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可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从纸本书到电子书,学术出版商如何应对?在8月25日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国际学术出版论坛上,剑桥大学出版社亚洲区学术销售总监那荣起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案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学术出版社,图书馆市场占据其重要份额,因此图书馆的经费是出版社销售部门关注的重点。在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在演讲中提及图书馆经费的减少,那荣起对此半开玩笑回应到:如果北外经费减少的话,我们很担心,非常希望您给图书馆多一点经费,在座很多出版社都会很开心。
众所周知,欧美发达市场的图书馆经费逐年降低,相比较而言,亚洲却在攀升。根据出版商传播集团(pcg)对图书馆所做的调查发现,北美和欧洲2014年的大学图书馆预算各自下降0.5%,亚太地区却上升了4.2%。那荣起认为中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因为中国的市场在变大。
与此同时,pcg的调查还发现,图书馆花费在电子书上的费用却逐年在上升。2008年不到4%,2013年已经达到19%左右。以2013为例,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各个地区的电子书花费,亚洲显然独占ao头,高达18%,美洲为6%,欧洲为4%。
在这样的市场数据面前,出版商要为大学市场的教授和学生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那荣起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介绍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做法。他说:
“我们过去的日常拜访中,在中国的大学图书馆可能看到的是陈列着的巨大的书架,但这几年来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纸本的书架越来越少。”他提供了一张学生们围着电脑或站或坐的场景照片说到,这种情况在香港、新加坡,以及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非常常见,未来几年,在大学图书馆,眼见到的书会越来越少,而更多电子书的情况。
过去几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委托第三方,同时自己也做过一些调查。他们曾经调查了一千名学生,在最常阅读的材料中哪些占最大的百分比,很显而易见,纸版书比例最高,超过90%。其次是一些线上的电子书,此外还有老师的讲义,这些材料是学生的必读物,因为要应付考试,在这其中,电子书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前四名。其中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学校的电子书使用率还为0,2012年便达到了21%。因此那荣起说:我相信在未来几年,电子书攀升会越来越快,应用性和方便性会带给学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
他介绍了在STM和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领域,电子书产品会略有差别。剑桥大学出版社对STM、人文、社科三个领域的读者曾经展开过一个调查,发现这三个学科的读者对电子书的接受度不太一样。如果对2013-2017年三个学科纸本书购买下滑水平进行预测的话,结果是在STM的纸书会下滑到只有40%,社科科学的纸书会减少到不到60%,相比之下,人文学科的纸书市场会更加坚挺,保有80%的份额。这说明“搞科技和研究医学的教授拿电子书看就行,但是大部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老师还是愿意看纸本书”。那荣起说:这对剑桥大学出版社这一类以人文社科出版为主出版社留下一点喘息之机。
尽管如此,剑桥大学出版社却对电子书市场持积极态度。根据那荣起的介绍,剑桥大学社目前的所有图书出版纸本和电子是同步的,至少保持95%甚至几近于百分之百的同步率。纸版书出版,电子书出版,或电子书先行出版。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在线书目现在有11000种,采用的是pdf的格式,并没有采用数字版权管理。
剑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1600种学术书,图书出版流程中对质量控制非常严格。那荣起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图书出版不是总编辑说了算,而是由我们18位剑桥大学资深学者组成的评审会决定,他们从学术角度衡量书的出版是不是有意义,如果不可以出就不能出。”霍金的小说也被拒过,只得拿到别的出版社出版。这样的质量控制,使得跻身于这家出版社的作者都是世界顶尖级水平的,其中有五十多位诺贝奖获得者。对图书出版控制的流程也应用在期刊上,剑桥大学出版社有336种期刊,被SCI SSCI AHCI的引用率高达70%。
那荣起也介绍了剑桥大学出版社采用按需印刷(POD)方面的经验。对于一些电子书先行的项目,读者下了订单之后,会一周之内做成按需印刷版本,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全球各地都有按需印刷的工厂,既缩短物理距离,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他还提到,出版社在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都有自己的库房。但实际上,库房和POD是矛盾的概念,如果做了POD,库房的概念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