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建防御性乡土建筑丰富多彩,有中规中矩的闽西客家土楼,有坚固异常的闽南抗倭堡楼,有闽中构筑精美的永泰庄寨,有形态各异、攻防兼备的福建土堡……福建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星捧月”的结果,而始出年代更早、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更佳、平面布建形式多样、结构设计更巧妙、防御设施更加突出的土堡,却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福建土堡地域性强,现存数量数百座,与3万多座福建土楼相比,显得非常珍稀。
土楼土堡庄寨之别
福建土堡主要分布在闽清、永泰、德化、永春、漳平、漳浦等地,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三明市的尤溪县、大田县、永安市。土堡是确保一方水土和黎民人身安全、安逸地生产生活的“避风港”,耸立于八闽大地群山之中。位于山岗之上或山麓之阳、村庄田边的土堡,守护着村头村尾、山岭驿道口、祖屋入口处、聚落的制高点。
福建土堡有别于福建土楼和福建庄寨。闻名遐迩的土楼是以居住为主的中大型客家民居,其中心点或核心区为基线,以外墙承重,一圈圈、一围围构筑的圆形、方形土木结构多楼层建筑;福建土堡是以防御为主、形态各异的中大型民居,以中轴线布局,不以外墙承重、主体建筑为单层、防御设施完备的土木结构建筑;气势宏伟的福建庄寨是居住防御兼备的中大型民居,形态只有方形,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与土堡类似,所不同的是空间多、楼层多、装修装饰精美绝伦、人文极为丰富,土木砖石建筑。
福建土堡发展轨迹有一定的规律:南北朝时期仍处在“南蛮之地”的福建,群雄蜂起,各霸一方,土堡原形以山寨形式进行构筑。隋代客家开山祖巫罗俊“筑堡自卫”,开辟了城堡形式的土堡建筑。唐代中原汉民系大量南迁,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生存空间,闽地先民们夯筑构建了类似土堡的土木建筑。至北宋时,出现比较规制的土堡,南宋时成熟的土堡与土楼、庄寨“并驾齐驱”,元代得以继续发展,明代各地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土堡,清代土堡在福建盛行开来,清末衍生土堡防御性建筑比比皆是,民国初还出现土堡与民居相结合的风潮,出现许多小型土堡,至上世纪40年代才消停。
由于土堡设计者、建设者的文化水平、审美喜好、经济实力、使用需求的差异,土堡空间形态呈现出长方形、方形、前方后圆、方形圆角、方形圆边、前方后波、凸字形、琵琶形、圆形、不规则形,争奇斗艳。根据家族大小、人口多少,福建土堡建筑面积各有不同,大的在50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之间,中大型的在2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之间,中小型的在5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之间,小型的100余平方米,微型的在20平方米至50平方米之间,最小的仅有10多平方米。
土堡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区构成,基本上是围绕防御为核心而构筑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奇特中见规制,外部形态灵活多变,内部结构和防御体系细致入微。土堡合围堡墙的最大功能是连接碉式角楼,跑马廊防御设置的构筑部分可谓“生命线”,其敞开式的空间形态,可一览无余地观察到堡内所有单体建筑。土堡的合围外墙与堡内建筑单独构筑,外墙不是主要承重结构,即使是墙倒了屋也不会倒,明显区别于福建土楼。
形态各异令人称绝
福建土堡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最大的是永安市槐南镇的安贞堡。考虑到视野开阔,使用面积大而实用,营建者选择了这块沼泽地,为了防止沉降陷落泥水中,土堡基础用松木梅花桩打入地下深处,并以筏形基础承重。数百年来,数百间浩大沉重的土堡纹丝不动,依然挺立于泥水之上,可谓是建筑奇迹。
楼层最多的是尤溪县台溪乡的茂荆堡,屹立在山间凹地上,四层楼屋层叠构架,雄浑健硕,直冲云霄。《陈氏族谱》记载,该堡堡主经商而客死他乡,一位坚强好胜的“女汉子”祖婆临危受命,带领族亲,依山构筑,巧妙设计,堡内设置的书斋、武斋空间显得另类。上世纪初的各类报刊、广告宣传画、医药方帖等还贴满了板墙,其中一张1928年1月8日的洛杉矶广告报,揭示了堡主医药经营可能远至海外。
年代最早的土堡,是连城县塘前镇的客家“砖堡”,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堡主采用城墙砖垒砌而成,方形、三层、中天井,内设斗式条窗作火枪射击孔,明间设厅,次间、稍间为房,四角设粮仓,仅在南墙底部中间开设唯一的券顶堡门出入。“砖堡”历经600多年,依然坚固如初。
形态最为奇特的是大田县建设镇的琵琶堡,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立于群山环抱间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堡门面向山涧小潭开设,意在吸纳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财气。外形犹如一把巨型琵琶,堡首外端以细小的水渠作琴弦,水渠顶部特意砌置石制一组弦轴,象征东方持国天王之天神乐器。堡内环形跑马廊连接着前楼、书斋、牛栏、空旷的内空坪、三圣庙、观音楼,生活化的宗教色彩意味深长。
