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怎么样(北京协和看病太麻烦了)

一边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院落,碧瓦灰墙,雕梁画栋;一边是国际范儿的高耸楼宇,时尚大气,宽敞明亮。在北京市的东单路口北,坐落着跨越百年、融古典与现代魅力于一体的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卫...

一边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院落,碧瓦灰墙,雕梁画栋;一边是国际范儿的高耸楼宇,时尚大气,宽敞明亮。在北京市的东单路口北,坐落着跨越百年、融古典与现代魅力于一体的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卫生健康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重点问题,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对于长年稳居中国医院排行榜和百姓口碑榜首的北京协和医院来说,所遇到的群众“急难愁盼”是什么问题?如何回应群众需求办实事?健康报记者蹲点多处看似寻常的诊疗场所,感受北京协和医院的医者仁心。

治堵

北京协和医院是昼夜灯火通明的。如果非要从中找出一天的开始,急诊或许是个去处。这里的一天,从进入零时起就总是紧张而利落的。

凌晨,赵女士走进急诊科,接受预检分诊,“地方没变,装修没变,但感觉环境变好了”。赵女士是这里的老病号,前几年,她曾因半夜突然心律失常在此就诊,小外孙也因高热、肺炎在此输液几天。当时就诊患者太多、床位严重不足,他们不得不从家里带来纸箱、褥子,铺在地上充当病床。

“我们对急诊的拥挤进行了强力疏解。”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继海表示,“患者有需求,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困境。”为疏解急诊拥堵,确保有序救治,该院多管齐下提高急诊救治效率,加快床位周转。

首先,针对急诊外科患者多、病情重、多科交叉归属难、易发医疗隐患等问题,院领导带领医务处、外科学系、基本外科、急诊科等多个科室负责人员反复调研,创新性地提出设立外科急诊手术团队,专职负责急诊外科相关工作。经过多方筹备,去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首个以基本外科为主的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正式进驻急诊,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安排手术,避免患者在留观区域长时间滞留或在急门诊之间来回奔波。

蹲点日记 |“寻常”之处看北京协和医院

为不耽误危重急诊患者抢救,确保急救床位,该院医务处指派专员,每天和急诊科医生一起梳理该科滞留患者情况。对于一些病情稳定仅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及时分流至下级医联体医院,既让患者有较好的住院体验,同时减轻急诊留观的压力。

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在急诊危重患者比例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抢救室滞留情况仍得到明显改善。抢救室患者平均滞留中位时间从2019年的81.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8.4小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达到91%以上。

救急

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一位急性心梗患者被担架抬着,很快进入抢救室。“我们的快速通道是看不见的,是刻在流程里、融在管理中,而且超越了急诊科概念,全院动员、高效协同。”刘继海表示。针对急性心梗和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科不断优化急诊流程,绿色通道诊疗时间明显缩短。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急诊大门到介入治疗,时间中位数从159分钟缩短到83分钟。急性卒中患者从进入急诊大门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中位数从60分钟缩短到37分钟。这样的改变,患者是很难发现的,但由此获救的生命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要把最紧缺的床位和急救资源,留给最紧急的患者。”在急诊科抢救室,医生徐胜勇表示,虽然这意味着工作节奏更快了、压力更大了,“但救治的患者多了,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医院的“快”“急”,意味着患者等候时间的缩短、交叉感染风险的降低。

“疫情以来,我们的各种检查、检验出结果越来越快。”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康红介绍。同时,该院门诊实现了检查集中预约,争取把患者的多项检查安排在同一天,尽最大可能让患者少跑腿。对于外地患者比例极高的北京协和医院来说,这种“向内施压”不但带给患者更多安全、便利,还在就医相关的往返交通、食宿花费方面为患者及家庭减压。

克难

超高的信赖和期待背后,是超大的压力和难度。而协和人追求的正是以攻坚克难。

周四临近中午12时,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四层,一群“白大褂”快步走入一个大会议室。很快,屋里40多张椅子座无虚席。没“抢”到座位的,有的从隔壁房间搬来椅子,有的干脆站着。一场27个科处室以及团队现场参与、9家医院线上参与的罕见病多学科会诊(MDT)开始了。

39岁的患者丁先生从14岁起就每天拉黄色稀糊便。常年拉稀,使丁先生身体瘦弱、体力不佳。20多年来,病情不断反复,近年来更加恶化,却始终找不到病因。直到去年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后,丁先生终于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种几年前刚刚确认的罕见病——CTLA-4单倍体剂量不足。

对于这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报道的治疗案例极少。前人经验不足,治疗方案该如何确定?已知特效药国内虽已获准上市,但获批适应证不包括该病,且获批剂型与此前病例不符。超范围用药、剂型问题如何解决?患者家庭经济不宽裕,不能长期使用特效药,有哪些更便宜的治疗手段或药物可以替代?既往治疗经验要求严格控制饮食,长期坚持难度太大,如何能让患者不那么痛苦地坚持,同时保证营养到位?丁先生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也被发现携带相关致病基因,该如何防治?……会诊一开始,丁先生的主治医生郑威扬先介绍了患者的就诊情况,说明发起会诊的原因和需求。

