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信息泄露频频发生,抗疫期间我们填写的个人信息都去哪里了

最近信息泄露频频发生,抗疫期间我们填写的个人信息都去哪里了,在胶州市民微信群中,出现了当地中心医院出入人员名单。6000多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

最近信息泄露频频发生,抗疫期间我们填写的个人信息都去哪里了,在胶州市民微信群中,出现了当地中心医院出入人员名单。6000多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已经公开。类似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导致人们在防疫过程中担心个人信息的安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需要大量收集防控的个人信息仍掌握在相关应用和超市、药店等商户手中,存在泄露隐患。

1.家住天津的丁先生最近接到了标有“诈骗”、“骚扰”和“房地产经纪人”的电话。他有点着急地说:“传染病期间,个人信息登记过多次吗,有没有泄露?”丁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在此之前,曾发生多起回国和确诊人员信息泄露事件。这主要是一些地方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的非法操作造成的。天津市在专项治理中发现,“新皇冠通行证”等应用在收集身份证件、健康信息、详细行踪等个人敏感信息时,未同步向用户说明收集目的;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用户进行删除,且规章制度。,更正个人信息的功能。

2.此外,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因非法传播个人信息被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很多。2月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工作人员将疫情相关调查人员名单发送给内部工作组,王委员擅自将名单转发给公众微信群。随后,该名单被网民大量转发,导致公民个人信息外泄。事后,公安机关对王某处行政拘留10天。在广州,海珠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小区业主微信群中有人发布了多名市民的个人信息。警方调查发现,郑某曾向其朋友叶某寄出一份许多游船游客的名单。叶某还将游客的个人信息转发到所在社区业主微信群。随后,警方对违法者郑某、叶某分别处以500米罚款。

3.财产实际需要登记收入状况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收集市民个人信息开展的“大数据防疫”,为有效控制疫情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一些地方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上存在违规行为。-太多的研究对象收集信息。据App治理工作组违反App法律法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专家何彦哲介绍,在防疫期间,可能会有数千个信息收集网络应用程序被使用。”这些信息采集主体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共享互认的机制,存在重复采集和过度采集的现象。”

4.此外,一些网上防疫程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遵守程度较低。例如,记者使用的一个由街道运行的小程序,它没有向用户显示隐私政策,没有列出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一一个人。告知使用目的。过度收集。很多人反映,一些部门和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时要求过高。有人吐槽说,在防疫期间,现场居民财产的内容需要登记,甚至包括收入状况、身高、血型等信息。”我真的不明白。一个月跟防疫有多少关系?”

5.信息的存储和保护还不清楚。最近,北京的张先生每次去他家附近的超市和小吃店,都要在入口处登记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一本厚厚的大书,上面写着每个人进出的个人信息,下一个人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一个人的具体信息。“商家如何保护这本写满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个人信息登记簿?”张先生很担心。工作人员回答说,没有,他们只关心登记,不清楚如何处理。个人信息收集应“最少”

6.目前,超市、药店、社区物业、公交车、地铁等各类防疫应用和实体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许多人不知道当他们交出个人信息时,这些信息将如何使用。受访专家认为,今后要密切关注相关应用的专项管理,督促运营商对照政策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存在问题的,视情况采取通报整改、公开曝光、除名通知、行政处罚、移送司法等措施。同时,要明确个人信息收集的范围。何彦哲表示,个人信息的收集要坚持“最少”原则,避免过度收集。

7.南开大学周恩来阅批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林说:“现在个人信息已经大量收集,必须严格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的过程跟踪,严格监管相关申请和其他纸质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 发表于 2021-04-17 12:26
  • 阅读 ( 451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