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拓建,清同治元年(1867年)重修。双环椭圆形土楼,东西长52.7米,南北长64.8米,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建筑为双环单元式,外环为二层,内环为平房。楼墙底部石砌,其上夯土,石构大门朝南,门匾刻“齐云楼”三字及“大明万历十八年”等款识。齐云楼是福建有较为明确纪年的较早建造的圆形土楼,被称为“土楼之母”。
看完“仙字潭摩崖石刻”。考虑到返程时间,对于继续寻访上坪土楼群还是折返寻访汰口古兵寨,纠结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寻访上坪土楼群。接着驱车前往岱山村寻访上坪三楼之齐云楼。导航显示也就剩16公里,因大多为环山路走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才抵达。进入村中按路牌指引很快就找到。土楼外环保存完好,内部房屋建筑部分坍塌,楼内已无人居住。近期正在进行修缮,看到运送物料悬索从正门穿过。
齐云楼选址于村中小山丘上营建,因起点高得名。其地处高地,削峰而建,四周无遮拦,形成天然防御优势。楼为单元式结构,共有26个单元,外加大门寮。内环是平房。齐云楼单元布局灵活,与其它土楼均等划分不同,其各单元的开间数与房间面积有很大差别。其单元有两种形式,一为无中厅的每层只有一间或两间的小单元,每家有二至四间房;一种为大单元,则是标准小五风楼中轴两堂式平面,其开间比小单元多一倍,面积则不止大一倍,最大的一套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据说为全楼最有地位的尊长住的。其他各种单元依次分配。各单元有独立的门、厅、天井、楼梯,各为小天地。而且,各单元的木构廊道也不同,小单元不出浮栏,大单元二楼向天井出浮栏。这种较为灵活的单元设计,使其构造布局体现一种不一样的多元性。
齐云楼为唐代名将郭子仪后裔所建,其后人入闽几经传衍,在当地成为大姓旺族!齐云楼兴建之后,直到清末,郭氏家族(岱山郭氏)向外迁移的非常多,其中最集中最多的是迁往台湾。齐云楼也成为一处涉台文物。齐云楼天井亦为椭圆形,有井一眼深达18.8米。楼共有3个门,大门朝南,西门曰“生门”,东门曰“死门”;楼内嫁娶由生门(西门)进出,殡葬由死门(东门)进出。这一奇特风俗,据说源自一段悲壮历史,清同治年间,齐云楼郭凸、郭好参加太平军来王陆顺德部,后被清军总兵罗大春围剿,用土炮轰击齐云楼,居民从东门逃出尽死,从西门逃出得以生还,遂改称“生死门”纪念。此后,楼内婚嫁迎娶走生门,毕竟趋利避害也是一种本能!
---END---
------------------------------------
摄影|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用镜头认知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