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地,太阳和月亮
从1970年12月入伍到现在,已经五十一年了。步入老年,我们总会有点怀旧。人的一生充满了经历,可以分享共同的话题,喜欢聊的东西不多。同志们提到,入伍通知书应该是其中之一。按照我的想象,当我把50多年前的《入伍通知书》呈现给大家时,我的战友们会感到更加亲切,他们会欣慰地看到多年未见的“有血有肉”的文件。然而,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超过90%的人表示他们从未见过这份文件,或者说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份文件。有人觉得是我虚构的,是捉弄大家的笑话。所以,玩世不恭告诉我该怎么做...,还好有几个同志说见过或者见过别人,在调动和定级中也起了作用。
因为我参与了当年征兵的全过程,也因为我是在高校学征兵的,所以退伍前后都参与了征兵。我们可以聊聊这个。
入伍通知书是我们参军的直接凭证,相当于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参加工作或转业时的报到通知书。是国家在每年征兵工作中发给个人的手持证件,决定应征入伍的青年参军。发布入伍通知书是征兵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入伍通知书》由县级人民 *** 发布,基层组织实施。个人征兵通常有三类档案:一是体检,二是政审,三是兵役任命。也就是个人通过了体检和政审,最后,就是决定谁去了。这个人最终会参军吗?通常,士兵是一步一步确定的。当年是公社主导意见,县里敲定。部队任命结束时,会同时拿出两份文件,一份是档案中的青年征兵登记表,一份是入伍通知书。应征青年登记表除个人一般内容外,主要包括大队、公社、区县三级“同意入伍”的肯定意见,注明年月日,加盖公章。这一点非常重要。说到查档案,其实就是这张纸。县里发的《入伍通知书》有两个作用。之一,明确了各级行政组织谁来参军。二是明确告诉个人,你已经被确认为军人。《入伍通知书》最终送达个人,由个人保管。
入伍通知书是我们个人入伍的唯一依据,其分量等同于退伍军人退伍证。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这个证书,你怎么确定自己能当兵?你为什么要换军装?为什么要去走亲访友,甚至摆酒席招待客人?......所以人人都有“入伍通知书”这一点是被优优资源网肯定的。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王佳芝接到入伍通知书后,立即赶回武汉向家人报喜。他的母亲非常细心地为他从武汉到王昌送行。王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证明,家里人会相信吗?
这么重要的文件怎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没见过?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原因可能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当时传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那时候青年的去向就是父母的话,年轻的义务兵只是家里的孩子,只听父母的话。因此,基层干部工作的重点是年轻新兵的父母(家长)。父母经常异口同声,却很少和孩子交流。不像现在,年轻人管自己的事,父母管不了。
那时候大部分老人还不想当兵。之一,他们害怕打仗,当兵是高风险的职业。第二,经济落后,养儿子很辛苦,但想挣工分养家糊口也要尽义务。征兵主要是参军,家人看不起入伍通知书,甚至觉得还不如不去!不像现在每个人都想参军,甚至花钱走后门,参军通知书非常难找,特别珍惜。
第二,《入伍通知书》是直接给父母的,主要是父母,而不是应征者本人。因为基层干部谨慎,一定要交给父母(父母,或者大人)。当时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法理解通知书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所以拿到手后就放好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也没有告诉年轻的考生。那时候农村很忙,又不在优优资源网。入伍通知书大多是在田间地头匆匆忙忙,或者工作忙的时候交给父母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就随意处理掉了。我参与送达入伍通知书,交给在外地的父母。和王被交给我,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我想这是大部分同志没有见过、没有听说过入伍通知书的主要原因。
第三,战友自己没注意,也没引起个人注意。“入伍通知书”又称“喜报”,由少数基层干部送到家中,喜报直接贴在主室墙上。由于接到通知后我们还没有离开家很长时间,我们欣喜若狂。而且还要走亲访友,很多事情都要交接处理,甚至还要临时结婚订婚。我们不必担心通知,甚至可以把它贴在墙上看一看。据几位战友的兄弟姐妹说,哥哥参军后,我们经常在墙上看到参军的喜讯,而战友对此一无所知。这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原因。
第四,不排除少数基层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入伍通知书”已经从县里发到大队和小分队了。各级招募干部一定要知道谁参军。至于给我的通知,去基层就可以了。我觉得以口头通知为主,随时打 *** 就够了,就随便处理了通知。可能是被人捡到了,到处乱放,也不知道在哪里。
如果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时间久了,忘记了,大家都没说,所以不是那样的。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先是参加公社工作队,调查安民党的反革命组织案件,清理阶级队伍。由于没有公社文件,我被命令充当文书工作的临时 *** 人。我记得当时有一个 *** *** 的档案业务,当时参加餐饮工作,周当时入职。也有知青之一次系统登记,然后分批招收知青,回城。征兵之初,我又参加了征兵工作。记得当时的《入伍通知书》是县里统一印制,各公社填写发放,印章是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0年12月10日,我们国王市场的通知由我统一填写。我这份是武装部部长田德松填的,当时没填时间。说等我把整个公社的事办完了,就送到我家。两天后,我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所有的主力战士都去了张家口。田部长约了专案组的一帮人,晚上把喜讯送到我家。所以我的通知是一个人填了两次,用的是毛笔和钢笔两种书写工具。
我们再仔细看看当年的入伍通知书。它被胶印在一张16面朱砂纸上,上面叠印了金色和黑色。那是文革时期,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顶部用金色印刷更高指示,用大写喜字形成边框。中间还以金色印刷“喜报”字样作为底色,套印“应征青年通知书”,注明证件名称和性质,既是入伍通知书,也是喜报之意。文首是主要人物,也就是某某同志,很清楚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不是写给单位的。每个参军的人都有一份。全文使用文革口号语言,落脚点是县革委会征兵小组审定你光荣入伍。这笔钱归县人武部。
与往年相比,这份入伍通知书的版面最小。我国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每年都有征兵,也发出了参军的喜讯。更大的是对开红纸(半张)。这次是16%,也就是过去的八分之一,大概是为了节约纸张。由同级 *** 兵役机关即县人民武装部办理。当时 *** 叫“革命委员会”,当年就是这样。我们今天看到的《入伍通知书》已经破损,印章的印刷油墨已经融化,字迹难以辨认。一个不精致,一个不豪华,一个不大气。用现在的标准不太好理解,而且很诡异。但它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个物件代表一个时代,也破坏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这是历史,这是我们经历的过程。
从1970年12月12日田部长把这份《入伍通知书》寄回家开始,他就先把它放在餐桌上,保存在我自己的收藏里。我爸妈没文化,听不懂,但我口头告诉他们,说田部长今晚带人回家送参军的喜讯,给了他们一个眼色。我想我不在乎。我的弟弟们不知道这件事。自从新兵离家后,这张《入伍通知书》就和当兵时的全家福照片一起放在一个小袋子里,后来随着照片越来越多一直保存着。
这张《入伍通知书》跟着我到宝鸡参加新训,跟着我沿青藏线进藏,跟着我镇守紫龙边境,跟着我在西固服役,跟着我继续在南靖服役。在部队服役的20多年里,我经常带着照片拿出来。离开部队就准备销毁,和退伍证放在一起,感觉起了呼应作用。如果你参军了,你就退伍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离开了军队,你必须参军!我在武汉工作到退休。这一次,我觉得人到了码头,车到了车站,就该收拾一下,准备烧了。下面的裂缝那次被撕掉了一半,扔进一堆照片里运回荆州。上个月,我卖掉了区 *** 退休时分配的老房子。清理杂物的时候又发现了,于是拍了照片发到网上。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2021年7月15日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