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夫山泉在去年9月登录港交所,并让创始人钟睒睒登上中国首富宝座的那一刻,这家一度闷声发大财的企业,再也逃不开公众的视野,一时风光无两。
到了今年上半年,尽管公司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业绩答卷,却遇到了一些心烦的事情。一是公司股价想山泉波纹一样,一波三折向下游走;二是公司在近期遇到了“蛆虫门”风波。面对这场舆论危机,它能顺利过关吗?
“水里有蛆虫”
就在前几天,一位武汉女子向媒体反映,她在会议室摆放农夫山泉时,发现有一瓶未开封的瓶子里,居然有大量白色虫卵和黑色杂质,疑似是蛆虫。根据包装上显示的信息,这瓶水的生产日期是今年6月30日,并未超过保质期。
从这位消费者发出的图片中,“蛆虫”是肉眼可见,而且数量不少。看到这样的图片,相信每个人都会愤怒。
随后,她向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公司采取紧急措施,因为这一批矿泉水一共订购了300余箱。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有2瓶水中有虫卵。
有图有真相,还有公司背书,这件事被发到网上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有人给出了各种“合理解释”,但更多的人还是将矛头指向了农夫山泉厂家。
10月21日上午,深处舆论漩涡中的农夫山泉,在官方微博上作出公开回应,表示所有源水都经过了严格过滤、杀菌,包装容器也经过严格杀菌,生产制造过程绝不可能进入虫卵。
尽管农夫山泉把自己撇清干系,言之凿凿为自己开脱,并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警,但并没有指出问题出在哪里,这两瓶水究竟是冒牌货还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
质量风波多
只要是从入口的产品,大家都尤其关注其质量问题。按理说,矿泉水、纯净水之类的产品,如果要发现异物,几乎是一目了然。所以,农夫山泉这次才有底气出来回应。但是,这家公司的产品被举报有问题,并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11月,广西桂林的谢先生向媒体反映,他的朋友蒋先生经常放在车上饮用的农夫山泉水,居然也发现了异物:一条棕色棉絮状的物体在瓶子里慢慢“游动”。
他们向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反映了此事,时隔两个多月,双方多次沟通,对方既不承认产品真伪,也未解释原因,只表示愿做出赔偿。
农夫山泉遭遇的最大质量危机,是发生在2013年。当时也有消费者表示,在未开瓶的农夫山泉水里发现黑色不明物。更有媒体继续深挖,到农夫山泉的一个厂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了遍地垃圾,周围还有养殖户,一些取水点周边甚至有疑似废弃药瓶。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公司一度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
股价坐过山车
说到农夫山泉,大家最爱聊的就是公司上市,以及低调的创始人、中国首富钟睒睒。谁也没想到,一瓶只卖一两元的水,既然蕴藏着巨额利润。有媒体报道,农夫山泉一瓶水的毛利润差不多是1.2元。
自从上市后,这家闷声发大财的公司,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光彩了。从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节节攀升,达到了240亿。公司每年的净利润率稳定在20%上下,远高于国内同行,也远高于全球同行的平均盈利水平。
去年上市前,农夫山泉的股票被超过70万人认购,创下港股最高冻资6709.5亿港元的纪录,被誉为“水中茅台”。
今年半年报,农夫山泉实现营收151亿,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40亿,同比增长40%。如此骄人的成绩,足以让人惊叹。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公司股价并没有跟随业绩上涨,反而在下行。今年1月8日,农夫山泉股价创下每股68.75港元的历史新高,此后便开始下跌,3月前后更是加大跌势。4月至今,股价走势出现了小幅度的波浪起伏,9月24日已经跌到36.5港元。
正陷入“蛆虫门”风波中的农夫山泉,股价会继续下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