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聊到使用方法,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和容量瓶,还有人问移液管操作时应注意什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移液管的包扎注意事项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大家。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
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
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 容量的1/3
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 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
次后,即可 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
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
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 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
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 秒后,
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 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
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移取溶液时,用右手的大拇指和小指捏着移液管颈的上方,将其末端插入溶液中,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液面升高到刻线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食指堵住上口。将移液管提出液面,使其保持垂直,同时末端靠在容器的内壁上,为此可使容器略倾斜。然后略为放松食指,并轻轻捻动管身,使液面缓慢下降,当溶液的弯月面下沿恰与刻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压紧上口,使溶液不再流出。将移液管取出并插入承接容器中。为保持其垂直并使末端靠在容器内壁,可使承接容器略倾斜。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容器壁流下。全部溶液流完后需等15s后再拿出移液管,以便使附着在管壁的部分溶液得以流出。如果移液管未标明“吹”字,则残留在管尖末端内的溶液不可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未包括这部分残留溶液。
移液管的注意事项
1.移液管(吸量管)不应在烘箱中烘干。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5.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体积校准。
6.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7.移液管有老式和新式,老式管身标有“吹”字样,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残余液体。新式的没有,千万不要吹出管口残余,否则引起量取液体过多。
移液管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放完液体后要停留一定的时间?最后留在管上的半滴液体如何处理?为什么?
操作时要看清管上面是否标有要吹洗标志,若有,则滴加完后要用洗耳球吹洗一下,若无,则滴完后停留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液体充分滴下,以免有未滴完的液体而影响溶液添加量,剩余的半滴液体要轻触容器壁,因为不需要吹洗的滴管流出多少液体就是你所取的溶液的量,这半滴也是应当滴出的量,不应属于残留量,不知道这样解释你是否明白,语文不好,有些惭愧;其次,在观察时,要与视线平齐;洗耳球中的气体要提前排出,否则容易混入杂质;吸取时不要过度,吸入洗耳球会造成污染;移液管在使用前要润洗,用蒸馏水洗净,润洗三次,再用带移取的液体润洗三次。
使用移液管、刻度吸量管应注意什么?
关键是手拿的时候要用手指捏住管的刻度线以上的位置,以免对管的温度造成大的改变,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还有就是要注意管内页面的最低处要与刻度线平行。
管内的最后一点溶液是否吹出,要看管上是否有一个“吹”字。若有,就要全部吹出,否则,就不用吹了!
用移液管移取浓盐酸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同一实验中应用同一支移液管
使用前应用浓盐酸先润洗
在移取后,移液管的尖端会有一点残留液,不用把它吹下来,因为移液管制作过程中已经扣除了这一部分的体积。
移液管包扎应注意什么问题
移液管消毒一般不用牛皮纸的,用不锈钢盒子装好直接灭菌。用牛皮纸也行,在包扎之前要在移液管尾部塞入脱脂棉,防止灭菌后污染和进水。当然之前要洗净!
求分析仪器的具体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相关系数达到4个9,人为因素也很大,玻璃器具清洗干净的要求就是容器内壁不挂水滴;天平每次使用应该进行校准(用标准砝码);配置溶液时应尽量采用分析纯以上级别;玻璃量器应经过校准;检查采用分析的方法是否适用,基本就这些吧。
紫外注意事项:
溶剂的末端吸收应该考察,测定供试品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即用1cm石英吸收池盛溶剂,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收度。溶剂和吸收池的吸收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20,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10,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0.05;
使用的石英吸收池必须洁净,空白校正的溶液应该和配置溶液的一致,取自同一容器;
取吸收池时手指拿毛玻璃面的两侧。装盛样品溶液以池体积的4/5为度,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加盖,透光面要用擦镜纸由上而下擦拭干净,检视应无残留溶剂;
吸收池放入样品室时应注意每次放入方向相同;
供试品测试溶液的浓度,除各该品种项下已有注明者外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以在0.3~0.7之间为宜。
另外,邀请你加入我们团队。
容量瓶,吸量管,移液管,台称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是不是三自己?
酸碱滴定中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详细点啊!!!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分别只能用于酸、碱滴定,使用前先洗涤再用酸(碱)润洗3遍。边滴定边摇三角瓶。注意读取初末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移液管用于较为精确的移取液体,使用前也要润洗,再用洗耳球洗液(左手持管,右手拿球,左手食指控制),读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容量瓶用于配置溶液,先检漏(加一定量水,盖上瓶盖,倒过来,将瓶塞转180度,再倒过来),称取溶质,在烧杯中溶解(水不要加太多),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在用少量水冲洗烧杯,再转移到容量瓶内(此操作重复3次)。定容,快到刻度线处用滴管加。盖上瓶盖,翻倒几次混匀。(此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切不可再加溶剂)倒入试剂瓶中,贴标签注明日期,溶液种类,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