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哎呀,怎么办?我女儿才4岁,前两天发现胸部鼓鼓的,下面还有点流血!”
“是不是吃了什么含激素的东西啊?”
“怎么这么小就发育了?性早熟?”
前几天,微信群里有个宝妈,向大家求助说自家4岁的女儿疑似性早熟,心里慌死了。
说实话,儿童性早熟,这是一个频频上热搜、年年被提起的话题,时不时就能看到「5岁女孩来月经」「7岁男孩长胡子」等相关新闻。
每次看到这些消息,我都为孩子们担忧。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青春期的年龄在不断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长。
据报道,我国约有53万儿童面临性早熟,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3。这可不算小数目,也意味着性早熟的出现,绝非偶然。
而性早熟的危害,想必大家也都听过。
一是影响身高,由于分泌过多的性激素,会导致孩子骨骼线提前闭合,成年后身高较为矮小。
二是面临生殖系统早衰和肿瘤的风险会变高。
三是心理压力,比同龄人过早发育,容易让孩子遭受到歧视。
那么性早熟有哪些表现?平时我们要如何去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通常来说,孩子只有进入青春期,也就是11岁以后,身体才会开始发育,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特征。
而如果出现了「性早熟」的情况,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8岁前,身体就会表现出某些生理变化。关于这些变化,我做了一张图,大家也可以对比着看看:
这里想和大家敲黑板强调一下,这些特征要同时出现才算!
若只是出现了其中的某一点,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引起的。
像有的小女孩,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胸部肉嘟嘟的,不一定是性早熟。除非同时还有硬硬的小乳核、胸部胀痛等情况。
至于男孩子,除了体毛的变化,家长尤其要关注的是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没有发育的孩子,睾丸只有花生米那么大,而一旦开始发育,会达到成人大拇指那么宽。
除此之外,性早熟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突然长个子,身高增速远大于同龄人。
朋友之前跟我讲过,她女儿班上有个孩子,小学3年级那一年,身高猛长一跃成为班里个子最高的女孩。
刚开始父母很开心,可后来却愁眉苦脸,因为紧随其后的是,那个女孩来月经了。
这也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发育数据,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曲线,要及时去医院。
造成孩子性早熟的因素绝非一蹴而就,也是长年累月的结果。所以,我们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
我也去查阅了相关资料,目前对于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因素,较为主流的看法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过度肥胖
爷爷奶奶辈的人一般都认为,孩子胖点好。
他们生怕孩子没养好,抱着能吃是福的心态给孩子大吃大喝,鸡鸭鱼肉零食饮料,只要孩子开口,无限量供应。
但过度肥胖却很容易影响下丘脑、垂体激素的释放,导致孩子性早熟。
对此,我只想说管住嘴、迈开腿,给孩子吃东西要保持营养均衡,以及多运动。
②大量进补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平时也会买燕窝、人参、花胶这类的补品,或是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想着多给孩子补一补,长得更高一点。
只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盲目进补违背了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拔苗助长短时间内或有成效,可长期下去,却把孩子补成了性早熟,使身体发育提前停止。
如果确实觉得自家娃生长发育缓慢,我们也得先去医院,让医生科学诊断后,再来决定是否要进补。
③塑料制品
除了食物,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塑料制品,也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这是因为,塑料中有一种成分叫邻苯二甲酸酯,多用于提高塑料的可塑性、柔韧性,也就是常说的“增塑剂”。
增塑剂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男孩接触过多会导致性器官发育不全、睾丸功能障碍,女孩则会出现性早熟、乳腺提前发育等症状。
像指甲油、发胶、玩具、鞋子、文具等物品,都可能见到增塑剂的身影。
之前也有新闻报道,不少儿童用品不合格,就是因为检出邻苯二甲酸酯超标。
想要孩子少接触这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格外留心,给孩子买东西要选择正规渠道,远离“三无”产品。
成年人的化妆品、护肤品也不要给孩子用哦。
尤其是避孕药,一定要收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免被误食。
④开灯睡觉
据新闻报道,长沙有个女孩才7岁,胸部就发育了,排查了一圈后,发现诱因竟然是小夜灯。
自从分房睡以来,为了鼓励她,父母便给她装了一盏小夜灯,整夜长亮,持续了两三年。
但医生说,长期开灯睡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劲儿导致性启动的时间,比别的孩子早。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我们要养成关灯睡觉、早睡不熬夜好习惯,同时也尽量减少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好了,今天关于性早熟的知识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细节中重视起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