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今天的故宫,无论是近距离欣赏宫殿建筑还是参观文物陈列,观众可以看到包括麒麟、獬豸(xiè zhì)、甪(lù)端在内的很多“瑞兽”“神兽”,甚至有游客专程进故宫打卡这些出现在宫门、殿内、广场、屋檐的知名“动物景点”。
作为大型宫殿建筑群和博物院的故宫早已被人们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故宫还附载着很多关于“神奇动物”的故事。这些“神奇动物”有何渊源?古人为何将它们请进故宫?这些关乎故宫、又与动物研究相关的交叉领域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资料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陈一年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近日,带着上述问题,记者走进故宫实地采访了《故宫里的博物学》一书作者潘婧(笔名小海)。潘婧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后从事出版工作,在深入研究故宫馆藏文物《鸟谱》、《兽谱》和《海错图》基础上,她编写出版了《故宫里的博物学》丛书。
《故宫里的博物学》,编写自故宫馆藏文物《兽谱》、《鸟谱》、《海错图》 资料方供图
“其实,观众如今走进故宫打卡的很多‘瑞兽’‘神兽’,都可以从乾隆皇帝的‘枕边书’《鸟谱》《兽谱》《海错图》里面找到原型。”潘婧说。乾隆皇帝喜欢书中所绘种类丰富的鸟、兽和海洋动物,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物产丰富、幅员辽阔的中国。书中的一些“瑞兽”能成为故宫建筑群的一部分,则与古人对于动物的认识理解有关。
实地搜索故宫中的“神奇动物”
“慈宁宫门前是镏金麒麟,御花园那边我们还能看到一对儿獬豸。”为了更好了解故宫中“神奇动物”的故事,潘婧和记者一同走进故宫,开始现场交流。在古代中国,麒麟被认为是四灵之首,象征祥瑞、荣誉;而獬豸是能明辨是非的神兽,会用头上独角顶奸恶之人,被古人寄予了公正不偏倚、光明正大的意蕴。
故宫御花园门口的獬豸。董泽宇 摄
除了出现在殿外,殿内自然少不了“瑞兽”的身影,太和殿内就陈设有甪端。“甪端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相传可通四方语言。陈设殿内,象征着皇帝是有道明君,通晓天下大事。”潘婧说。
她告诉记者,除了《鸟谱》《兽谱》中提到的生物外,故宫中还有一些没有收录在书中的神兽,如太和殿屋脊上排行第十位的“行什”,被古人认为可以逢凶化吉、消灾去祸,甚至有避雷的功效。
资料图:图为故宫“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所展示的太和殿上的脊兽。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记者发现,故宫中一些“瑞兽”的动物形象基本难以辨别其动物原型。面对记者的提问,潘婧介绍称,这与中国古代人对待动物的态度有关。“古代人不是不了解动物,而是不想把动物描述得过于详细。如果把观察结果描述详尽,人对动物就没有了想象空间,没办法赋予动物深层寓意了。”
比如,红腹锦鸡就可能是被古人所神话的动物之一。潘婧表示,古代人认为的“凤凰”原型之一就是红腹锦鸡。据了解,中国古书《山海经》中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的记载。潘婧解释说,“古人看到红腹锦鸡时,联想到相关记载,就会把它当做神鸟。”而在现代,红腹锦鸡已被彻底认识,也进入了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故宫“瑞兽”到身边的动物保护
从故宫中的“瑞兽”到古人眼中的“凤凰”,动物在古代中国政治、宗教、哲学等方面扮演着多重角色。比如,故宫中的一些“瑞兽”受到礼制约束,成为皇家秩序乃至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太和门与乾清门两对铜狮即为一例。据潘婧介绍,太和门前的铜狮身材魁梧,是故宫所有铜狮中最大的一对,象征着皇权一统寰宇,子嗣昌盛。仔细观察,能发现它们的耳朵竖立,颇有威严。而在乾清门前的一对铜狮,个头更小,耳朵下垂,寓意后宫不得干涉朝政。
故宫中的竖耳铜狮。董泽宇 摄
故宫中的垂耳铜狮。董泽宇 摄
“再比如明清时,官员补服上的禽兽图案与官阶息息相关。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不同生物与不同品级都是一一对应的。”潘婧表示,古人有时会从文化意义上去理解动物,进而传达理念。
而故宫中的“神奇动物”所反映的远不止是动物知识和古代历史文化。潘婧说,将“瑞兽”请进故宫、将“瑞兽”与古人生活融为一体,其实也体现了古人对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理解。
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少关于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种不违天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古代典籍中并不鲜见,对于生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中国古代有识之士一直传承的理念。
无论是研究《鸟谱》《兽谱》《海错图》中的“瑞兽”,还是观察和打卡故宫里面的“动物世界”,都能让人感受到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敬意和诚意。潘婧建议,今天的人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这份敬意和诚意,以更好的方式与动物和谐相处。
她举例说,近些年公众提高了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但有时候做的还是不到位。比如因灯光污染导致夜间飞行的鸟类死亡。疫情以来世界范围内口罩使用数量激增,而随意丢弃的口罩最终很可能会进入海洋,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显示,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人畜共患病蔓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全球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与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更该被发扬光大。”潘婧说,“人们要以更科学的视角保护动物和自然。”
资料图:北京故宫角楼。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从博物到博学
有了对生物的关怀和热爱,潘婧在接触到故宫馆藏《鸟谱》《兽谱》《海错图》时便萌生了要把书做成给孩子看的“博物学”的想法。
“博物学其实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民俗、神话等,这些具有人文属性的知识是博物的一部分。而天文、地理、自然等具有科学属性的知识也是博物的一部分。”潘婧对记者说。
“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一个人的认知应该建立在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基础上。各学科间融会贯通,更容易激荡认知,爆发创新。”潘婧表示,对于现代人来讲,从古人的角度去认识自然或许会和如今科学所发现的现象本质有所差别。但《中庸》也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认为博学多识的人能融会贯通,进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一朴素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与现代科学中的博物学不谋而合。
“我希望大家认识了书中的各类生物之后,对其背后的故事也要有所了解。书中的科普只是给孩子们的‘抛砖引玉’,希望这些内容能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当他们有机会向外国人介绍我国生物的时候,这些知识能让孩子们更有自信。”潘婧说。
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