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邀请去tedx演讲视频(ted演讲怎样说话人们才会听视频)

编者按:终于打开了最初的保护。按照老司机的说法,最好趁热打铁做个原创。据吴先生说,我必须马上发一篇文章让她成为处女评论,但我手里没有股票,所以我在知乎上挖出了这个答案。原问题是:...

编者按:终于打开了最初的保护。按照老司机的说法,最好趁热打铁做个原创。据吴先生说,我必须马上发一篇文章让她成为处女评论,但我手里没有股票,所以我在知乎上挖出了这个答案。原问题是:被邀请到TED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3年,我代表INXIAN参加了一次Xi外国语大学的TEDxXISU。我不记得当时分享的话题了。也许…也许…是《信息流让我们更浮躁》?顺便介绍一下INXIAN。

被邀请参加TEDx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3月,代表INXIAN。com,我参加了在安举办的范青年(第29期)。当时分享的话题是《如何在三分钟内让十万人知道你怀孕了》。既然这个问题不是关于“被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邀请做演讲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那么这个过程我就不多说了。

会后,两位来自西部的女孩来找我,邀请我参加她们的TEDx。由于女生的温柔可爱天性,在和几位创始人商量后,我同意参加这个TEDx。

0?wx_fmt=jpeg

我当时收到的邮件措辞有点奇怪.

PPT制作和演讲的内容基本源于《如何在三分钟内让十万人知道你怀孕了》,略有修改。估计大家都不感兴趣,属于青春炖的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请稍后附上。

TEDxXISU的见面地点是在的和唐书店,当晚几乎有100人。因为两个月前刚经历了千人千面的青春炖一体机的洗礼,所以整个讲解过程我都没有太紧张(一体机好紧张)。基本上,我遵循了ppt的思路。毕竟自己写稿子,做PPT。

那天有五位嘉宾,平沙的曹石是压轴,倒数第一位是我,然后是微博上模(一个很有意思的本土设计师),还有在知乎被严重黑了的余佳文。其他人记不清了。所有嘉宾发言完毕后,主办方上台分享了他们举办会议的心路历程,随后会议结束。大家高兴地请曹石先生签名合影。我出去坐公交车变胖了。

附演讲稿

br />

各位晚上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东西。

小寨是西安最容易堵车的地方,堵车会让你很烦躁,相信各位已经领略到了。让人烦躁的因素其实有很多,比如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让每个人都变得很烦躁,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话题。

从“都市报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自媒体时代”,这些牛哄哄的概念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以指数级别的倍率加速着信息的流动,它们令你烦躁的逻辑,其实也是环环相扣的。

这就是信息过载带来的烦躁,我们从缺乏信息到慢慢被信息包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碎片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并分解碎片化的信息,这也是万年绝症拖延症的来源。

海量信息让人会酿成一种的思维趋同,被动的接受信息迫使人下意识地站队,在判断的时候会进入一个二元化的境界。这种状态形容起来很简单,也很常见:那就是非你即我、非黑即白、你不是五毛,就是美分…

比如在“药家鑫案”的讨论中,很多人在讨论问题时下意识地将自己和其他人划分两队:你反对死刑?你是药家派来的吧?你支持死刑?你是张显那边的吧?这种非黑即白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派系之争、立场之争上演到最高境界,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不同意我,就是反对我。

莫谈派系,这是我和朋友相处的准则,还是举一个轻松一点的例子吧。

@在西安的微博中,有一个#我的西安印象#栏目,这也是我们被称为“西安黑”的主战场,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他将自己对西安的影响书写出来,我们都会展示供大家讨论,有趣的事情出现了——

某人来西安旅游,他说:“西安火车站实在是太乱了,小偷和碰瓷的特别多…”诸如此类批评的印象,微博下围观的群众不干了,他们会说:“哪小偷不多?哪里的火车站不乱?不喜欢西安别来啊?“人潮汹涌。

又有一个人来西安旅游,他说:“西安是座美丽温馨的古城,气候如此温和,古迹如此斑斓,文化如此厚重”,诸如此类表扬的印象,微博下围观的群众又不干了,他们会说:“西安气候好?别开玩笑了?你确认你来的是西安?楼主高级黑。“人潮依旧汹涌。

批也不是,夸也不是,而更有趣的是,这两拨人基本不碰面,你夸的时候这波来,你批的时候那波来,很有规律。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序言中指出,赫胥黎担心的是有人将给予我们太多信息,使我们只会接受,无法自拔。过多的碎片化信息将我们变成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 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趋同、这一定程度上都跟海量信息的冲击有关。

可以这么说,也许正是碎片化时代,过多的信息涌入让我们丧失思考的功能,而不是信息的匮乏。信息如病毒一样在以“倍数级”传输,因此对于信息的梳理和整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得重要。

在INXIAN的微博里,曾经提到过西安地区三大经典谣言:



这三条谣言有一个共性:1、貌似善意的;2、貌似提醒的;3、貌似得到权威机构证实了。

这也是三条谣言长盛不衰的三个主要因素,再三重复的传播让很多人不知不觉地相信了这一点。

前面说到谣言,也许很多人会很不屑,“@在西安”不就是一个散播谣言的地方么?说到谣言,自然要提到真相,那么真相和谣言之间究竟相隔多远呢?

其实,公共事件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大家的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在自由争论中的意见必然观点不同,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或者说谁是真相谁是谣言呢?

