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攻技术。,的科学家擅长创造、技术他们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工作和娱乐这就是他们的才华,.没有例外,,但总的来说,认为科学家应该专注于科学研究。.
*美国高校教授,创业,公司,失败率,高达96-97%和。教授创造的技术不可能真的是产品和http://。相反,,对,,公司和,.感到沮丧,我经常失去技术.我不明白管理是最致命的问题,。.
*“巴士底计划”对科学家的初创公司不感兴趣,。,是因为这种。计划的创业对失败率,来说太高了,他希望世界成为一个新的。.受益于技术的方式是将新,带到一个相关领域的成熟企业,技术,创造新一代的http://。
*我大力鼓励科技成果向,.转化然而,转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产品,。,,,,,创业,,,等。
>,这都是科学技术赋能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不一定非得创业。
* 如果一定要创业,那么建议就全职全身心的创业,在学校保留编制,但不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全身心的出来干一把。不要多头兼顾,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 如果教授不能全职全身心的创业,那就不要做大股东了,做一个小股东,将技术作价入股投入到公司。不要想着都是你的,你的学生今天可能信你认你服你,但当公司做到一定程度,经历的挫折事情多了,就不一定了,人都是会变的。不要将任何人当傻子和棋子, 任何付出跟回报都是成正比的 , 当不成比例时 , 就是矛盾爆发之时 。
* 创业者可以将股份分为资金股 、 技术股 、 能力股 ,比如资金股占20%,技术股占20%,能力股占60%,假设资金投入100万,那么资金股那20%根据初期大家出资划分;技术股占20%,技术股那部分根据技术贡献大小划分;能力股占60%,那么CEO,CTO、CMO等人员,按照能力评估和预期分这部分股份,这种分配方式能做到责权利统一,避免未来公司在股权架构、利益分配上出现重大矛盾。
* 创业是木桶理论, 不是最开始有个好技术就能干成 ,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技术 、 市场 、 产品 、 财务 、 管理缺一不可 。初期技术可能占的权重大,但越到后面技术的权重越小。
* 尽管这两年硬科技投资在风口上,然而并不代表教授创业成功率就变高了。我们更应该穿越周期,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教授创业, 一时的热闹不代表长期的热闹 ; 个体的繁荣也不代表集体的繁荣 。
* 不顾估值、不顾股权结构是否合理、不顾全职兼职、不顾技术理想照进商业现实的时间周期去投资,迟早是要交学费的,不可不慎重。投超前10年的技术会死的很惨,投超前3年的技术会过的很好。
* 投资是一个长周期反馈的事,尽管今天的行为明天很难判断对错,但假以时日总会得到验证。从历史中学习总结变与不变的规律,能让我们少犯错。中国过往20年的投资历史,美国过去40年的投资历史,其实已经有很多经验和总结,只是我们总是相信这次不一样,我投的这家公司不一样。但其实横向看天下大道相通,纵向看历史总是相似。
* 投资中有很多红线 , 是不能去踩 , 不能去碰的 。 这是很多前辈们以血淋淋的代价买回来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历史中对人性的多次挑战后得到的经验与教训,不要用利益去挑战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