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反骨一说,其实是毫无根据的,只是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将来必反,一个是小说的虚构,另一个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按照三国演义的讲法,人的反骨在脑后。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先是跟随刘表,后来有依附韩玄,都是在其主危难之际离开,所以诸葛亮说他是反复小人,其实这一点跟吕布有些相似,其实历史上的魏延并不是这样的,也没有反骨一说,所以说,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书上的内容,尤其是小说,这种文学作品,古人不是讲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吗?
而有人用面相来说事,我们也曾见到那些长得非常好的人,所谓好面相,其实也没有科学的依据,或者所相由心生,反倒是感觉人随着时间,和经历会发生改变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的改变才会影响人的行为。
所以说一个人的叛逆未必是坏事,比如浪子回头就是一种对过去的叛逆,者未必是坏事,我们觉得最应该的是如何找到科学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引导下,他的行为才是科学的,对错误的叛逆,其实就是追求正确,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缺点,并及时改正,算不上是错误,反倒是那种明知道错了,还要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们称之为“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都可以,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人们经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都是建立在“三观”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见识,改正和修整自己的言行,这样的“善变”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的。
事情都有两面性,主要看如何使用,用错了地方,当然不好,但是用对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