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报作者:青年报见习记者丁
近日,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团校)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上海21所高校的100余名研究生进行了最后一轮模拟路演,为今年上海研究生双创计划核心培养项目——“创兴孵化营”拉开了帷幕。“我们学习了创业团队的组建,并进行在线模拟公司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资金动员、团队分工和协作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的程作为VIVIDLINE电商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在为期6天的线下封闭培训课程中,建立了比原来更完整的创业知识体系。
连续第九年举办
每年有100个孵化项目
上海研究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在市教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连续八年组织八届,期间对整个项目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迭代优化。比如“创兴孵化营”和“创兴奖”的评选,从2017年开始在原有模式下不断创新。
今年,该计划得到了更多阅批部门和市学生事务中心、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团校等相关机构的加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自项目启动以来,每年为本市高校研究生培育100个潜在创新创业项目。多年来,共收到申请项目近1900个,孵化培育项目945个,顺利完成项目810个。孵化项目中,已有319家正式走上创业之路,其中170家获得创业基金会天使基金资助。
“在大学生群体中,创新创业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通过自主、成功的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成才之路,还能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萌鼓励在场的同学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开展交流讨论,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开始前,2015年双创项目研究生蔡在开幕式上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她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上海迈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年,她通过研究生双创培养计划,获得了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天使基金30万元免息贷款的启动资金支持。如今,创业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依然坚守岗位。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并在全国各地推进项目孵化。今年刚刚推出了区域和企业科技管理系统。“我在今年的项目中看到了很多科技项目,这是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重点领域。”理工科出身的蔡建议,同学们要把科技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匹配头部企业的创新需求,为技术项目找到匹配的落地场景,让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
思想政治课开始了
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夏令营开始后,第一堂课以《余秀松求学强国之路》开始。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余秀松的革命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在已有近70年历史的上海团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意义重大。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虹(上海青年乐
朱虹说,长期以来,学校为全国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青年干部和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青年人才,必须有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本次创兴孵化营中,除了安排常规的创业指导课程外,将思想政治课和创业实践模拟课提上重要日程,进一步强化在培养双创能力过程中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引领作用。“我们学校是青年工作领域具有鲜明党的特色的政治学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具有鲜红基因的学校,专注于在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中教育培养关键人才。”在将思想政治建设延伸到创业课堂的同时,学校自身传承的“马背精神”和阁楼传统的艰苦创业历程,也是一堂鲜活的思想政治课。
来自复旦大学的谢程程谈及这一周在团校最印象深刻的体会:“年轻的心脏与商界的浪潮对撞冲击,头脑风暴中模拟出未曾经历的驰骋人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徐欢带来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大棚管理系统定制服务”项目,在交流时发现了很多践行社会责任的项目,“有的为社区老人提升幸福感、有的为年轻玩家提供便利、有的让儿童从自闭症或多动症等症状中得到缓解”。
硬核项目激增
核心竞争优势凸显
在创星孵化营结束后,整个为期6个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与创业实践,如创业课堂、创业测评、天使走进实验室、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企业参观、创业沙龙、行业资源对接等活动,将紧锣密鼓地展开。赵猛强调:“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909万人。”
今年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第二年以线上答辩形式开展项目评审,从各个高校研究生项目中,初筛出236个项目,并在为期2天的现场评审中,最终取评分前100个项目为今年入孵培养项目。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老师介绍,去年超过一半的项目都处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成型的产品,但今年超过一半的项目已经具有比较成型的技术或产品,并且正在探索市场。
初筛项目涉及范围广泛,既有高端制造、智能硬件、汽车交通、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高新领域的探索,又聚焦企业服务、电子商务、文娱社交、体育运动、教育、旅游、游戏等传统领域。最终入孵的100个项目硬核科技占了不小比例,参与评审的沃凡股权投资基金总经理赵峰表示:“今年项目对新材料、硬科技这些板块的研究更加多。”
华东理工大学有个来自隐翼科技的面向5G应用的高频吸波材料项目,让赵峰印象深刻,“这个项目技术性和创新性较强,项目申请团队对于市场定位也有比较清晰准确的规划。因此未来这个项目的市场空间很可观”。开营第一天,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研一学生周宇康作为隐翼科技的代表,带着该项目来到现场。据他介绍,项目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虽已与相关院所开启合作,但依旧面临着资金难题。因此在看过创星孵化营课程安排后,他对“创业小白看财务”“如何与投资人沟通”等课程尤其感兴趣,希望通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尽快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同样作为评审的丰贝基金董事长程海民建议:“创业需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司忠业进一步指出:“核心的创始人要有创业的动力,要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济大学MBA在校学生施鸿亮向记者介绍他带来的“新型太阳能制氢设备商业计划”,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国家所需的清洁能源,现有技术正在经历从一代到二代的迭代发展期,已占据新能源技术的领先地位。希望通过此次研究生双创计划让他走出理工科思维,寻求更多的维持资金和政策支持,让各行各业用上更低碳、更便捷、更便宜的燃料氢气。