我们认为:错误意见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在公众讨论中,如果自由表达要找到赖以生存的呼吸空间,就必须保护错误意见的表达,这样才能吸引正确的观点和讨论。比如两年前在西安曾经接到一个投稿:有人认为西安地铁票价过高,而@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回应道:“哪天西安成首都了,你一块钱都可以随便坐”,这一组对话引发一场小规模论战,双方各抒己见,观点都在那里,有什么正确错误之分呢?有人说错了一个数据,了解的马上就更正补充,这样不好吗?当然互相爆粗口,你来我往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不仅是观点,事件也一样,只要肯接受公众讨论、接受多元化的观点判断,即便是罗生门,只要各方事实摆在大家面前,事实在传播的过程中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兴教寺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出现后,寺方、曲江、政府均给出了站在各自立场上的事实,让我们很快就了解到拆除的并不是全部兴教寺,而是将僧人居住地拆除后再建安置房。随着央视、外地媒体和很多独立调查者介入,让公众在多方声音的基础上,很快就把曲江这一元素先摘出,进入下一个话题的讨论——“是否有权拆除?“接下来才是曲江的法门寺模式是否要代入兴教寺,这一模式的利弊如何?

我们的【西安e报】在综合了多方观点后发现——

从头到尾,官方似乎只做错了一件事:在僧人不同意的情况下就想强拆寺院建筑。而僧人做错的事情则有两件:1、找南都维权就明明白白提出诉求,为什么非要把祸水引到曲江系身上呢?2、明明要拆的是寺院生活区的新建筑,双方争执的是安置房的位置,为什么一开始说成是要拆寺呢?

这就是多元化表达的优点,无论你代表了哪个派别,何种立场,只要你肯提供你所知的“事实”供大家判断,大家自然会离真相越来越近,最终找到维系共识的那一点。

同样的道理,曲江模式也好、三星入驻西安也好,我们并不在于黑谁或批评谁,《批评官员的尺度》这本书说,人民自由检视公众人物和公共事务的权利是不容抹杀的,因为这些权利正是维系其他权利的唯一有效保障。公民履行批评官员的指责,如同官员恪尽管理社会职责。

然而,我们的本意并非批评,而是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讨论,用媒体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做“自媒体的议程”,提供议事主题。这一点贵校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天定院长比我更专业,INXIAN曾转载了一篇他撰写的《媒体、意见领袖与媒体议程——以公民行动“舍利回家”为例》,我们将题目改为《小媒体、大作为》,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有空可以翻出来阅读一下。

这就是INXIAN这些年来干过的事情,5年前,还没有微博,由于网络媒体和纸媒上的内容铺天盖地而来,令人烦躁的内容过于同质化,且无趣,我们就搞了INXIAN这个网站,开办了【西安e报】这一产品,摒弃媒体特质的废话空话,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记录一个西安,每天选取十个点,将每一天的西安保存下来,这就是【西安e报】,一写就是5年。为了让这个网站更好看,我们还联合本地的作者们一起撰写了“我心中的西安”、“我的十年记忆”,“城市笔记”倾向于发现西安最美的东西,而“发现西安”则倾向于去记录“最有趣、最好玩”甚至有些“无厘头”的东西。

随后才有了微博,在INXIAN的价值观下才诞生了“在西安”及一系列微博。尽管@在西安 屡遭传统媒体诟病,但它这些年俨然成为了西安一个稳定的新闻来源,西安的报纸、电视、电台、网站都在无偿、甚至不署名的使用这个平台编发的信息。

一些人(包括媒体人)总是说@在西安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为了博取眼球而发耸人听闻的消息,或是靠批评政府、学校等集体组织而吸引观众。这种言论把微博的信息功能直接否定,按照这个逻辑,@在西安只能是发布传统媒体信息链接的地方,因为面对每天数百条的投稿,我们连一条也不能去实地审核,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积累经验、分析判断,剔除明显违背常识的投稿。

在西安的平台有着天然的线索和最接近民生的市民声音,但微博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播工具,它的特点是:短平快,在某种程度上,和电台有些类似,而报纸、电视、杂志更适合做深度的报道。如果媒体和@在西安形成良性的合作,在微博线索爆料和内容加工上,是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互补性的。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媒介信息流,INXIAN旗下的【西安e报】每晚整理信息流,梳理微博信源和媒体信源,也正是源于此。

其实,拖延症也好,信息流的烦躁也罢,都是我们将自己淹没在信息中不加思考造成的后果,只要你能渐渐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判断,倾听多方声音,自然会让自己在海量的信息中摆脱烦躁,挑选出你想要的东西,最终实现自我进化,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反智机器人。

作为一个INXIAN的轮值人员,最后我再次将个人的经验来分享给各位:

1.怀疑一切,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充满了正能量的东西;
2.独立思考,这是一种被阉割的能力,很多人已经不具备了,要想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需要做到第三点:
3.尊重常识和自然法则;
4.做你自己,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微博不是万能的,宗教也不是万能的,神不是万能的,唯有自己。在常识和自然法则的指引下,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进化,摆脱信息烦躁的困扰,让自己来上网,而不是被网上。

这正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谢谢各位!

基本如上,如今INXIAN的网站已得到GFW的认证,微博也在you know who 的淫威下被消失,所以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似乎有关部门认为,解决信息过噪的最好办法,就是干掉那些不被喜欢的信息源。

二维码,可关注

  • 发表于 2022-01-13 23:53
  • 阅读 ( 16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激情
激情

68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