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的教育史,几与大庆的创业史同步。
油田创业,从青天一顶、荒原一片起步。
教育创业,从一顶帐篷、三个土台、三个老师、八个孩子开始。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半个多世纪后,昔日荒原,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绿色油都。
经过几代教育人的奋斗,大庆,已经成为省内领先、国内扬名的教育强市。
翻检一下大庆的教育家底儿,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骄傲!
这可不是记者顺嘴跑火车,下面一组数字,会让所有读者,都认同那两个字。
教育家底相当厚
58年前,大庆仅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现在,仅公办的中小学,就有331所。
曾经,铁人创建的土窝窝小学,仅有三个老师。现在,全市仅中小学教职工,就将近3万人。
曾经,大庆在幼儿教育上,只有各单位的托儿所。现在,全市的各类幼儿园,就有近600所,教职工,近万人。
曾经,大庆仅有一所专科高校。现在,驻庆高校有7所,在校学生6万多人。
曾经,土窝窝小学的三名教师,就是有点儿文化的工人。现在,全市2万多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了将近70%。
其中,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了1500多人。
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0%多,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27%以上。
教育质量相当高
有读者会问:嗯,你们大庆学校够多,老师够多,老师学历也够高,可教育质量咋样啊?别说得挺热闹,结果却不咋地。
嘿嘿,列为看官,别着急,看记者给你慢慢道来。
目前,大庆拥有省级示范高中13所,占全市高中的一半儿还多。
其中,大庆实验中学,是整个亚洲的第二大高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级“科研课改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学校”。
大庆铁人中学,不仅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十所风头最劲的学校”、“中国百强中学”,还是北大、清华、人大、浙大、南开、复旦、上海交大、哈工大、中国科大、中南大、西北大等全国名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曾经,大庆的孩子,考上个技校,家长都要摆酒庆贺。现在,孩子不上个211或985大学,家长都不好意思跟朋友同事说这事。
就以2015-2017年为例吧。
这三年,大庆学生高考,一表平均进段率,达到了27.83,高出全省平均数近7个百分点。
2015年高考,全省的理科状元出自大庆。2016年高考,全省的文科状元出自大庆。
这三年,全省高考文科前百名,大庆平均占比达18.3%。理科更厉害,全省前百名,大庆平均占比达29.7%。
教育投入相当舍得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后,大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乘势而上。到目前,仅国家级示范校就有2所,国家级重点校就有5所。
大庆的各中职学校,已培育了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13个省级重点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16%。
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和国开行确定为首批“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
还有,大庆的特色教育,也是国内知名。仅近5年,在省级以上的艺体赛事上,就获得个人奖项近600项,团体奖项近80项。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上,为中国男篮夺得冠军立下大功的控卫赵睿,就是大庆培养出来的。连一向吝于夸人的中国篮协主席姚明,都对赵睿赞不绝口。
真要盘点起大庆的教育成果,用句东北话说,那可“老鼻子了”。把这一期的报纸版面都用上,也不见得够。
抛开这组数字,到市区各学校转转。别的不说,没有塑胶田径场地的学校,少。没有风雨教室的学校,少。
为啥?大庆政府舍得在教育上投入呗。不能穷教育,可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
列为看官,大庆的教育水平到底有多厉害,心里都有数了吧?说句骄傲,不算过分吧?
百湖早报记者刘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