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讲到图画,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问经典都有哪些,另外,还有朋友想问两三岁幼儿适合看的书,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幼儿绘本简短故事图画4张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绘本简短故事图画4张,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幼儿绘本简短故事图画4张
绘本故事和故事书都是给儿童看的一种书籍,他们的区别是:
1、儿童绘本故事色彩度高,图画多,而故事书大多以文字为主,相应图片比较少。
2、绘本故事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故事书大多数是文字,比较小的孩子很容易分心。
3、绘本在儿童不识字的状态下儿童可以通过图片来理解这本书所描述的故事,而故事书却需要比较强的文字识别量,否则儿童无法自行阅读。
4、绘本故事学龄前儿童可以自行阅读,并通过图片来展开想象,理解故事;而故事书却需要大人的阅读来让孩子来理解书内的故事。
5、绘本里的图画才是故事的主体,所以可以通过图画来理解。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故事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幼儿园教师绘本阅读能带来哪些好的效果
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一本好绘本的生命。从孩子的发展特点来说,读图是他们的强项,图画就是他们进入故事国的密码,单纯的文字难以激发他的阅读兴们趣;绘本是公认的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通过绘本这个媒介,他们用耳朵来听爸爸妈妈读故事,用眼睛看精美的图片,通过语言和画面的双重刺激,促进宝宝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绘本对孩子特别有好处,长时间阅读绘本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孩子阅读绘本到底有些什么好处呢?
一、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好的绘本,图画发挥着强大的功能,文字部分的创作比较诗歌化,有的像奇幻的童话诗,有的像叙事散文诗。经常为宝宝读着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语言,可以帮助宝宝学习母语。同时,给孩子读图画书,也是与孩子间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的活动。从这当中,家长也是受益者,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增进跟孩子的亲密关系,一起从童书中得到快乐。
二、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借助丰富的图画使孩子在阅读文字时觉得更简单。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这些制作精良的大师级的绘本,用笔精致,图画精美,构图配色高明,无形中让孩子感染美学,也会刺激孩子的丰富想像力,进而拥有创造力。绘本对儿童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
三、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
绘本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帮孩子爱上阅读。通过小小的绘本,他们已经在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起来。有人也许会说,那孩子们能看“懂”吗?其实,只要他们喜欢、着迷,对美好艺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就足够了。当然,儿童的阅读学习,需要家长和教师有意识并认真组织,年轻的父母们,有时间和宝宝一起分享一下绘本带来的知识与乐趣吧。从绘本阅读开始,一直保持跟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就是在不断维系一个跟孩子沟通的渠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中不仅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这一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四、帮助孩子健全人格
阅读一本优秀的绘本就像是在美术馆参观一样得到莫大的享受。画面特别美,内涵又值得人反复咀嚼。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画面,让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因此,绘本的阅读,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怡,这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他们可以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而这一切感知认识聚多以后,最将终成为儿童的成长经验。因此,与孩子一起分享绘本,能帮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基础。
3到5岁的幼儿适合看什么绘本啊?
著名的儿童绘本有哪些
绘本即图画书,英文名“picture book”,指的是有图画、主题和情节内容简短的故事书。市面上大多是面向儿童阅读的绘本。内容涉及启蒙、文学、教育和科普等。
著名的绘本当以欧美地区为主,因为母语国家毕竟对英文绘本的理解和深入程度较深。经典的儿童英文绘本有:
一、《好饿的毛毛虫》 (美 ) 艾瑞克·卡尔 著郑明进 译 明天出版社
一条毛毛虫饿了,他开始去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
二、《大卫, 不可以》 (美 ) 大卫·香农 著 ( 美 ) 大卫·香农 图余治莹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大卫是一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三、《家有恐龙系列》 (美 ) 简·约伦 文 ( 美 ) 马克·蒂格 绘任溶溶 译 接力出版社
作品以十只可爱的大恐龙宝宝为主角,根据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不爱睡觉、不好好吃饭等生活细节,创作了童趣盎然、有趣好玩的童话。
四、《母鸡罗丝去散步》 (美 ) 佩特·哈群斯 著上谊编辑部 译 明天出版社
这是一本很简单的绘本经典,短短的几句,却有很丰富的场景铺排,洋溢着欢乐悠闲的氛围,散步的目的有了更多的想象,小孩子看了自会会意的咯咯笑。
五、《逃家小兔》 (美 ) 玛格莉特·怀兹·布朗 著 ( 美 ) 克雷门·赫德 图黄乃毓 译
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一场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
六、《小蓝和小黄》 (美 ) 李欧·李奥尼 著 ( 美 ) 李欧·李奥尼 图彭懿 译 明天出版社
讲述了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然后小蓝和小黄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的故事。
七、《我爸爸》 (英 ) 安东尼·布朗 著 ( 英 ) 安东尼·布朗 图余治莹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八、《我喜欢书》 (英 ) 安东尼·布朗 著 ( 英 ) 安东尼·布朗 图余治莹 译 河北教育出版
向孩子展示了一个有趣的书的世界,让他们知道,书里有童话,有恐龙,有怪物,有知识,有强盗...有一切他们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撩动他们对阅读的好奇和渴望。
经典绘本数不胜数,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孩子阅读适合自己成长阶段的绘本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启蒙教育艰且长,家长需要更多耐心和陪伴才能收获满满!
