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周世祥
本期嘉宾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部长雍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旭红
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刘若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 刘振天
1构建面向社会需要的新型教育范式
记者:推动学生就业需要校企携手。近年来不少先行者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您观察,学校与企业协力培养人才的做法,主要有哪些?
雍娟: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定制化模式,为解决用工问题,企业会从长远角度出发与学校合作办学办班,学成后定向输出,这种模式适用于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二是通用实践类模式,通过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方式进行,适用于通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三是项目研究类模式,通过实训共建、课程开发、课题申报、专利申请、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进行,在学科建设、师资和人才培养、科学教研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企业优先选拔人才。
郑旭红: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和学校合作推出定向人才培养项目,如校企合作精英班。我们学校就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设精英班,在校内选拔对华为鸿蒙系统或中兴5G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为期一年的系列课程,由企业提供授课讲师,带领学生了解行业前沿需求和科技突破,使本科生在学习初期就了解到企业关注的具体问题。
西安建筑工程技师学院一名学生在进行精细木工项目训练。新华社发
刘若冰:就我校而言,校企合作促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建设实习基地,企业每年招收实习生,来学校开展报名宣讲。二是联合培养,用人单位会在低年级学生中选择一部分,提前签订协议,毕业后直接入职企业。三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开课,或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面试培训等。四是科研合作带动就业,学生参与学校同企业联合科研攻关的项目,毕业后有机会到项目合作单位工作。
刘振天: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在开办专业、开发课程、师资培训、促进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教学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有利于扭转以往学校教育脱离实际需求的局面,构建起面向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新型教育范式。
2通过就业引领社会发展、创造更多财富
记者:上述做法能够见效,原因何在?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怎样的启发?
刘若冰:首先,这些模式很好地促进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信任和了解。例如,去实习基地实习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企业也会提前了解学生。再如,在科研项目促就业中,不少研究生依托导师和企业联合攻关的项目而参与其中,毕业时如果单位恰有人才需求,就业便“顺理成章”。其次,这些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场胜任力。在同等条件下,实践经历丰富的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更受青睐。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内外营销平台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商品拍摄。高鹏摄/光明图片
雍娟:上述做法能够见效,一方面是找准需求,“对症下药”。学校对定向行业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调研,明确企业对岗位的人才诉求,完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是相互补足,层层递进。企业与校方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企业帮助校方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定向培养,企业可以形成自有人才的培养体系与晋升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
郑旭红:越是主动投入的企业,越能招聘到高水平人才;越是积极参与的学校,越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因此,特别需要政府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新增招生计划要向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高校和学科倾斜。
刘振天:企业积极助推大学生就业,可以选择到他们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进步;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够深入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状况和知识技术创新动向,与高校实现更好更全面的合作。无论是谁先抛出“橄榄枝”,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促进就业,其意义都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在于通过就业引领社会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西南大学学生在拍摄毕业照。新华社发
3“深不下去”不可怕,持续磨合是关键
记者:请结合国内外经验,谈谈应如何看待各类合作模式的优缺点。
雍娟:以项目制为例,高校可以面向不同类型的企业。项目的优劣不仅可以得到企业的验证,而且可得到市场的检验。这样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欢迎,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然而,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企业破产、停工等状况,学生的权益可能无法保障,需在项目启动前建立权益保障机制。
郑旭红:职业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但培养内容专属性强,定向就业难以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市场变化快,入校的订单有时无法适应几年后的市场。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了解企业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但确实存在部分企业的实习任务只是简单重复劳动等现象。
刘若冰:对职业院校而言,订单式培养更为适用;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和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具潜力。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校企双方都需要磨合的过程。比如联合培养,企业从低年级选学生,学生当时想法未必成熟,毕业时可能会有其他打算。此类问题需要双方协商解决。在实习或项目过程中,学生要更加主动,多跟企业导师或同事交流沟通,多了解单位的环境及岗位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从而对自己的职业路径、发展前景有更明晰的规划。
刘振天:学校与企业合作,关键是提高高校面向社会、企业办学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可结合本国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建立适合自身的产教结合模式。
在合肥学院内,求职者在现场了解招聘信息。新华社发
4只有碰撞出火花,才能找到更多切入点
记者:校企双方应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作模式?
郑旭红:校企合作需要双方达成充分共识,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学校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落实培养专业技术型应用人才的目标。要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不断加大协同力度。企业应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环节。通过资源共享,双方都可获得发展的新资源,形成彼此助力的合作关系。
雍娟: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新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客观性、重要性,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势、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合作模式,以提高校企合作的绩效和双方竞争力。校企合作深度是多层面的,广度是多方位的。无论采用何种校企合作模式,最终目的都是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刘振天:产教融合发展,应本着范围上从小到大、程度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做到互惠互利。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经做了相应规定,重点是落实到位。比如,人员合作,企业技术员到高校任教,教育行政部门宜适当放宽限制,不必要求其一定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样,企业有义务接收高校教师挂职锻炼或参加培训。技术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申请研究课题,或企业委托高校承担技术研发,企业将有关设备转移给高校,政府在企业税收上实行一定优惠和减免。培养合作,企业与高校共同研发课件、协商培养方案、开发教材教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等。
刘若冰:校企双方都有自己的资源和需求。以我校为例,我们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就业观。“顶天”,引导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高精尖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立地”,鼓励学生脚踏实地解决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难题。因此,在“访企拓岗”中,我们更重视国家重点领域骨干企业,重要央企、国企,以及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在“访”“拓”过程中,不仅就业部门,科研部门也会参加,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技术需求。
无论是项目对接、需求对接还是确立合作模式,双方只有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后,才能找到更多切入点。随着双方对彼此更加了解,一定会在各自的需求上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共赢。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周世祥、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