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是什么意思(sox咨询)

1、【熊去氧胆酸预防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胃切除术后胆结石的发生率增加。PEGASUS-D随机临床试验(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U...

1、【熊去氧胆酸预防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胃切除术后胆结石的发生率增加。PEGASUS-D随机临床试验(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预防胃癌术后胆结石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试验在2015年5月26日至2017年1月9日期间在韩国的12个机构同时进行,主要终点是胃切除术后12个月内发生胆结石的患者比例。结果随机选取521例患者(175例接受300 mg UDCA, 178例接受600 mg UDCA, 168例接受安慰剂)。全组分析包括465例患者(311例男性患者;中位年龄56.0岁(四分位范围,48.0-64.0岁),其中,300-mg组151例,600-mg组164例,安慰剂组150例。

胃切除术后12个月内发生胆结石的患者比例在300-mg组为151例(5.3%),在600-mg组为164例(4.3%),在安慰剂组为150例(16.7%)。与安慰剂组相比,胆结石形成的优势比为0.27 (95% CI, 0.12-0.62;P = .002)和0.20 (95% CI, 0.08-0.50)在300毫克组中及600毫克组中。入选患者中都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联合应用UDCA 12个月可显著降低胃癌术后胆结石的发生率。

标题:Efficacy and Safety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for the Prevention of Gallstone Formation After Gast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The PEGASUS-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期刊:JAMA Surgery ( IF 10.668 ) Pub Date : 2020-06-17 ,

作者:Sang Hyub Lee; Dong Kee Jang, et al.

地址: DOI: 10.1001/jamasurg.2020.1501

2、【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粘膜下剥离前浸润深度诊断的临床意义】

超声内镜可以确定内镜下粘膜剥离早期胃癌的适应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对在2010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的1598例2001年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内镜下行内镜下食管切除术。根据超声内镜确定的侵犯深度,将病变分为EUS-M/SM1或EUS-SM2 ?(局限于超声1、2层或超声3层改变的病变)。研究评估了超声内镜检查侵犯深度判断的准确性,并分析被误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EUS-M/SM1:病理T1a/T1b1早期胃癌侵袭深度测定准确率为97%;EUS-SM2:病理T1b2早期胃癌,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8%、69%、97%和79%。在EUS-M/SM1早期胃癌中,肿瘤大小为15mm、有无溃疡、组织学类型未分化与超声内镜检查的准确性显著相关。在EUS-SM2早期胃癌中,肿瘤大小为30 mm与超声内镜检查的准确性显著相关。

结论:超声内镜在粘膜下剥离前准确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标题: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ng invasion depth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prior to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期刊:Gastric cancer Date : 2020-06-22 ,

作者:Kazutaka Kuroki,Shiro Oka,Shinji Tanaka,, et al.

地址:DOI: 10.1007/s10120-020-01100-5

3、【氟尿嘧啶一线化疗期间进展的胃癌患者,改良的剂量减少白蛋白紫杉醇二线化疗是否安全有效?】

本研究旨在降低剂量标准的前提下,探索白蛋白紫杉醇作为晚期胃癌二线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在含氟尿嘧啶一线化疗期间进展的胃癌患者分三周给予白蛋白紫杉醇(260 mg/m2)。预先设定的毒性标准,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1000/mm3和/或2级以上的周围感觉神经病变。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该实验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47例符合疗效分析条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5个月(95%可信区间2.5-4.4),满足主要终点。中位总生存率为9.0个月(95%置信区间为6.8 -11.8),总有效率为16%(95%置信区间为2 30),疾病控制率为72%(95%置信区间为54 90)。治疗失败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95%可信区间为2.5 -4.4)。3级或更严重的不良事件包括49%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1%的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仅发生在1例患者(2%)。

结论:改进的三周应用白蛋白紫杉醇减少剂量标准可降低严重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但疗效不下降。

标题:Phase II multi-institutional prospective trial of nab-paclitaxel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fractory to fluoropyrimidine with modified dose reduction criteria (CCOG1303).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IF 2.503 ) Pub Date : 2020-06-21 ,

作者:Daisuke Kobayashi,Yoshinari Mochizuki, et al.

地址:DOI: 10.1007/s10147-020-01724-8

4、【新辅助FLOT化疗与SOX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胃癌的对比】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FLOT)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病理反应和生存率方面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东部国家,S-1加奥沙利铂的方案(SOX)是更有利的化疗方案。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评估这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切除术前1:1随机分为4个周期FLOT组和3个周期SOX组。主要终点是比较原发肿瘤的完全或次全肿瘤回归分级(TRG1a TRG1b)。结果: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共入组74例,随机分配的74例为意向治疗(ITT)人群,55例完成计划化疗加手术的患者为方案(PP)人群。FLOT组与SOX组治疗前临床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发病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同样,FLOT组与SOX组的肿瘤退行分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TT人群中,FLOT组的全部或总TRG为20.0%,而SOX组为32.4% 。

结论:研究表明,在胃癌患者的病理反应方面,FLOT和SOX方案同样有效。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发病率相似。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3期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这一结果。

标题:Neoadjuvant FLOT versus SOX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期刊:medRxiv - Oncology Pub Date : 2020-06-25 ,

作者:Birendra Kumar Sah; Benyan Zhang; , et al.

地址:DOI: 10.1101/2020.06.21.20136887

5、【乐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抗pd -1抗体,在PD-L1综合评分至少为1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约15%的患者出现肿瘤应答。乐伐替尼是VEGF受体和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多激酶抑制剂,在体内模型中显著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增加CD8 T细胞的浸润,从而增强PD-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乐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是在日本千叶国立癌症中心医院进行的一项开放标签的单臂二期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上,类型为转移或复发的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PS评分为0或1。患者每日口服乐伐替尼 20毫克,每3周静脉注射帕博利珠单抗200毫克,直到病情进展和出现难以忍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在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3月25日期间,29名患者被纳入一线或二线治疗研究。至数据截止时(2020年3月20日)中位随访12.6个月(IQR 10.5- 14.3),29例患者中20例(69%,95% ,CI 49 -85)有客观反应。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高血压(11例[38%]患者)、蛋白尿(5例[17%])和血小板计数下降(2例[7%])。无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或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乐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标题: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 the first-line or second-line setting (EPOC1706):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 ( IF 35.386 ) Pub Date : 2020-06-23 ,

作者:Akihito Kawazoe; Shota Fukuoka, et al.

地址:DOI: 10.1016/s1470-2045(20)30271-0

  • 发表于 2021-11-15 22:08
  • 阅读 ( 168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芯
李芯

69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