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拍土楼,大家肯定会首先想到福建永定、南靖。其实,在浙江南部的泰顺县,有上交垟土楼、半月坂土楼、下垟寨土楼、双路土楼、黄沙坑土楼、东溪土楼等6处特点突出、保存较为完好的“泰顺土楼”同样值得拍摄,也能出佳作。其中,最受摄影人关注的是上交垟土楼。
航拍上交垟土楼 陈立 摄
上交垟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一处隐匿的古朴世界。据查,曾氏家族于清代嘉庆年间从福建同安迁徙到上交垟村定居。清咸丰八年(1858年)夏,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攻克处州(今丽水),并占领了云和、景宁等地,逼近与云和、景宁毗邻的泰顺,泰顺“民心惶速,纷议迁徙”。为保护数代人创下的家业,曾家人运用从福建带来的土楼建筑技艺,于1860年前后建造了一座回廊式的方形土楼用于防御,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曾氏土楼”。
上交垟土楼是泰顺县域内建筑工艺精美、保护完好的土楼,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村子,远远就能看见突立于田地间的土楼,方方正正,只有正面开一大门进出,其余三方皆挖沟蓄水,既可防御,又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土楼外墙亦是围墙,高大厚实,下部由块石垒砌,无窗,上部用泥土夯筑,每个房间皆有窗户,屋顶盖青瓦。楼内为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分成门屋、厢房、正屋。土楼平面中央为方形天井,屋面相互交接,内部结构为木质,共两层,院内4个角均有通往二楼的木梯,二层的内圈是走廊,沿走廊一圈辟为房间。土楼的正前方还有一方水池,种有满塘荷花,到了盛夏荷花盛开,荷花土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在土楼的西侧,还有一圆形的建筑,环绕曾氏家庙而建,呈围墙式,叫“水城厝”。站在远处看去,在水城厝包围下的曾氏村落就像一座小城池,只要将唯一的一座大门一闭,可据关自守。进入大门,里内建有多座高低错落的土墙木构民居,是曾氏的祖屋。水城厝与家庙间为半月形的水塘,在家庙门楼东西各有两条土石堤路贯通水塘。
作为业余摄影师,我平时特别喜欢拍摄古建筑,但随着人们收入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那些承载着人们记忆和成长烙印的老井、老房子、老街道、老村落等不断消逝。留住乡愁是我们这一代摄影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我这次拍上交垟土楼的初衷。(文/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