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那些贡献?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据说就是从秦的读音“CHIN”演变而来的。 秦始皇的暴虐,直接促成了汉帝国统治政策的转变,从而奠定了汉家600年天下的基业。否则的话,我不认为汉朝会比秦强多少。作...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据说就是从秦的读音“CHIN”演变而来的。

秦始皇的暴虐,直接促成了汉帝国统治政策的转变,从而奠定了汉家600年天下的基业。否则的话,我不认为汉朝会比秦强多少。作为反面教材,秦始皇的历史贡献不能算小。

秦始皇兴修万里长城,成为了后世王朝连绵不绝的一项重大国防工程,一直修到明末。
  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农耕地区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发展。

秦始皇强化军事机器,他的建军手段与治军思想一直为后人所效仿。尤其是商秧改革后,在秦国所推行的军功制度和耕战政策,更是成为了历代开国君主走向成功的最佳范本。曹操的屯田之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思想,其实都是秦始皇时代的产物。
  

还有就是统一了汉字、货币和度量衡,这些大家都知道了,但我觉得其意义不如上面几条重要。因为汉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的是大一统思想的形成,而要说贯穿影响了秦朝之后2000多年封建时代的,还是秦始皇的军事政治经济思想。

  公元 前221年,砍政杀杀了二百六十年的战国时代告终,崭新的大一统局面出现,秦王朝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具有法家思想的强大王朝。尘埃已经落定,封国和独立王国长期的混战局面,已经过去。

东方六个王国到此全部结束,为时二百六十年的战国时代也到此终止。
  只有一个封国仍然存在,那就是卫国(河南沁阳)。可能是它太小了,小到被赢政把它忘掉。直到十二年后公元前二○九年,赢政的继承人赢胡亥大概忽然间想起了它,才下令把它取消。

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过去从没有过。比同时期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还大。
  而且亚历山大帝国只昙花一现,秦王朝建立的中华帝国却一直矗立不坠。赢政大帝再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另一个制度——分封制度,把帝国划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阅批,郡下再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完全遵照公孙鞅变法时在秦国所定的制度,这项制度是中国作为一个庞大帝国能绵延两千年而不象苏联那样解体的原因。
  

赢政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铁木真做不到,毛泽东做到了)。

赢政大帝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充分显示他强力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
  他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庞大帝国,充满陌生的人民。他以一种只向前看的心理状态,人们逐渐地从周王朝那种崇古守旧的传统中脱颖而出,而以坚决的态度,发挥创造未来的倔强精神。赢政大帝正是这种主流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最勤劳的帝王之一,不分昼夜地为他的帝国服务。
  

在阅批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上至赢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在本世纪(前三)十年中,他们做出比七十年代统一当时世界还要多的事,也做出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
  

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赢政大帝又规定,皇帝的命令称为诏书,皇帝并用一种特别的字作为自己的代名词,即不再称“我”而改称“朕”。
  并废除周王朝最得意的溢法制度,皇帝的区别以简单明了的数字作标准,如赢政大帝自己称秦王朝的创始皇帝,他的后裔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万世皇帝”。不过中国民间却把赢政大帝的称号简化,一致称他为“秦始皇”。

赢政大帝跟他的阅批已完全摆脱儒书里那些同王朝的重要传统,眼前展开的是一个自由自主的新的天地。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疆域开始轰轰烈烈的向外扩张。周王朝只限于黄河中游,战国时代七个强大的王国各自开疆拓土,几乎每一个王国都膨胀到有周王朝那么庞大。赢政大帝完成统一的工作后,疆域已包括了黄河、长江,以及桑干河三大流域的大部分,这已是够大的帝国了,然而有一个新兴的威胁使他不能安枕,就是北方沙漠上,强大的匈奴民族,悄悄崛起。
  当秦王国刚刚扫平六国,收兵回营的时候,匈奴那个毛茸茸的阴影,忽然笼罩下来。匈奴最南的边界,在被称为“河南地”的河套北部,距秦王朝的中华帝国的首都咸阳,只四百公里,骑兵一天就可以抵达城下。这使赢政大帝决心把匈奴逐出河套。

这项任务由大将蒙恬胜利的完成,秦兵团而且越过黄河,挺进到阴山山脉(高阙·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
  沿着固有的边界一带,战国时代各国为了抵御北方蛮族的劫掠,都建有属于自己的边防长城,现在,蒙恬为了阻止匈奴的反攻复仇和南下侵略,他发动军队和民众,把它衔接起来。这个在当时长达两千余公里而被称为“万里”的长城,东端起自辽东半岛辽东郡(辽宁辽阳、的东南,西端到临挑城(甘肃氓县),使本来分为三段的长城:燕王国长城,赵王国长城,秦王国长城,联而为一。
  这对匈奴以及后来代之而起的其他北方蛮族,是一个阻挡力量,他们必

须承受重大的死伤损失之后,才能攻破长城,进入中国本土。

在南方,有两块广袤的蛮荒土地,等待开发,那就是“闽中地”和“陆梁地”。闽中地即现在的福建省跟浙江省南部。陆梁地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南部,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强悍善战。
  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赢政大帝决心征服这两个地方,反正是当北方的河套被并入版图后,秦兵团立即排山倒海般南下,投入这个懊热难当,到处丛山峻岭和恶雾毒虫的原始地带。

儒家学派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一个叫“淳于越”的人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
  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
  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真实。
  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的人,处以鲸刑(脸上字),罚做苦工。
  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阅批图书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不在焚毁之列。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
  大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九十年代,粗野的项羽攻进咸阳后,纵火烧城,阅批所保存的图书,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学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丧失。 赢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

——以上就是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从此把赢政大帝恨入骨髓。
  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从汉武帝开始),一提起赢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的堆到他头上。直到现在,中国人对秦始皇的印象也不好。

在叙述赢政大帝为中国作了些什么事时,必须了解一点。他的每一项措施,无论后世的人高兴与不高兴,赞美或诅咒,却几乎件件都影响中国历史至少两千年之久!(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两项措施的知名度实在太高,这里就不阐述了)


  

最重要的贡献应该是它是我国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国家,并且延续了数千年,这是外国尤其是欧洲所特别羡慕的。其次还有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等,都是次要的。

我靠!初中生也能回答呀

简单得说

建立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

促进民族融和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建立中央集权制

实行郡县制

还有

暴政猛于虎

给后世留下了深刻教训

为汉朝的兴旺

提供了反面教材

  • 发表于 2021-11-20 12:01
  • 阅读 ( 59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