前后落差最大的土堡是大田县桃源镇的安良堡,大山余脉陡峭的山坡上,堡门、前楼、正堂、后堂、墙上包房层层叠叠,好似大鹏展翅飞翔在山云之间,非凡的气度,震撼着人们的心和眼。
毙匪为何弹无虚发
福建土堡防御设施可谓是“万无一失”,大小土堡均设置敞开式、畅通无阻的跑马道,将碉式角楼(百姓称铳角或炮楼)和堡墙上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斗型条窗、竹制枪孔、注水孔等防御设施串成一体,形成了全方向的立体防御系统。采用块石砸,冷热水和热油浇,刺激物喷射,各种土枪、火铳、土炮齐轰的办法打击匪寇。
合围堡墙是土堡安全的保障,也是土堡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墙体厚度在2米至6米之间,外部堆贴垒砌高约3米的河卵石、毛石墙面,破墙而入是完全不可能的。比较特别的是夯筑堡墙时,特意使用生长3年至5年的老毛竹剖成竹片,经过淡碱水浸泡去酸、脱脂、碱钙化、防虫蛀处理后,顺着墙体分层埋入土中一起夯打严实,起到了墙中“钢筋”牵扯拉力的作用,可使堡墙难以开裂和坍塌。
碉式角楼是守护堡门和打击盲区匪寇的“卫士”,凝聚着工匠们的聪明和智慧,其特点是高出堡内及堡墙,防御上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毫不留情地打击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来犯之敌。
堡墙上的斗型条窗,一字排开整齐地安装于土堡二层墙体上,这类窗主要是火铳、九节鞭(小型铁炮)射击的装置。斗式条窗内部宽敞,方便左右调整射击方向;外部窄小成条缝状,可防止匪寇抛入明火和火雷,也难以窥探到堡内的一切防御举动。
堡墙上的竹制枪孔,遍布窗的上下左右、门两边、碉式角楼和跑马廊墙体沿线。这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窥测射击特定范围的做法,令人钦佩——防御射击时,只要把枪对准竹制枪孔,调整角度,一旦看见孔内的匪寇,扣动扳机,那就是百发百中。
设置在合围堡墙二层一周或一圈,畅通无阻、敞开式的防御设施——跑马廊,串连堡门、碉式角楼、斗式条窗、竹制抢孔等防御节点,打击匪寇不留死角。为了防止奔跑时发出声响,跑马廊地面不铺木板,而采用浮土稍加抹平的办法打制。
土堡门洞的防御,成为整个土堡的生命之门,也是土堡防御中最薄弱环节。为此,建堡人对堡门的设置、制作,都非常重视和讲究。堡门均用质量比较好的条石、块石起劵砌置,砌置时强调堡门的深度,留有回旋余地。门拱顶部还特意设置了注水孔,危难时浇灭匪寇放火攻门,还可用热水滚油“烫死”匪寇。
土堡人家日常生活
土堡除了防御外,堡内生产生活设施也给予了充分考虑,各活动空间比较齐全,住房、书院、武房、钱库、厨房、厕所、柴草间等一应俱全。土堡中饮用水来源有两种,即堡内的前后天井处挖掘的水井和引用堡外较远处的隐秘水源,长距离地从暗埋的水沟,源源不断引入堡内的水池,以防匪寇掐断水源。
至关重要的粮食储备,是土堡防御的中心任务。为了防潮、防霉变,粮仓大部分安建在堡垒建筑的二、三层。为了腾出更多的粮食储藏空间,有的土堡用地梁伸出跑马廊地面承重,将较小的粮仓悬挂在跑马道屋檐下,有的粮仓专门与过水亭合建,有的在后花台空旷处搭棚放仓。比较讲究的房室仓的缝角还用铁皮封牢,杜绝鼠患。悬挂的粮仓一般可装数千斤谷,房间内的粮仓每间可装万余斤谷。土堡内天井旁的角落和靠辅门交界,或一层堡墙内的地方,是专门陈放碾米用的砻谷车、剥离谷壳的风车,努力做到有粮不慌,就是匪寇围攻数月也是徒劳。
厨房一般安建在各堂的后部、护厝、后楼的适合位置。靠天井处一般是水池、水缸和碗橱、菜橱存放之处。煮饭的灶靠墙而砌,有砖砌、三合土打制两种。灶上一般安放三口锅,大中小一字排开,大的锅炒菜、煮饭(蒸饭),有的还兼煮猪食;中锅食物保温;小锅烧水。灶的墙边辟出一空间,专门堆放柴草。
土堡内的厕所,一般放在土堡一层的某个角落和辅门的一侧,主要是为了淘粪和方便挑出土堡。厕所制作简单,在地下挖二至三个大坑,铺上厚板,搭上棚板即可,是讲究卫生、蓄粪窖肥的朴实体现。此外,一层靠天井处或护厝的转角处,设置了比较隐蔽的洗澡区。比较特别的大田县安良堡,在合围堡墙内二层构建阶梯状的包房,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房内只有几平方米,令人好奇,究其原因,是为了解决更多人在危难时的居住空间。
虽然先民们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但“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根深蒂固,土堡内专门建制的书院、书斋、书室充分说明了这点。读书学习空间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一般建在天井的两边,或天井单独的一个角落,或后天井两侧的上下侧楼。女子读书学习的空间一般设置在护厝的阁楼,或后楼的稍间。内部布置简单,书桌、条案、条凳。案上及案墙上祭拜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和当地有名望的先贤、忠义之士、文昌帝君等。
土堡中的节庆比较热闹。例如六月迎神会,六日这天要将所有的衣物拿出,晒于堡内露天处,这叫“不生霉”。除夕相馈(谓之分年),蒸饭藏之(谓之岁饭),晚吃年饭,后儿女燃灯达旦(谓之守岁),笙鼓喧天(大田、尤溪土堡正堂神龛处两边摆放鼓和锣),燃爆竹赶岁。
(作者为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