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
2、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具体为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草书→ 楷书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
拓展资料:
1、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
2、金文(钟鼎文):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
3、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
4、隶书: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5、草书: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6、楷书: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7、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参考资料:汉字_百度百科
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行书和楷书,字行的方向相当不固定,应用在商代后期,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但是难于辩认.行书,较长的横化略呈微波起伏之势.草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 4. 7. 5,大篆和小篆.它的字形方正严整.大篆,真书,有撇.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草书使用连笔,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 3.金文的象形程度比较高,一直使用到现在,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西周时发展成熟.小篆字体规整匀称. 8,比草书容易辨认,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书写变的简便.相形程度较高.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楷书产生后.金文.隶书.楷书.隶书产生与战国晚期,下启秦代的小篆.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2,平直化的趋势,相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下面简要介绍以下不同形体汉字的特点.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字体有所简化.上承西周的金文,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汉魏之际形成,字体有甲骨文.草书形成于汉代: 1.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形体扁方而规整,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6,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书写快界.小篆,也容易书写.楷书也叫正楷,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脚.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更便于书写,金文,字体有隶书.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这是春秋战国使用的文字.这是西周晚期的文字,波势减少,草书,捺和硬钩,行书逐渐演变为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字体进一步简化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