鉴于市面上现有的经典绘本实体书价格高昂,可以在网上先找一些资源进行启蒙预热
绘本是什么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图画书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低幼图画书却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类幼儿图书与图画书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著内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什么是绘画本
绘画本就是绘画用本,图文并茂,共同辅助读者理解其中的故事,其种类很多,有水彩本,马克笔专用本,素描本,速写本等,在美术店可以买到。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
绘画本在当代少儿的教育中已经很普及。新《纲要》中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绘本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新生力量,它的创意出色、表现手法幽默,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绘本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正在幼儿园逐渐兴起,幼儿也正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熟悉绘本走近绘本,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绘本的魅力所在。
国内儿童文学理论家多年来也一直让孩子阅读经典绘本,认为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给幼儿巨大的精神享受,让幼儿乐趣无穷。
什么是绘本图书
绘本即图画书,该词语取自日语中图画书的叫法 "えほん"的汉字写法“絵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有人用“绘本”这种称呼来区分一部分图画书,它们多是由独立的绘画作者专门绘制、带有明显个人风格、以画面本身为主的图画书。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
什么是幼儿绘本课程?
绘本阅读活动后面的绘本是挑一个(图画)写吗?
绘本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 它能给孩子一种视觉的冲击,和一般的语言活动有相似之处,但却又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俗话说“教无定法。绘本阅读教学的原则——是分享而不是教导。阅读是幼儿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绘本阅读的实施中,要充分尊重儿童读书的主体性,与幼儿平等地分享自己阅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体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和教导,也不是冷漠地旁观,或者权威地讲述和评判。绘本阅读活动带给孩子们是快乐的,轻松的、愉悦的。就绘本阅读而言,教师未必一定比孩子有更多的感悟和发现。所以,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定位为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用多种手段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要注意: 一、组织方式1、参与式。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比如,指导阅读《漏》时,教师让孩子也来猜猜,“碗”有什么用,为什么故事中出现这个碗,老爷爷、老奶奶抬头看什么?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你看完故事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朋友一起来分享。孩子很自感受故事,思考故事。2、开放式。⑴教学地点开放: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学校的花园或别的地方,不要固守教室,可以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营造一种宽松的、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⑵教学人员开放:授课者不必都是同一位教师,可以是不同班级教师的交流,或与学校图书教师、家长、图书管理员,有条件的话能邀请到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家就更好了,和他们一起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⑶阅读内容开放:不必都读作家所写,等孩子对绘本有一定了解后,也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编绘本故事,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3、互动式。因为优秀的绘本价格相对就比较贵,要孩子购买很多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在班里开展“绘本漂流”活动,大家可以把自己购买到的认为好的绘本互相传阅,用有限的资金看更多的绘本。⑴班级孩子间互动:孩子间互相交流图书,交流读后感。⑵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向孩子推荐优秀绘本,轮流借给孩子;学孩子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优秀绘本推荐给老师,让老师来推广。⑶亲子间互动: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在家和孩子共读绘本,或请家长来学校为孩子朗读绘本,和孩子一同走进图画书的世界。4、拓展式。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为父母读故事、讲故事,可以和朋友一起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可以在扉页处写前言等。有的绘本有空白处,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从头到尾读图画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二、教学方法1、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阅读的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永远地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
2、指导看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教给幼儿绘本阅读的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中大意。手捧绘本,机灵的小猴、憨厚的狗熊、可爱的兔子还有百无聊赖的小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一一跃入眼帘。在童话世界里,它们和孩子们一样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伤心的时候哇哇大哭,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烦恼的时候眉头紧锁。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感觉一下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3、巧妙设疑,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游移在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童话、神话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哲学依据,是儿童文学之所以特别需要幻想、拟人、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儿科’永远需要小花小草(动植物形象)、蛇狼鹿虎、山精树怪(神魔形象)的直接注脚。”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4、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是安排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随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5、迁移经验,感悟内涵,在阅读绘本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一笑。在这里,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总之,我们在教学前一定要仔细的研读,分析,并根据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确定活动的目标、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方法、提问内容和教学环节,要充分认识其特点与优势,理性地开展绘本阅读实践,体会和感悟绘本阅读的快乐和奥妙,使幼儿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并把握好时机,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