

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

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 发表于 2023-05-04 11:20
  • 阅读 ( 70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缅小杨
缅小杨

70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