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焱公子
周末抽空去看了《燃点》,一部有关创业者的纪录片。
题材和类型,决定了它注定小众。在我的城市,仅有一个影院有排片,一天只排两场。
来前特意扫了一眼豆瓣,只有不到3千人评价,评分仅为5.9分。
这并未改变我观影的决定。到达影厅,一眼望去空空荡荡。
除我之外,仅有两个男的,年纪与我相仿。我想他们大约和我一样,都是创业者。
该片耗时14个月,跟踪记录了锤子科技罗永浩、ofo创始人戴威、网红Papi酱等14位公司创始人的创业经历及心路。
我看完的第一感触是,它的确没有任何“电影感”,无论光影或情节,难怪会被打低分。
然而,创业之路的不可预测,片里片外,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罗永浩站在万人体育馆舞台前,宣称自家手机“漂亮得不像实力派”;戴威带领核心团队骑小黄车登西藏,说自己又有了个新的idea。
那一刻的他们,既踌躇满志,又豪情万丈。
但影片上映前,锤子科技早已重陷资金困局,锤子手机名存实亡;ofo超过1千万人追讨押金,戴威上了老赖名单。
空荡荡的影厅,三个孤独的观影者,全程无人发声。这一秒,我感受到了和片中人同样的落寞。
创业这件事,不深入腹地,从来都难以感同身受。
我又一次忍不住想,自己为什么要创业呢?
1、若只为学习,创业绝非最好选择
罗永浩说,大家选择创业,无非两个理由:
第一, 觉得自己能做成,并且能赚到钱;
第二, 只是想做成这件事,赚不学习无所谓。
他的选择是后者,因为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喜欢想要做的事,很难坚持下去,也就不太能真正赚到钱。
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本没错,但一心奔着学习而去,的确是本末倒置。
前年我跟合伙人就犯过这样的错,为了学习,以风口为导向,什么热追什么,结果整个2017年,不仅疲于奔命,也并未积累下什么有益的东西,多数都白白交了学费。
事实上,若只想学习,打工的风险明显低得多。只要遇对人,好好干,赚得也未见得比创业少。
尽管这个时代最风光的人,或许是成功的创业者,可当真正走上创业之路,丰满梦想与骨感现实间的巨大鸿沟,将立即在你眼前分毫毕现: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挺高大上,交房租时就知道肉疼了;
对一群人吆喝的感觉挺带感,发工资时就知道代价了;
自以为可以任性妄为了,单是各种报税、保险及公司必须的繁琐流程,都够让人操碎心了……
如果只是好面子,觉得老板的头衔可以拿来四处吹嘘,一时可以,几年甚至十几年如此,只怕是对面子二字有误解。
那些打落门牙活血吞,始终咬牙坚持着的创业者们,我首先能想到的理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他们真真正正,热爱自己开创的事业,如同热爱自己的孩子。
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2、屡败屡战,是执念还是不得已?
《燃点》记录的14名创业者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自带话题的罗永浩和戴威,也不是流量加身的Papi酱和马薇薇,而是最名不见经传的安传东。
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创业者,90后,其貌不扬,没有特别才艺,没有光环加身,没有意外惊喜。安传东的人设,无疑是14人里,最接近普通人的。
他创立“跨界美食家”,拉起三个人的小团队,帮助餐馆拍摄视频推广宣传,持续做了半年,仅完成不到20条视频拍摄,按照每条均价5000米算,销售收入不超过10万。
他带着这成绩,主打“共享餐饮”的旗号去参加路演,天使投资人、经纬中国的张颖直接质问:餐馆付费,你帮人拍视频,共享的点在哪里?你又如何撬动B端?商业逻辑根本不成立。
尽管住在破旧的单米楼,甚至会为几块钱的电费与女友争执,被拒后的安传东依旧乐观:大佬只是拒绝了我的项目,不代表我这个人不行。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这么轴,非得创业?
安传东老家的死党说出了答案:他现在农活不会,五谷不分,只能往前走,退不回来了。
创业,的确是条不归路。
舍弃既得,转换赛道,孤注一掷踏出舒适圈,这样才能轻装简行,发足奔跑,全力往前。
创业以来,我身边逐渐多了不少创业者朋友,他们身处不同领域,多数都遇到过不止一次绝境,但谈及放弃或退路,都无一例外地摇头:退?怎么退?没法退。
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正如罗永浩在《燃点》里,提及企业家为什么会自杀。
一开始,他以为是“由奢入俭难”,心理落差所致。
后来他发现,根本不是。
你的公司规模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几十人,再到五百人,这过程中,这五百个人可能已经成家,背后是五百个家庭。如果有一天公司濒临倒闭,该怎么鼓起勇气对这五百个家庭说,对不起,我不能带你们玩了。
坚持创业的人,或多或少,一定有着某种使命感,他们希望对自己有交代,对一起前行的同伴,亦有交代。
这种使命感,让他们一旦开始,就没法再退。
3、自主掌控的感觉,会上瘾
我从华为辞职创业后,很长时间里,收入跟先前根本没法比。更糟心的是,远不止如此。
论工作强度,尽管我在华为期间曾多次诟病其加班文化,自己创业后才发现,那算个屁。
因为资金有限,多数事情都要自己一肩扛,还能跟谁去扯所谓的工作界面、职责划分?
因为朝不保夕,每天都要琢磨怎样拓展业务获得新客户,才能让公司能活下来,哪还有什么上班下班之分?
因为身份变换,一边要自己努力适应,一边要明确内部管理,确保员工工作绩效呈现……
曾经以为的自由洒脱、挥斥方遒、威风八面……对不起,真的想多了。
但我为什么仍在坚持?
除了真的热爱、除了所谓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我上瘾了。
我自己选择客户、自己决定熬不熬夜、自己拍板一切关键决策。
哪怕是错的,我认栽,我为自己买单。
当你开始习惯自己做主,就再也不会习惯什么人对你颐指气使。
我从未预期自己可以通过创业扬名立万、腰缠万贯,也并不因此作为成功唯一的标尺。
我只是认定,自主掌控的感觉,千金不换。
以此,致敬勇敢的创业者们,也致敬此刻,仍在坚持的自己。
作者: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写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