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鬼大丈夫(捉鬼天师钟馗传奇)

在中国民间名声极大有“万应之神”之称的钟馗钟天师,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有听过他的传闻。在传说中,他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主要职能便是捉鬼。在旧时...

在中国民间名声极大有“万应之神”之称的钟馗钟天师,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有听过他的传闻。在传说中,他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主要职能便是捉鬼。在旧时中国民间,他的画像也常被用来当做门神,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

古书记载,他是唐初雍州终南人,生的铁面虬髯,相貌奇异。但他粗犷的外表下,却拥有满腹经纶,平素更是正气浩然,刚正不阿。最早的形象出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然后经历了五代黄筌,宋代李公麟等大家之手的描绘,使得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身披红袍,足蹬皂靴,手持利剑,足踏小鬼,威风凛凛的形象越加明朗,深深的扎根于民间了。

而有关钟馗的由来,大致有唐玄宗之说,唐德宗之说,终葵说以及张国老说四种。

唐玄宗之说

根据北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在开元年间,唐明皇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一天深夜,明皇梦中见一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这个小鬼偷偷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明皇大怒,斥之!小鬼自称是“虚耗”。这时只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束角带,径促小鬼,以指刳其目,擘而啖之。明皇问他是谁,奏道: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奉旨赐绿袍而葬,誓除天下虚耗妖孽。唐明皇大梦醒来,病一下好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图之,并为此事诏颁天下,命除夕悬挂钟馗图像,以祛邪魅,兼靖妖氛。由于唐玄宗的大力推崇和批告天下,使钟馗确立头号捉鬼门神的地位。据曲海总目提要,文苑英华中所收唐人周繇《梦舞钟馗赋》记载:唐明皇时代有一种用于治病的舞蹈称舞钟馗。钟馗只是舞蹈中的一位奋长髯于阔臆,斜领全开,搔短发于圆颅,危冠欲坠形状的角色。由此观之,唐玄宗时期并无钟馗其人,钟馗只是舞剧中的人物而已。

唐德宗之说

主要是根据清朝乾隆刊本《唐钟馗平鬼传》,和清人张大复《天下乐》等著作中的记载。相传在唐朝德宗年间,有个叫钟馗的士子,此人面貌凶恶惊人。这钟馗外貌虽丑,可内心善良,才华出众,武艺超群。恰逢秋季科举考试,钟馗告别了亲友,进京赶考。风尘仆仆来到帝都长安,见京城楼台林立,一派繁华景象,自是十分高兴,便在街上游逛起来。他见前面有个测字卦摊,就走到摊前说道:先生,我是赶考的举子,你给我卜个吉凶,算算前程。说着,写了一个“馗”字。测字先生仔细看了看“馗”字,沉思片刻说:馗字拆开是九和首,现在时序九月,你来应试,必然名列榜首。但是,这个首字被抛在一边,恐怕旬日内必有大祸临头,望公子谨慎才是。钟馗听了,心想:大丈夫在世,只要行端坐正,怎有大祸降临。因此,他也没往心里去,付了银钱,便扬长而去。

几天后,钟馗进了考场应试。钟馗看了考题,立即一气呵成写完文章交了上去,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两人看了钟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异口同声的说道,奇才!奇才!这文章字字珠玑,堪继李太白、杜子美之后啊。于是将钟馗点为第一名。德宗皇帝听韩愈禀奏,说新科状元钟馗才华出众,并在金殿上召见钟馗。骗子一看他相貌丑陋,顿时心中不悦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韩愈连忙跪奏道:陛下,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啊。德宗皇帝沉吟片刻道:韩爱卿之言虽说有理,但我朝太宗皇帝时,曾有十八学士登瀛洲之美谈,此人为状元,恐世人笑朕不识人才也。宰相卢杞为人心胸狭窄,妒贤忌能,听了皇上的话,忙跪奏道:陛下!金科状元须内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之众,岂少其人,何不另选一个。钟馗不由怒发冲冠,指着陆琪大骂道: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说罢,挥拳向卢杞打去。德宗见状大怒道:胆大举子!竟敢大闹金殿,速速拿下。钟馗盛怒之下,顺手拔出站殿将军腰间的宝剑,高声叹道: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说罢,自刎而死。德宗见钟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为了笼络人心,贬了卢杞,并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阎君并助其一文一武,含冤、负屈二将军,奈何桥守桥小鬼化为蝙蝠,为钟馗做向导。钟馗剪除鬼魅,立下大功,上奏玉帝被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然此说谬误为宰相卢杞公元785年亡时,吏部侍郎韩愈年方十七,两者不可能同朝为官,极大的可能是杜撰的。

终葵说

有学者考究,发现在古时齐国,人们便把驱鬼的锥子叫做“终葵”,后世因为误传,而被叫做钟馗,而后再由历代渲染,最终成为一位有血有肉,刚正不阿的民间正神。

除了以上三种说法之外,亦有人认为钟馗为驱邪判官,即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虽说钟馗来自何方,无法定论,但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形象,貌陋而心美,对鬼凶而对人善,不正是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寄托吗,在流传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民间习俗、美术、戏曲以及小说,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发表于 2023-04-30 14:56
  • 阅读 ( 5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怎么办
怎么办

665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