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order(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470,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许多全面战争的玩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中世纪2全面战争》中重装骑兵所采用的楔形阵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人用这...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470,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许多全面战争的玩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中世纪2全面战争》中重装骑兵所采用的楔形阵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人用这一阵型来突破敌人的步兵防线,也有人更喜欢利用它来对抗骑兵。还有人觉得这种阵型开启后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时候会发现,楔形阵开启后骑兵在冲击步兵时反而损伤更加严重。

事实上,楔形阵作为一种战术队形由来已久。早在亚历山大时期,马其顿人就已经开始以楔形阵作为重装骑兵的**战术队形。虽然在《图解世界战争战法》中,马其顿骑兵的楔形阵被描述为一种类似于三角的几何形状,但这种观点其实未必正确。那么,古代战争中的楔形阵到底是什么一种阵型呢?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众所周知,希腊是典型的多山地区,山环海绕的希腊半岛内,鲜有适合养马的地区存在。然而事无绝对,虽然希腊中心区域并不适合战马的饲养、奔驰,但像马其顿、色萨利以及比奥提亚地区,都是优良的产马地。再加上一些希腊城邦时代后期一些海外殖民地的开拓,马匹在希腊虽然少见,却依旧被用于战争对抗之中。

在留克特拉之战中,底比斯人的左翼部队在冲击斯巴达重步兵时,底比斯骑兵部队也曾经进行了相对重要的掩护工作。当然,由于数量并不算多,这类骑兵对抗的情况并不常见。更多的时候,骑兵会作为牵制部队,限制轻重步兵在乡野间的**和劫掠活动。因此,其战术体系的**相对**。

希腊军队中,骑兵的战术阵型相当原始,骑兵们以最常见的方形编队入场,并依靠远程投射武器杀伤敌人,这种战术与当时的波斯骑兵类似。甚至可以说,希腊骑兵其实就是在效仿波斯人的骑兵战术。方形阵在当时可能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同一排骑兵可以同时**敌人。在正面作战时,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骑兵倾泻火力。然而,此时马鞍、马镫尚未发明,骑兵在和步兵的近身对抗中并不占优,就连远程投射火力也比不过轻步兵。因此,他们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马其顿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前面我们提到,马其顿地区是希腊最重要的养马地区之一。更重要的是,和雅典、斯巴达这些重步兵大佬相比,马其顿由于缺乏底蕴丰厚的城邦民兵,在与其他城邦步兵的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

反倒是骑兵部队相对精锐,由贵族构成的伙伴骑兵经常充当**,拯救被打翻在地的步兵小弟们。这也使得骑兵一直都是马其顿军队的第一战力。和希腊式骑兵单一方形编队不同,马其顿骑兵的编队**分为三种,除了常规的方形编队以外,还有菱形和楔形编队。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按照《图解世界战争战法》的说法,楔形阵的外形是一个**的三角形楔子,而菱形阵顾名思义,士兵们按照**的菱形排布。菱形编队更**况下被马其顿的轻骑兵部队所使用。这种编队**下,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冲来,骑兵阵型都能以尽量多的人数面朝敌人,不至于陷入劣势。而楔形阵的优势则在于灵活性,指挥官往往位于阵型末端,良好的视线可以让他们清楚地观察战场,让队伍迅速远离或者接近敌人方阵。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影视作品中的楔形阵,历史上很少有大部队会摆成这样

从这一点来看,楔形阵最大的优势似乎并不在于冲击敌阵时的攻击力,更不在于对于步兵方阵的突破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骑兵组成的方阵进行冲击依旧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战术选择。但对于马其顿骑兵和步兵来说,楔形阵其实还有另一个优点,可以隐性地提高其破阵能力,那就是**单位面积内长枪的数量。

高加米拉战役中,马其顿长枪兵和伙伴骑兵曾经依靠楔形阵向敌人发起正面冲锋,冲锋时,伙伴骑兵和长枪兵都摆成了“紧密阵型”(介于最松散阵型the most open order与最紧密阵型the most compact之间的阵型,被称为compact或者intermediate)。

在这种阵型中,士兵彼此间**2腕尺(约92.76厘米)的距离,既维持了阵型的紧凑,又可以保证萨里沙长枪、绪斯同长枪(有人认为伙伴骑兵使用的长枪为骑兵用萨里沙长枪)的正常使用。为了**妨碍,各列士兵在冲锋时其实是彼此略微错位而非同一条直线。可想而知,依靠密集排布,使用楔形阵的骑兵和步兵,在破阵能力上显然要高于同样数量的方阵。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从外形来看,全面战争游戏中骑兵楔形阵的确与马其顿楔形阵的描述类似。不过,马其顿楔形阵的优势基于萨里沙长枪这种被马其顿魔改之后的武器,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如果照猫画虎的使用楔形阵,往往得不偿失。根据罗马的文献记载,当时的日耳曼蛮族部队使用的是被称为“cuneus”的阵型,在翻译时,人们将这个词翻译成了楔形战术,但实际上这种阵型,显然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楔形阵不是一回事。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古罗马兵书《兵法简述》的作者弗拉维乌斯·韦格蒂乌斯·雷纳图斯在描述罗马军团中的日耳曼步兵时,将这些士兵所摆成的楔形阵称之为“野猪头阵型”,其“前端缩成一个点”。这也是网上形容楔形阵时的一种普遍理解:三角的顶端是一名最富勇气、装备最好的士兵,第二排是三人,第三排是五人,以此类推。在叙述者看来,最精锐的士兵在头起到楔子的作用狠狠楔入敌军方阵,以此来切割和打乱敌人的部署。

