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孩子,有的古灵精怪招人喜欢,而有的则让人望而生畏,只希望不要再遇到;而后者在大多数人的嘴里都是“没教养”的孩子,而这些话只有大家背地里才会说,不会当着家长的面说。
1.不分场合撒泼
很多宝宝并不知道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他们的情绪表达也非常直接,基本上不会委屈自己,看起来孩子天真活泼,但实际上某些场合真不是应该乱闹,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公开场合。
孩子不懂得约束自己,都依靠父母去管教;因为当孩子行为不当时,别人只会认为父母没教好孩子,才导致孩子如此没教养。
2.不尊重别人
中国是礼仪大国,尊重人是礼仪的基础,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土地主”,做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口无遮拦是没教养的主要特点之一,很多孩子经常会出口伤人、火上浇油,完全不给别人留情面;很多人认为是童言无忌,但是话语的伤害却也是真实存在。
3.做事随性,不顾及规则
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规则,及时是孩子也应该遵守;而很多孩子在做事时,完全不顾及外界的看法,只顾着自己开心就行。比如在图书馆追逐打闹的小孩,这都是经常看到的。
规则是生存之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都要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长歪。
4.随意骂人,出口成脏
骂人这件事反而在孩子中似乎更加常见,孩子从大人的嘴里学来了一些脏话,即使他们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他们却知道这些话并不好听。
当他们在气愤时,就会用用这些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而很多人在听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都会觉得孩子没有教养。
5.动手打人
动手打人在孩子的某个年龄段都会出现,但是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教,孩子就会形成打人的习惯。尤其在面对家人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动手动脚。
1.及时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不及时制止,他们就会认为父母支持他们的行为,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一定要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对他们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父母的管教。
2.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和身边的人学习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深,那么不想让孩子没教养,首先父母就不能去做这些没教养的事。
父母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孩子自然会向父母学习,也会越来越优秀。
3.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规则在教养孩子时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规则之后管教孩子才会更加轻松,在建立规则时,父母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让孩子参与进去,这样孩子才会更加有荣誉感,愿意主动去遵守。
其次,制定的规则父母和孩子要共同遵守,不能双标;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的惩罚心服口服,不然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都说“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身外之物只能是孩子的加分项,想让孩子更受欢迎、更优秀,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性格。同时父母需要注意,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出现反复的情况,父母要多一点耐心,才能帮助孩子度过反复期。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的哪些行为“没教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