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都成选址向东和发展,集中在华北地区 秦统一,考虑到整个关中平原可以算作是“易守难攻”之地。既有地形的保障,再加上粮食生产的充足,最后定都关中地区咸阳。汉唐也定都关中地区的长安。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后,在西北少数民族势力削弱之后,契丹、女真等东北少数民族又接踵而起,成为中原诸政权最主要的外部威胁,全国的军事重心随之转向东北,关中先前的战略价值下降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不能不失去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位置。宋朝开始瞄准江南,先后定都开封和建康。由于南京和北京逐渐成为北方各族的交易中心,所以金元明清先后定都南京和北京。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都城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附近,逐步向东发展。 二、都城城市轮廓空间结构的变化 1、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 夏商都城主要是宫殿区及有关官方手工业作坊,有“城”无“郭”。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 2“郭”区的产生以及“西城”连结“东郭” 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从西周以后,武王成周东都洛阳开辟了“城”与“郭”的不同居住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第一次重大变化,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周武王消灭商朝以后, 在洛阳兴建王城。这时候国王等上层阶级的居住区与普通市民居住区分开,皇城坐落在整个城市的西南部位置,称之为“小城”;而普通市民、军队与奴隶等和手工业作坊等经济活动区则集中生活在城市的东部区域,所以称之为“大郭”或者“东郭”。“小城”与“大郭”两者之间还有围墙或沟壕分开,以保证皇宫等社会上层集团居住区的安全。这个阶段的中国古代都城,其朝向都“坐西朝东”, 即都以东门为正门,并加以华丽的装饰,称之为“阙”。 3、都城由坐西朝东转变为坐北朝南和“城”与“郭”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东汉洛阳城建成以后,小城位于大城的北部中央,朝向转变为“坐北朝南”。宫廷朝向与城市正门走向的不同,充分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改变――从“坐西朝东”为尊的以家为中心的礼制,到“坐北朝南”为尊的君臣关系礼制的转变。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不断增强,开始出现了国君的大朝礼制。另一个变化特征就是“城”、“郭”关系的进一步演变,即“郭”与“城”在空间上的隔离状态被逐渐打破与融合,不少地方的“城”与“郭”在地理空间上连接为一体,最后形成东、西、南三面“郭区” 围绕北面小城的新格局。 4、多重式都城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即都城空间结构演变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宫城”逐渐包容于“郭”城之中,而且这时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分为三层,即皇城包围宫城、外城保卫皇城的这样“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模式。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变化, 其根本特征在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后一段从北宋到明清街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所谓封闭式都城制度,主要指的是郭内存在封闭式的居民“坊里”制度和集中贸易的“市”制度。居民众多的“坊里”和开设商店的“市”,四周都筑有围墙,所有门户都设有小官管理,早晚定时开闭,夜间不准出入。一般居民住宅只准造在“坊里”以内,不许当街开门。等到晚上坊门、市门紧闭,大街上就不准通行,而且都城内有严密的警卫设施。秦都阳“市”的“街”上已有“亭”,设有“求盗”等官管理街上治安。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不但城以内“街”上设“亭”,而且每个城门口郭外约十里还有“外郭亭”。到唐代长安,城门口和沿着大街的坊角都设有“街铺”,驻屯警卫,管理治安。先秦到唐代这个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还可以按城郭连结的不同布局划分为三个时期:商代是有城无郭时期;从西周到西汉是西城连结东郭的时期;从东汉到唐代是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时期。自西周初期周公在洛阳建设东都成周,开创了四面小城连结东面大郭的布局后,城郭连结的布局,就长期被推广应用。《吴越春秋》佚文所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三所引,《初学记》卷二四所引“民”作“人”,当出于避讳)的方式,就成为历代都城建设的准则。西周这种西城东郭连结的制度,不但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诸侯国先后采用,而且也为秦都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延用。(跑个题,如果我用,为……所……,这样的句子,是病句么?)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造向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由西城连结东郭或者西南城连结东北部的布局,变为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的布局。后来魏晋以及北魏的洛阳都沿用东汉的布局,只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北魏洛阳废弃南北二宫的结构图只保留北宫,并在宫门以前建设两侧整齐排列官署的中轴线。到唐代长安建成贯串皇城和郭城的南北向中轴线,出现东西两面郭区对称的街道、坊市、的棋盘格式布局,这都是东汉都城“坐北朝南”布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又一次更大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时期由于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广大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求日益增加,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行业商人的联合组织“行”或“市”的成长,从而使得沿河近桥或城门口内外,出现了许多新的经营日用商品的“行”或者“市”,逐渐形成以新的“行”“市”为中心的街市,同时为适应社会交际需要的酒楼、茶坊也大为发展逐渐形成以酒楼、茶坊为中心的街市。全国性市场形成。于是新的行市和街市代替了旧有的封闭式集中的“市”。随着旧有集中“市”的瓦解,街市的兴起和发展,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连成一片。大街小巷的交通网也逐渐形成,居民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直通大街,于是大街小巷畅通的结构代替了旧有的封闭式的街坊结构。在这个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过程中,五代的后周世宗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宫城和州城外围,加筑一圈大四倍的外城,准许居民沿街造屋,并占有街道十分之一宽度面积,用来种树、掘井和搭盖凉棚等,这是适应都市经济发展的新街道制度。北宋东京就是在这个新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宫城、里城和外城三重城圈的结构,出现以宫城为中心的全城四通八达的交通。到北宋末年,东京出现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写的那样繁华的街市情景,这是都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唐宋之际都城制度这一重要变化,使得都城居民在生活上得到飞跃的进步。从饮食起居到文化娱乐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长安只是“市”上有表演杂戏和讲小说的,大寺院中有表演歌舞和百戏的剧场;到北宋东京就有六家成为瓦子的娱乐场所分布于交通要道上。唐代长安只是“市”上有书肆,北宋东京不仅相国寺集市上有专售书籍玩好的场所而且在相国寺东门大街上也设有许多书铺,书籍也已成立行市,称为“文字行”。同时烹调作为一种技艺大为发扬。北宋东京不仅有各种地方性食店,如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而且设有分门别类的各种专门的饮食店,其中著名的店铺出售名菜的不少。到南宋临安(今杭州)时,各方面更有进一步的开展。民间讲究诗文、武艺、技艺和戏曲的社会团体纷纷兴起城内外瓦子多到23所,民间文艺的创作和演出都有很大发展,出版图书的书铺增多,书籍的行市称为“书房”或“文籍书房”。可见都城的发展和变化是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对都城发展演变进行探索,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城”“郭”相连结布局的发展变化和“郭”内居民所住的坊里以及市的发展变化。至于营建宫殿的“城”内布局结构,还是次要的。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