但《战争艺术史》却并不认同这种构想。步兵不同于骑兵,由于速度的限制,会受到敌人投枪等远程武器的第一波打击,尤其是最前端的士兵更是被集火的重点。可以想见,如果步兵们排布成这样一个阵型,首排的勇士在冲击敌人方阵时,不仅要面临集火的压力,还要受到对手正面和左右两面的夹击。即使是击败了正面的敌人,其身后和身侧的敌人同样会以他为攻击目标。为了掩护他,第二排士兵仍要在前排交战时**差不多同步的时间接敌。

而这还不算完,第二排士兵同时也会留下左右两侧的防御空挡需要填补,为此,第三排也要迅速向前,之后是第4排、第5排。德尔布吕克认为,这种列阵**,只会导致冲锋时前排士兵的大量损伤,却并不能起到撕裂阵型的效果。这是因为“一群人不管团结得多么紧密,终究是个体的总和,往前推进当然做**,但不能像铁锋一般将侧方的全部压力集中于一点或刃上”。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会对楔形阵的形状产生这种误解,可能和翻译有关。前文提到的“cuneus”更精确的翻译应该是横队。在塔西佗的《历史》中曾经提到巴达维亚人(居住在如今荷兰地区的古日耳曼人支系)排成的楔形阵就是一个横、纵人数相等的阵型。

有意思的是,如果只看人数的横竖排布,这样的楔形阵甚至比罗马“方阵”更加像正方形。不过,虽然两方向人数相等,但楔形阵横排之间的间距要远远大于纵排。因为楔形阵往往是日耳曼由各公社为最小单位组成的大作战单元。为了队列的齐整和指挥的便捷,日耳曼酋长及其扈从往往会在前排带队。但这只是行军队形,在作战时这些领导者随会带头冲锋,但真正率先突入敌阵的依旧是各个氏族的队长或者说百夫长。

但由于前排的扈从及酋长的存在,布阵状态的日耳曼的横队才会有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尖端。在冲锋**中,横队左右端的两纵列会起到约束队形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其左侧或者右侧没有队友存在,他们经常会被挤到横队外侧。从对面罗马人的视角看,这种前窄后宽的阵型,就被误解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楔子。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和凯尔特人不同,日耳曼人的冶金水平极为落后,缺少铠甲防护几乎是常态

从形状上看,日耳曼楔形阵其实和罗马方阵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期罗马人同样是以大纵深的队列布阵,这可能和罗马军队早期重步兵数量不足有关,日耳曼人有着类似的问题。由于装备水平较差,日耳曼人不得不尽量武装前排士兵,其他装备较差的部队则躲藏在阵后。大纵深的楔形阵并非毫无益处,相比于浅纵深宽横面的方阵,横排人数少的队伍可以有效提高行军和冲锋速度,这也是行军队列往往是纵队的原因。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这一规律和特性直到拿破仑时代都没有改变,近代线列步兵依旧是纵队入场横队迎敌,阵型的转换和排布才是考验将领们的关键之一。以大纵深**行军也是楔形阵冲击优势的体现。当然,反过来说这种阵型的问题也不少。

由于宽度不足,同时间能够投入作战的部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这也让日耳曼人的楔形阵很容易遭到侧翼的突袭,罗马人通过组建预备队来规避风险,而日耳曼人则依靠相对强大的骑兵来保护己方侧翼。

楔形阵真比方阵更有攻击力吗?为何从亚历山大到日耳曼人都喜欢用

▲日耳曼骑兵一直是其对抗罗马人时的优势兵种

和日耳曼楔形阵类似,马其顿伙伴骑兵的楔形阵恐怕也并不是一种完整的三角形队列,之所以被称为“楔形”,与其密集排列后的冲击力和**力有关。在网上,还有许多让人望文生义的名称引人误解。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所用的新月阵、《兵法简述》中提到的锯子攻势。如果不对这些阵型或战术进行仔细的**,就很容易从名字得出一个个看似合理但荒谬绝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战争艺术史》

2、《兵法简述》

3、《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4、《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研究》李毅铭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发表于 2022-11-19 18:20
  • 阅读 ( 101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七哥
七哥

739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