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关内以什么为界?这是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所以他们的祖先是龙。因此,他们把这个地方称为龙兴之地。但是,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在南京设立了皇帝。当时,南京的城市规模非常大,人口众多,所以朱元璋决定迁都到南京。在在迁都的过程中,朱元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南京周围的地区都是丘陵地带,这样的地形不利于农业生产。
提到长城,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其实,辽宁境内的古长城,同样纵横多道,雄伟壮观,是辽宁乃至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吉林集安的高句丽王城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高度重视,而辽宁境内的九门口长城和虎山长城,也都得到了较好利用和开发。但从整体上讲,辽宁长城在人们心中印象不深,对其没有深入了解。这是非常可惜的。
特点
辽宁古代长城有如下四个特点。
建筑时间早。由于“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影响,秦代长城家喻户晓。因此一般认为,既然长城是秦代开始修建的,那么辽宁地区只有到了秦始皇时期,才有修建长城的可能性,“万里青州输禹贡,一湾辽水自秦开”这句诗,正是这种认识的集中反映。其实,辽宁古代长城的修建时间比秦代还要早。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昭王时期,燕国北邻东胡兵力强盛,常常攻掠燕国,燕国名将秦开(即与荆轲同去秦国刺秦王的勇士秦舞阳的祖父)被送到东胡做人质。秦开借以了解到东胡内部的许多情况。当他回到燕国后,就发兵攻打东胡,东胡大败,向北退走一千多公里。于是,燕国就在新开拓的地区,从造阳(今河北省独石口至滦河源一带)到辽东,修筑了一道长城,并在辽宁地区建立了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至此,辽宁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长城伟岸的身影。
时间跨度远。辽宁地区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根据地,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朝历代中央和地方政权几乎都在辽宁留下了印记,如燕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高句丽千里长城、明长城、清柳条边,即是实证。
修筑民族和目的多样。辽宁地区作为古代中国胡汉民族互动聚居区,民族成分多样,不但汉民族在此长期繁衍生息,历史上众多的少数民族也在此长期生活,如鲜卑、契丹、女真和高句丽等民族都曾在此发展壮大,并建立王朝。历史上的高句丽民族在辽宁地区修建了千里长城,其后明朝辽东边城就是在高句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满族入关后,为了保持关东的“龙脉”,也修建了柳条边这个特殊形态的长城。总之,辽宁长城是辽宁地区各族交往、交融最后成为一家人的历史见证。
城墙形制多样。辽宁地区早期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土层较厚、地势较为平坦或缺少山石地带,为版筑夯土城墙;在土层薄或多山石的地方,就用石块垒砌。可以说,只要有可利用的,都加以利用。辽宁省建平县境内的长城,就是版筑夯土长城的典型地段。土筑城墙,一般是在城墙外面取土,这样在墙体北面就形成一道土壕,降低了地面,也就等于加高了城墙,有利于防守。
石砌长城即两侧墙面用较大的石块砌成,城壁较为陡直光滑,中间填以碎石夹土。石砌长城的代表如建平县热水乡嘎岔沟梁,特别是烧锅营子乡张家湾、菜园子至哈模沟一段保存最好,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明长城山海关至辽宁鸭绿江的这道“辽东长城”,为夯土墙、石砌墙和劈山墙、木板栅等互用,就近取材,形式多样,变化很大。
清代柳条边的修筑方法,是先用土堆成宽、高各 3 尺的土堤,堤上每隔 5 尺插柳条 3 根,各根柳条间再用绳子联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的外侧再挖掘深壕,以防行人翻越。
意义
辽海地域文化和满族历史文化是辽宁古代历史、地理的两个代表,辽宁长城文化则是历史和地理相结合的文化代表,其中蕴含了山、海、人、城诸多要素。长城既是地理奇观,又是人文杰作。虽然长城是军事防御工事,但辽宁地区古代长城的许多隘口,后来成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平台,辽宁地区的许多城镇就是由此发展而来。因此,辽宁长城文化是辽宁人民的财富,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笔者建议,在辽海文化、满族文化的基础上,应加上辽宁长城文化,作为辽宁地域文化的又一代表。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辽宁地域文化都有鲜明的政治意义。辽宁长城建筑时间之早、建筑主体之多,都有力地证明了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
目前,学界普遍以关外与关内来看待辽宁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出版界、传媒界也无不以关外来宣传辽宁的区位特点。笔者以为,这其实是不准确和不妥当的。正如“辽宁山东是一家”这句谚语所刻画的那样,中国古代长城的最东端并不是山海关,而是直抵鸭绿江边,基本囊括了辽宁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其实也是关内省份,辽宁人其实也是关内人。
长城的基本功能是军事防御功能。辽宁长城一方面证明了辽宁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军事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辽宁人自古以来具有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因此笔者建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将辽宁长城文化纳入辽宁中小学教育中,加大对辽宁长城文化的普及教育,无疑会鼓舞辽宁人民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原标题:“关内”还是“关外”——辽宁长城文化再思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毅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