随后,会诊专家邀请丁先生进入会议室,进行了详细问诊。接着,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专家依次上台,结合患者相关检查报告,讲解临床上如何辨识该疾病。基因检测专家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分析了该病的确诊过程,提示其遗传学特征,为患者及孩子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风湿免疫科专家从免疫学角度解释致病机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既有患者的治疗经验,并从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考虑提供其他的治疗方案。儿科专家就患者孩子的随访及监测提出建议,药剂科专家及法务人员介绍相关特效药的扩大适应证试验进展、超适应证用药的风险管理,临床营养科为患者能吃得有质量给出细化方案……

“真的没想到,这么多专家聚在一起给我看病。”丁先生感慨,从到协和看第一次门诊开始,他的病就由郑威扬接手。“约接下来的门诊,发起专家会诊,安排好今后的治疗”,整个过程,郑威扬都悉心、耐心,让丁先生分外安心。

“像这样规格的MDT不是个例。”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景南教授告诉记者,在该院,每周四都有这样的罕见病MDT。除了罕见病,针对其他多种疑难重症,该院还有近30个MDT团队,开展常态化会诊。

“我们的复诊患者,大多数需要辗转多科诊治。对于这类复杂疑难患者,连续诊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还开设了相关专科的联合门诊、诊疗系统开通了医生发起的院内转诊功能,省去了患者反复挂不同号的麻烦,主动帮患者实现连续就诊。针对涉及多专科的复杂慢病,我们还设置了全科门诊……”一条条、一项项,康红如数家珍。患者只是来到看似寻常的一个个诊室,在一位位医生处就诊,背后却是协和不惜付出数倍管理精力造就的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大提质、大增效。

据悉,今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该小组分设综合协调组、实践活动组、专题培训组、宣讲宣传组、巡回指导组。其中,实践活动组具体负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调推进、情况汇总、成效跟踪等工作。

“活动要求体现‘实’和‘新’,要化于日常。”实践活动组成员、院办公室主任袁海鸿介绍,院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共有25项,每一项均明确工作内容、牵头部门、协同部门、牵头人、执行人及完成时间,完成时间精确到月份。医院每两周举行一次党建工作会,通报办实事进度,对工作清单进行销项督办。患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就在一个个销项中得以解决。

探路

百年积淀传承,北京协和医院打造的标签不仅仅是医界精英群,更是医学开路者。面向新百年,协和为祖国医学事业、卫生健康行业、群众健康福祉探路不止。

这脚步,已踏到了“云端”。周四下午,临床营养科医生康军仁在自己的诊室坐定,轻车熟路地操作着面前的电脑,通过互联网医院为需要PICC导管维护的患者开药。他接通患者视频,边问诊边开处方,一分钟左右就服务一名患者。“如果是以前,患者需要先挂号,再来医院,在我这里看门诊、开药,再拿药,然后再约定时间去做导管维护。”康军仁说,这些患者大多是肿瘤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协和的“云诊疗”,能让他们和家人轻松一些。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推出了互联网发热咨询、专科咨询、互联网诊疗。今年3月,我们的互联网医院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审核,成为北京市首家获批的互联网医院。”康红说,目前,协和互联网医院已上线38个科室,1219位医生开通权限。1/3的诊室已配置线上诊疗设备,平均每天线上诊疗患者400余人次,部分科室通过互联网接诊的外地患者占比达六成。线上诊疗对患者是新鲜事物,有时操作不熟练,有时网络连接有问题,医生等患者是常事。网上出诊的医事服务费对高级职称医师来说是价格倒挂,医院为线上诊疗专门成立客服部门也是不小的投入……但这些付出,能让全国各地患者免去舟车劳顿和出行花费。从“奔协和”转变为“问协和”,协和人愿意为之不断探索,开拓成熟模式。

也因此,协和的5G远程诊疗稳步推进。在协和教学楼三层的远程医疗中心,眼科专家在尝试着为东北的患者做激光治疗,超声专家指导西北农村的医技人员做“5G﹢AI”的颈动脉超声实时筛查……“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延伸到其他领域,从而有效推进全国各地诊疗技术的提升。”北京协和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主任秦明伟表示。

当工作日结束,医院门诊大多进入休息时间,而协和人却冒出新的想法:能不能让患者就诊不耽误上班?为此,自今年5月第二周起,该院周末门诊悄然扩容。32个科室出诊单元均超往年同期水平,普通门诊是2019年同期的139%。其中,内科学系所有科室均安排医师出诊,周末出诊医师人数达到平常出诊的35%左右;外科学系科主任、专家带头上阵增加周末号源,周末出诊医师人数达到平常出诊医师的24%左右,特需门诊周末门诊量是2019年同期的434%。协和人交付自己的周末休闲时间,换取了患者的就医便利。

“下一步,我们依然会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持续改进,把医疗资源向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倾斜、集中,尽最大努力治好每一位患者。”袁海鸿说,通过学党史办实事系列活动,协和的年轻一代在一线的临床服务、公益活动中深切感受信仰的力量,并将这份力量内化于心,让协和精神历久弥新,“百年协和,一切为民。面向新百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得更好”。

蹲点日记 |“寻常”之处看北京协和医院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特约记者 陈明雁 实习记者 吴倩 通讯员 王敬霞

编辑: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会扬

蹲点日记 |“寻常”之处看北京协和医院

  • 发表于 2021-12-13 12:48
  • 阅读 ( 19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赵云
赵云

665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