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黑油茶
文/舒维秀
“早饭想吃什么粉?”“去月塘路那家店吃黑油茶吧,好久没尝那个味道了。”年关将近,在外务工的寨临亲友纷纷返乡,接触他们时,大多不约而同地说想吃侗家黑油茶,勾起了我深情的回忆。
“明天大家来我屋里煮黑油茶吃”,小时候在湘黔边区新晃侗乡,时常听见侗寨里婆婆媳妇们相邀着煮黑油茶。“茶三酒四烟八杆”,是侗乡村寨里劝客的一句俗话,意思是来了贵客,起码要劝客人吃三碗黑油茶,喝四杯米酒,抽八杆旱烟。虽然有些夸大,但体现了侗家人热情好客的民风习俗。其中的黑油茶,尤其以食材多,制作过程复杂,口味好而名传远近。
煮黑油茶,首先要备好黑茶叶。每年四、五月间,侗家房前屋后、田土坎边的茶叶树枝上,发出的嫩鲜新茶叶半老了,就采下来,用开水撩一下,放入下垫稻草的箩筐中,再摆在火铺边炕上,炕到变黑发霉,再取下来在太阳下晒干,放入坛子中密封好。如有些年家中预计有好事,需备黑茶叶多而茶叶不够时,也可采来山中板栗树椎栗树发的嫩木叶如法炮制。做灰碱粑时,先用细格筛筛好火炉堂中的灰,叫地灰,然后按一升地灰一升米比例,加水浸泡一两天,淘净米后用磨子推浆,浆倒入大灶锅里用水煮,边煮边用搅棒搅拌,等水汽煮干,搅不动时,把锅里的粑捏成饭碗大小,再放锅里蒸熟,放冷即可食用。炒米制作也复杂,糯米泡水一夜,次日早上沥干水,加入清油拌匀,蒸熟,在阳光下晒,晒时用手把团状的糯米搓成粒状,用碓把糯米舂扁,放进竹篓中藏好。一升干包谷籽一升地灰放入鼎罐中煮开,煮到包谷脱皮后,用水淘净,又来煮,直到包谷煮开花为止。有时也用一酒杯石灰代替一升地灰煮一升包谷。菜粑,是用春天采的粑菜拌米粉用碓舂烂,捏成小孩拳头大小,蒸熟即可,没有粑菜的季节就不拌粑菜,直接用米粉做成白粑。
在侗家,红白喜事,接客吃饭等大日子时,一般安排先吃碗甜酒,再吃黑油茶,过后才上正席吃酒饭。劳动紧张或农闲时节寨邻间的妇女们,也相邀打平伙,煮黑油茶吃。
煮黑油茶时,先把食材准备好。锅里放两三勺子清油,火烧热后,炒米一把一把的放入油中,膨爆呈白色时,立即捞出来,捞不及时的话,炒米变煳了就味苦了。也有不放清油,直接把炒米放锅里炒,膨爆变白时即舀出。红薯和洋芋切成姆指大小一坨,花生也用清油炒好,菜粑或白粑切成片状,灰碱粑切成小指粗的细条状,四季葱切细,芹菜叶切细。最重要的调味品,煳辣子是必不可少的,先把干辣子在火炉堂的热灰中烧出煳辣味,再切细装碗头,拌入切细的芫荽,加入适量盐,用肉汤浇入,拌匀即可。
现在正式进入煮黑油茶阶段了,炒菜锅中熬好清油,把黑茶叶放入炒一阵,再放入冷水(最好是猪骨头汤),然后把包谷、红薯、洋芋、菜粑或白粑放入,一锅煮,煮熟后舀入饭碗中,在上放少许炒米、四季葱、芫荽、花生米、糊辣子,拌匀,就是侗家美味可口的黑油茶了。看起来茶汤黑油油的,吃起来茶叶有一丝苦味,红薯有一丝甜味,洋芋有一丝粉味,菜粑有一丝糯味,花生有一丝脆味,炒米有一丝煳味,还有地道的侗家辣味,形成了五谷杂粮的味道,好似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人生,保您胃口大开。这是一碗最丰盛的黑油茶,食材和调味品有十一种之多,当然,有时食材可以少一两种,但调味品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只有在侗家山寨才可吃到黑油茶,参加工作住到新晃县城后,与黑油茶久违了多年。近年来,一些头脑活泛的侗家乡亲,进城开起了黑油茶店,“侗家黑油茶”“太婆黑油茶”“侗乡黑油茶”的招牌挂了出来,成了县城居民寻味乡愁的好去处。
舒维秀,侗族,湖南新晃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新晃侗族自治县审计局。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求是·内部文稿》《人民日报海外版》《民族文学》《中国审计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社会报》《贵州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林业与生态》《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广播电视报》等报刊杂志和中国作家网、红网、贵州文学、学习强国贵州平台、南方散文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