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题:动物防疫法大修,如何织密动物疫病防控法网?
新华社记者胡璐
动物卫生事关畜牧业转型升级,也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密切相连。26日,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为何要修改动物防疫法?如何织密动物疫病防控法网,全面提升动物卫生水平?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调整方针: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
“动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修订实施以来,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加强,在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介绍说,但由于我国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加上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动物防疫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需要尽快修改动物防疫法。
长期以来,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大范围发生。但从动物疫病流行规律看,单纯预防难以有效遏制动物病原体变异及侵害。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降低疫病流行率,缩小病原污染面,是消灭重点动物疫病的科学路径,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为此,草案调整完善动物防疫方针,即“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曹兵海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活体动物的活动范围显著扩大,单纯预防很难阻挡疫病进入。此时加快修改动物防疫法,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助力公共卫生安全。
完善管理:构建完整动物防疫管理制度链条
草案建立健全动物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制度。草案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以禁止或者限制特定动物、动物产品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国务院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动物、动物产品卫生防疫安全追溯协作机制,对从事动物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动物运输车辆实行备案管理制度;省级人民阅批确定并公布动物、动物产品进入本省的指定通道并开展监督检查。
“强化动物及其产品调运监管,是控制动物疫源疫病发生跨区域传播的重要举措。”曹兵海表示。
草案建立病死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等多方面完善了有关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如在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方面,增加对动物疫病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净化、消灭及限制动物、动物产品调运等措施;在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面,对免疫病种和区域赋予地方阅批较大自主权,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阅批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职责,由“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调整为“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监督管理”;在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方面,增加野生动物及陆路边境地区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内容;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方面,扩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范围,将动物专业交易市场纳入审查范围。
此外,草案还完善了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制度,要求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
明确责任:压实生产经营者、行业部门、地方阅批责任
草案立足于构建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防疫责任体系,压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地方阅批的属地管理责任。
草案规定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从事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地方阅批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重点动物疫病净化消灭、保障防疫检疫条件等方面承担属地管理责任;动物防疫执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阅批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承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我国动物防疫主要由阅批兽医机构承担,乡村兽医协助。长期以来,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生产经营者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性不足。以立法的方式强化动物防疫责任,将汇聚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大合力,有效提高动物卫生水平。”
草案还对违法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违法调运动物、动物产品,未经指定通道跨省运输动物、动物产品,持有、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强化保障:重点动物疫病净化、消灭补助及管理经费纳入阅批预算
刘振伟说,近年来,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财政、保险等措施,在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出台了一些保障措施,草案将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转化为法律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一些内容:
——拓展了县级以上人民阅批财政对动物防疫工作的保障范围,将重点动物疫病净化、消灭补助及管理经费纳入阅批预算;
——鼓励县级以上人民阅批采取保险费补贴等措施,支持发展畜禽养殖保险;
——增加了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因公参加动物防疫致残、致病、死亡人员的补助抚恤留出制度接口,增加了动物防疫人员享受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规定;
——增加国家对动物防疫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等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